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通与毛主席的难忘故事
记者一行与刘广通(左四)在北京西安饭庄合影全媒记者李宗敏
章丘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多少年来,身在外地的章丘人凭借着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优良传统,在天南地北,在各行各业,做出了贡献,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在众多在外的章丘人中,有一位“特殊”的老人,他叫刘广通,63年前,在北京的西安食堂当服务员的他,近距离见到了前来就餐的毛主席,并为毛主席服务,演绎了一段章丘人与领袖的动人故事,一度传为佳话。在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之际,记者跟随区政协相关领导一行,慕名赴北京拜访了今年80多岁的刘广通老人,听他讲述那一段难忘经历,与大家重温——
记者一行在北京新街口的西安饭庄(即当年的西安食堂)拜访了刘广通老人。与我们想象中不一样的是,已是耄耋之年的刘老精神矍铄,耳聪目明,非常善谈。见到我们这几个章丘老乡,更是显得格外的高兴。当了解了我们前来采访的目的后,老人带我们来到当年毛主席就餐的房间。虽然已经过去63年了,但这间屋里依然陈列着毛主席当年坐过的沙发,喝过的西凤酒。面对着老乡,看着这些当年的旧物,刘广通老人的思绪随着话语,瞬间就飞回到了1956年10月6日的那个上午,一切仿若就在昨天。
今年80多岁的刘广通是刁镇鲍家村人,十几岁便离开家乡出来闯荡、打工,1954年,西安食堂成立伊始,他便经推荐来到这里当服务员。当时,年纪不大的刘广通凭着吃苦耐劳,麻利勤快,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好评。
刘老至今还清晰地记着,1956年10月6日上午,饭店还没有开门营业,他像往日一样,忙着在餐厅里打扫卫生,做开门前的准备工作。不到10点钟,一位首长模样的同志推开餐厅的门,进来看了看,又走了。不一会,七八个同志陪一位身材高大魁梧、面容慈祥的领导同志进了店门。当时,正在洗抹布的刘广通反应敏捷,猛然意识到,这不是毛主席吗?!我们日夜都思念的毛主席就站在我们店里,真是连做梦都没想到呀!想到这里,刘广通什么都顾不上了,扔下抹布,双手在工作服上擦了两下,就迎了上去。毛主席点头微笑着伸出了手,他也紧紧握住了毛主席的手,一种异常幸福、温暖的感觉涌上了心头。“毛主席,您老人家好!毛主席,您老人家好!”刘广通一时兴奋得也不知说什么才好,毛主席微笑着连声回答:“好、好,你好吗?”
后来他们才知道,那天是毛主席到西郊机场送印尼总统苏加诺返城过路,同行的彭德怀元帅提议,来吃顿便饭。那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彭德怀元帅的陪同下一行八人来到西安食堂食便餐。据说,这是毛主席居京几十年间,唯一一次到民间饭馆用餐。
这时,随同毛主席来的一位秘书样子的同志对刘广通说,毛主席来尝尝你们的陕西羊肉泡馍。刘广通高兴地说:“好啊,欢迎,里边请吧。”正说话的时候,餐厅的服务组长刘仲伦也闻讯迎了出来,他向毛主席问好,并说:“楼上请吧。”
刘广通小心翼翼地搀扶着毛主席向楼上走去,上了几层台阶,秘书同志问:“楼下有地方吗?”“我告诉他,楼下有一间小屋。秘书同志说,主席岁数大了,上楼不方便,就在楼下吧。”于是,刘广通便扶主席进了楼下的小雅座,也就是现在西安饭庄小卖部的位置。当时的小雅座里布置有两个单人沙发,一个茶几,一张圆桌,一个挂衣架和两盆花。毛主席坐在沙发上,刘仲伦师傅为主席沏上茶。这时,毛主席掏出香烟,一边吸烟,一边和他们聊天。
毛主席问他:“小鬼,你是哪里人?”
“山东人。”这时刘广通的心里已经平静些了,连忙回答主席的问话。
“在这里生活习惯吗?”主席又问。
“习惯了。”他回答,心中想,毛主席可真是平易近人。毛主席还问他家里有什么人,生活怎么样,刘广通都一一作了回答。毛主席是那样和蔼,慈祥,让他刚才还十分紧张的心情一下子都无影无踪了。
刘广通和同事刘仲伦按照秘书同志提出的要求,为毛主席一行准备了一桌便饭:一个拼盘、一盘温拌股丝、一盘锅烧牛肉、一盘炒十三样、一盘蜜汁葫芦、一碗西安烩菜,一瓶西凤酒,另外就是每人一碗哨子面,一碗羊肉泡馍。毛主席一行坐在一张桌子旁,有说有笑,吃得很开心。
店里的职工知道毛主席来吃饭,都特别高兴,大家伙都想来看看主席,但是大家也都知道,为毛主席服务,让毛主席吃好这顿饭是最重要的。因此,每一个人都怀着十分欣喜的心情,格外认真、仔细地干着自己的活,当时的情景让人一想起来就很激动。
刘广通是个很幸运的人,那一天由他给毛主席上菜。他把菜摆上桌后,迟疑了一下没有马上退出去。毛主席招呼他:“小鬼,喝一杯。”他嘴上说:“我不会喝酒。”但脚下却没动。彭德怀元帅看出这位“小同志”是不好意思,就笑着对他说:“主席叫你喝,你还不喝?”听彭德怀元帅这么一说,刘广通也就顾不上别的了,立即端起酒杯陪毛主席干了一杯。“当时我高兴极了,过了许多日子,仍感到嘴里有西凤酒的余香。”现在回忆起来,刘老仍是激动万分。
店里有一位姓许的老服务员,当时已40多岁了,他为了见毛主席,就把给主席添茶的工作争了来。在他给主席倒茶时,毛主席问他家庭情况,最后问他,有几个娃娃呀?许师傅当时还没娶媳妇,是个光棍汉。听主席一问,心里就慌了,他为了让毛主席高兴,就说:“我有两个娃娃,他们都很好。”后来许师傅结了婚,还真生了双胞胎、俩男娃。店里的职工都把这件趣事当一段佳话谈论。
中午11点左右,毛主席一行吃好了饭,刘广通与同事上前征求毛主席对店里的意见,主席说:“很好,很好。”并嘱咐他们要好好为人民服务,在场的服务员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按毛主席的教导去做,让每一个顾客都满意,为人民服好务。毛主席临走之前和职工们一一握了手,还对大家做的饭菜表示了感谢。在店里吃饭的顾客见到毛主席,也围上来争先恐后地和主席握手。有一位60多岁的老顾客激动不已,等毛主席都走出店门半天了,这位老顾客仍在不停地说:“真没想到,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见到了毛主席,还和毛主席握了手......”
毛主席到西安食堂吃饭的事不久就传开了。刘广通和同事们都从心眼里感到一种难忘的幸福!但是有一件事,也让他感到十分后悔和遗憾,当时大家都只顾高兴了,竟忘了和毛主席在一起照张相,或是请毛主席给题个字,以留做永久的纪念。后来店里请了一位画家,根据他们的叙述,画了一幅题为《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的油画。这幅油画至今仍悬挂在店堂里。毛主席就餐时坐过的沙发,喝过的那瓶西凤酒也一直保存在那个房间里。刘广通老人感慨地说:“63年过去了,每当我站在油画前时,脑海中就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当年的情景,仿佛毛主席那浓重的湖南口音又回响在耳边。我虽然退休多年,但也会时不时的来到这饭馆,重温一下当时令人心血沸腾的情景。”
而毛主席“好好为人民服务”的谆谆教导,更是时刻印在了刘广通老人的心中,一直激励着他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这些年来,他干过服务员、当过饭店的管理层,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他都踏踏实实、兢兢业业,遇到困难总是冲在前面,认认真真、不折不扣的遵循着毛主席的教导,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刘广通老人所在的西安食堂,也颇有历史渊源。解放前,在北京做饭馆生意以山东人居多,所以北京四九城到处有山东商人开的鲁菜饭庄和餐馆,其次还有长江一带人开办的江南风味的饭馆。专门经营西北风味的羊肉泡馍还没有。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人民的首都,外省市大量人民群众涌进北京,其中西北人较多。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自1936年从南方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延安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西北人民积极地参加革命,在各级政权和军队中都有许多西北人。就是原不是西北籍的人,因为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西北土地上,也习惯了西北地方风味的饮食。进入北京后,吃不到常吃的牛、羊肉泡馍,还是真想吃这一口。经国家领导人习仲勋、汪锋等老同志倡议、支持下,由西安市爱国人士、大企业家王铭轩亲自筹划、组织,取得西安市有关方面的赞同协助,从“老孙家”、“同盛祥”、“厚德福”等著名老字号中选调来20多位职工组成,1954年在北京开业时,便以地域特色命名为“西安食堂”。
1956年,毛主席一行的“造访”,使饭店更加声名鹊起,顾客盈门。此后的六十多年时间里,店面几经翻修,店名也更改为了西安饭庄,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刘老等亲历者的带领下,牢记“好好为人民服务”的教诲,无论是菜品质量、口味,还是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在餐饮界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口碑,受到了顾客的交口称赞。记者采访时,正值中午,前来饭店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有些甚至不惜排队等候,顾客们表示,西安饭庄不仅做的羊肉泡馍好吃,更是被半个多世纪前刘广通老人与领袖的故事深深吸引,希望饭店越做越好!
这不,眼下已退休多年的刘老,又成了一个老年舞蹈队的领队,继续发挥着余热。用他的话说就是“要每时每刻牢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教导,也要时时刻刻为咱章丘争光!”说起家乡章丘,刘广通更是饱含情感:“我的许多亲人都在章丘,出来这些年,我也经常回章丘看看。家乡的变化太大了,每次回去都有新的感受。衷心地祝福美丽的故乡章丘越来越美好!”
新闻推荐
3万多岗位6.5万求职者!这场招聘会规模近十年少有 700多家单位参加,达成就业意向2.2万人次 今年济南人才吸引指数大幅增长居全省首位
11月3日上午,近十年来市人社部门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招聘会——“选择济南共赢未来”大型招聘会在山东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