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淄博窑红绿彩戏曲人物纹茶盘
□安立华
淄博市博物馆收藏有一件淄博窑红绿彩戏曲人物纹茶盘,茶盘直径30厘米,口沿外撇,平底,施白釉。茶盘内绘有三人物,中间是一位身穿道袍的成年男子,紧随其后的是两个娃娃模样的女童,三人站在一个设有围栏的台子上,面朝右前方。人物身后不远处是一座庙宇,侧山斜插一面飘扬的旗子,上书“腾云寺”三字。整体来看,这幅画面采用勾线填彩手法完成,风格工整写实,人物生动传神。从茶盘左上方的题记及落款可知,这件茶盘是一位名叫“荆山道人”的画师于1929年(己巳年)绘制完成的。
看到这件茶盘,观者不禁要问:这三个人物是谁?在做什么?后面旗子上的腾云寺指的是什么地方?茶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人物的着装特别是脚穿云靴这一细节看,茶盘表现的应是一个戏曲场面,而且这出戏肯定与腾云寺有关,因此,腾云寺就成了破解这件茶盘故事之谜的一把钥匙。
淄博市境内有一座海拔达1108.3米的高山——鲁山,山上有一座著名的寺庙腾云寺。它始于后梁、成于元、兴于明,其主建筑大雄宝殿系明代所建,整个建筑系用石块筑成,至今保存完好。腾云寺位于一条龙头突出、酷似巨龙的山脉上,气势非凡。茶盘所反映的应该就是这座寺庙。
腾云寺大殿东南隅,现存有无梁石建筑志公庙和志公塔,据记载它们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关于志公庙与志公塔,后世有一段传说。当年鲁山上有一老道士修行,牛志公上山同他一起修炼。一天,老道士在山中遇到两个人参娃娃,捉住一只并拿回来煮,命牛志公看锅,自己去捉另一只。老道士走后,牛志公禁不住锅内香味诱惑,把人参娃娃吃了,剩下的汤喂给了大黄狗。于是,牛志公升天成仙,大黄狗变成老虎也一起升了天,玉皇大帝封牛志公为志公神,以老虎为坐骑。后人为纪念牛志公,就在他原来修炼的地方建志公庙和志公塔。
由此可知,茶盘上所描绘的正是发生在鲁山腾云寺的一段传说故事——老道士在山中遇到两个人参娃娃的一幕。
故事的发生地距这件茶盘的制作地博山县城不足几十里路,陶瓷工匠将这个故事画在茶盘上作为彩绘装饰,说明这个传说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但值得注意的是,茶盘上表现的不仅是这个传说故事,而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成的一出戏。这似乎说明,这个传说故事至迟在民国时期就已经以戏曲的形式在舞台上演出,而民间画师是在看到这出戏之后,才将这个场景描绘在茶盘上的。
那么这是出什么戏?它是京戏,还是民间地方戏呢?
由于时代变迁,这出戏早已失传,上述问题的答案现已无人知晓。但我们可以依据相关资料做一番大胆的推测。
淄博是重要的陶瓷产区,其制陶中心主要集中在南部的淄川、博山一带。过去,当地有“窑工最爱看戏”的说法。据《淄博陶瓷琉璃大观》记载,旧时,窑区每年都要举行“祭窑神”活动,期间,唱戏就是很重要的活动内容,窑主出钱杀猪羊、买糕点菜肴上大供,请戏班唱戏三天,招来远近乡民观戏,形同“赶会”。
因为爱看戏,所以民间画师也爱画戏。在清末民初淄博窑生产的各类生活用陶瓷器皿中,戏曲人物故事是一大装饰题材。其中,京戏故事人物占有相当的比例,如《百寿图》《连环套》《春秋配》《龙凤呈祥》《铡美案》《白蛇传》《西厢记》《天霸拜山》等,尤以花瓶、粥罐、茶盘中最为多见。但京戏是来自京城的戏种,往往是请来戏班并由名角领衔进行表演,内容大都是家喻户晓的著名历史故事。这件戏曲人物纹茶盘反映的内容却是当地民间传说,外地名角戏班不太可能为了迎合当地观众而专门编排成戏,而且画面中人物的着装打扮也与京戏有所不同。所以,笔者认为它很可能是一出地方戏,或者说,可能就是当时风头正盛的淄博五音戏。
五音戏发源于山东章丘、历城一带,流传于山东济南、淄博等区域,属“肘鼓子”声腔系统,以唱腔优美动听、语言生动风趣、表演朴实细腻而著称,素有“北方越剧”之誉,自诞生以来已有几百年历史,代表剧目有《王小赶脚》《王二姐思夫》《拐磨子》等。凭借“一嘟噜一穗”风趣幽默的乡土语言和生动传神的表演,五音戏得到了当地百姓的狂热喜爱,更因善于表现女性角色而被戏称为“拴老婆橛子”。过去曾有戏谚“听说周姑子戏(五音戏)进了庄,忘了喝饭汤”、“卖了裤和袄,也要看看鲜樱桃(著名艺人)”、“摸摸根柱子(著名艺人)的辫子,咱就一辈子不想汉子”等,由此可见五音戏当年盛况。
地方戏的另一特点是自编自演,其所反映的人物与故事大多是发生在百姓身边的,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因而受到百姓喜爱。
果真如笔者推测的话,这件制作于民国时期的淄博窑红绿彩戏曲人物纹茶盘的发现,就为我们探讨淄博地区早期地方戏曲艺术五音戏的发展、剧目种类、舞台设计、人物形象及服饰等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值得珍视。
新闻推荐
全新出发 向美而行 明水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冬日,行走在明水街道的乡村小巷,随处可见广大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为乡村环境治理挥洒汗水的忙碌场景,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综...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