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创城迎评,市城管局长持续现场督导解难题,让群众更有获得感2万余城管人一线践行“绣花管理城市”

济南时报 2019-12-03 13:56 大字

济南市城管局局长王道忠(右一)带头行走一线,巡查督导。 道路保洁持续精细化,城市面貌进一步提升。 新时报记者陈雪碧 摄

全国文明城市迎评已进入关键时刻,近期以来,济南城管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行走城管”往深处走往实里做,济南市城管局局长王道忠等16位局领导带队,持续现场督导,2万余干部职工全员下沉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督促问题销号清零,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济南城管人用脚步丈量泉城街巷,用真情服务市民群众,用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市城管局局长王道忠表示,将持续把行走城管和路长制这种工作方法一直开展下去,通过制度化的改进,用党风引领行风,用行风转变作风,实现城管人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我们通过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下足绣花功夫,精细化管理城市,更好地打造一座有温度的城市。”持续“行走”一线

2万余城管职工对问题销号清零让城市更美好

11月29日,

市城管局局长王道忠带队到历下区马路一线,对创城迎评工作进行现场督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也都下沉到一线。为了践行“像绣花一样管理城市”的民生诺言,助力城市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济南城管系统2万余干部职工持续下沉到一线。据了解,市城管局成立12个“包区挂办”工作组,针对城管创城短板和易反弹回潮的问题,16位局领导带队下沉一线,开展包区现场督导,对发现的问题实施清单管理、销号清零,并及时通报各区局限时整改落实。

对城市面貌进行提升,像这样的巡查督导,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对每一件“小事”城管人都当做“大事”来解决。近日,记者采访看到,市中区城管局“包区挂办”组也行动起来,全体机关人员手持小夹子、扫帚、簸箕等工具走上街头,对主次道路、农贸市场、学校、医院、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巡查,对道路保洁、垃圾清运、公厕管理、城市“十乱”整治等问题加强督导,保证问题发现在一线、解决在一线。

道路保洁精细化

机械化标准化作业确保创城迎评“零失分”

为全力以赴打赢创城迎评攻坚战,每天,

济南有13552名道路保洁人员、832辆大型道路保洁车、98处加水点“执勤”在全市5055万平方米主次干道、1877万平方米支路街巷道路上。

记者了解到,各区城管部门通过重点推广洒水车、机扫车、高压清洗清扫车等多机种保洁模式,建立起了“冲、洒、扫、洗、吸”的多功能除尘联合作业流程,形成了多样化的车辆保洁体系,城区主次干道机扫率达到了100%。

城管系统深入开展道路扬尘治理工作。通过不断夯实道路扬尘管理网格,非冰冻期(5℃上)每天全面落实“一冲刷五清扫五洒水”的作业频次,即每天全覆盖冲刷作业1次、高压洗扫1次、湿式机械清扫(保洁)作业4次、洒水作业5次的作业频次,确保道路达到“六净一洁一见本色”标准。重点区域周边道路每天增加全覆盖冲刷作业1次、高压洗扫1次、湿式机械清扫(保洁)作业1次、洒水作业2次;持续开展道路深度延伸保洁作业。按照道路保洁区域划分,实行深度保洁方式,对道路实行墙根至墙根的全覆盖式保洁作业,试点对道路路名牌、隔离护栏、公交站点车站牌等城市部件进行了延伸保洁。

同时,城管部门对保洁作业流程及规范实现科学优化。结合《济南市城市管理标准化》,科学调整和优化机械化“三机五步”作业方式。

点亮市民回家路

12处铁路桥洞亮化50条道路路灯设施提升

为实现

“有路要有灯,有灯要亮灯,亮灯要完好”的总体工作目标,济南城管以问题和目标为工作导向,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路灯管理和服务的新常态,提高城市照明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迎评增光添彩。坚持以人民中心,响应市民期待,点“亮”市民回家之路,济南城管切实解决“黑桥洞”问题,对12处“黑桥洞”实施亮化工程,解决了周围市民多年的夜晚出行难题,目前已完成生产路、经六路、机场路等12处铁路桥洞亮化工程。

此外,今年以来,济南城管对50条道路老旧路灯设施进行提升,共拆除灯杆606棵、拆除灯具1818套,新建灯杆718棵、新安灯具1930套、敷设电缆17170米。针对灯杆油漆脱落生锈影响市容的问题,济南城管组织对旅游路东段、历阳大街、建宁路、经一路等路段400余根灯杆进行了油漆刷新;玉函立交、顺河高架、燕山立交桥体亮化设施,对锈蚀老化的线槽进行了除锈刷新,固定脱落的线槽采取了加固处理,并全面清理了拆除不彻底的亮化设施。推进“路长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更好为民服务百姓满意是标准

推动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由静态向动态转变,济南城管系统在全市试行“路长制”。截至11月27日,全市路长制案件突破两万,共立案20837件,共结案17643件,结案率84.67%。

据了解,路长发现问题通过“城管通”软件上报各区数字城管智慧平台,由平台第一时间根据职责分类转派到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单位办理。属于市级层面的,第一时间直报市数字城管智慧平台,分类转派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办理。“路长制把道路及两侧相关职能部门都纳入到这个体系中。”市中区英雄山路路长孟亮表示,比如发现园林绿化带内绿植缺失,直接上传到市中区数字化平台,由平台直接分到园林中心,处理道路等问题更快了,效率更高了。

服务从便民、为民出发,把老百姓满意与否作为服务质量的参考标准。今年1月份至今,市城管局共受理工单70926件,办结率100%,办理结果满意率92.54%,群众满意率94.65%。

加快推进垃圾分类

重点建设末端处理设施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场投用

为擦亮全国文明城市

“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济南城管加快推进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末端处理设施,有力提升了生活垃圾转运处理能力。据了解,幸福柳生活垃圾转运站(1000吨/日)投入使用;章丘区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用,增加了全市1200吨/日的生活垃圾处理能力;济南市第三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式投入使用,每天处理长清区生活垃圾约420吨;长清马山焚烧项目正在加快推进,目前主厂房已封顶,垃圾焚烧锅炉已安装过半;济南首座有害垃圾贮存驿站,已投入使用。

此外,城管系统还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按照示范引领的思路,在全市23个街道、250个社区(村)开展了垃圾分类示范创建,有效提高了市民知晓率和参与率。

(新时报记者陈雪碧 通讯员单机乔 李婉欣)

新闻推荐

山东首个!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在济南启用 位于章丘区,规划占地1000亩 瞄准打造新时代中意合作典范样板

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外景本版照片均由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陈长礼黄中明摄意大利参会代表观看《粉墨》演出11月27日...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