戏里戏外李开先
□尚启元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李开先是不能被忽视的一位文学家。
在中国戏曲界,普遍流传着一句话:西方有莎士比亚,东方有汤显祖。不可否认,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中西戏剧史上的并峙双峰,汤显祖的“临川四梦”是戏曲扛鼎之作,将中国戏曲带向了高深的哲学思考层次,成为中国文学史、戏曲史上的经典作品,汤显祖因而成为中国戏曲史天空中那颗最为耀目的明星。其中,汤显祖创作的《牡丹亭》是中国戏曲史上杰出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四大古典戏剧之一。
殊不知,李开先毕生创作的《宝剑记》为汤显祖《牡丹亭》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近,李开先与汤显祖两位文化名人的名字出现在一起,是因为文学界对《金瓶梅》的作者的猜想,兰陵笑笑生有可能是两人其中一位,或者都不是。
而我个人觉得,对于《金瓶梅》的作者而言,李开先比汤显祖的可能性要高。毕竟李开先的《宝剑记》叙写的是宋汴梁人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再就是,李开先在《词谑》中曾提及小说《水浒传》,他看过此书,创作传奇剧本时,便以此为蓝本。李开先的戏曲作品虽取材于小说《水浒传》,但其戏曲情节却有所不同。在传奇《宝剑记》中,李开先有意作了改动,将林冲写成一个忠臣义士,把张氏写成一个孝妇贞妻。总之,《宝剑记》是《水浒传》成书后,据《水浒传》改编杂剧成功的尝试。李开先除《宝剑记》外,尚有《登坛记》《一笑梅》院本的创作,这一点足以证明李开先是《金瓶梅》作者的可能性。
李开先出生在济南一个中落的士大夫家庭。七岁能属文,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尤醉心于金元散曲及杂剧。父亲李淳将自己考取功名的期望寄托给了儿子李开先,李开先也不负众望,在考场上顺风顺水,当了官,帮父亲实现了光宗耀祖的愿望。但当官十余年,他就厌倦官场,辞官回乡,隐居了三十年之久。
他和王慎中、唐顺之、陈束、赵时春、熊过、任瀚、吕高是非常好的朋友,一起诗文唱和,人称“嘉靖八子”。他们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风,主张学习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曾巩,强调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文字平易朴实。他也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尤以戏曲为多,有“词山曲海”之称,曾和他的弟子一起删定元人杂剧16种。清末大文学家朱彝尊赞其“藏书之富,甲于齐东”。只可惜,李开先的这些藏书在他死后逐渐都散佚了。
李开先和明末戏曲家李渔十分相似,既能编也能导更能演,是一位全才。而且,李开先的家中还有自己的戏班子,戏曲演员都是从全国各地挑选的。当时剧院前厅上有一副李开先撰写的楹联:“书藏古刻三千卷,歌擅新声四十人。”友人雪蓑也曾赠给他一副对联:“年几七十歌犹壮,曲有三千调转高。”可见当时他的藏书之富和剧团的规模之大。
他在剧团还开启了自己的一段美丽的爱情故事。当年,李开先亲自在《断发记》中饰演男一号李德武,声情并茂的表演打动了很多观众,一位王姓大户人家的小姐由此迷恋上了李开先,两人经过一段花前月下的秘密相恋后,李开先迎娶了这位在他生命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王小姐,成就了一段曲坛佳话。
归隐读书排戏的闲暇,李开先就骑驴漫行在济南附近的山野乡村,搜集市井小曲、传说雅事、异闻闲语,辑成《市井艳词》。晚年,他又编撰了《词谑》一书,记录了不少当时济南地区传唱的诙谐活泼的民俗歌曲。这些小曲口口相传,男女儿童都会唱诵。
李开先生前,他的戏班子美女如云,他虽然“阅尽人间春色”,却没有留下一个后代。他死后几个侄子争当后嗣,财产被瓜分,舞榭歌台、风流也被历史的风烟雨打风吹去了。
现在,李开先纪念馆坐落在济南市章丘区埠村街道办事处东鹅庄村,物去人非,冢墓萧然。但全国各地的戏曲舞台上依然在演着李开先的戏,那一声声、一句句唱词,让人仿佛看到了李开先所处的梨园盛世。当然,中国文学史也不应该忘记这位伟大的文学家,在某些方面,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要比戏曲大得多。
新闻推荐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明年民政工作十分重要。章丘民政将紧紧围绕全区“1266”工作...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