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九秩坚守初心结硕果 望百年砥砺前行创辉煌
□刘绍华
沧桑九秩,春华秋实。从1929年张志亮先生在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延师聘教,奏响第一声弦歌,于今淄博四中迎来了九十华诞!
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始建于1929年,其前身淄川县立初级中学,校址位于西门里城隍庙,是淄川县第一所中等学校。学校附设师范班,1929-1937年间,共招收九届学生,其中中学班400余人,师范班200余人。抗日战争期间学校停办。1945到1948年,学校师生辗转于章丘、济南、淄城等地,坚持办学。1952年在学校原址建立山东省立淄川中学,1953年山东省博山三中整体并入,1955年更名为山东省淄博第四中学,1980年被确定为市属重点中学,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规范化学校,2006年成功购置原淄博师范校区,学校变为两个校区。
九十载风雨激荡,砥砺日新;九十载春华秋实,厚德自强。
九十载变迁,学校育人环境实现了根本改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九十载发展,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材,挺立了时代坚实的脊梁。
薪火相传,文脉悠长。九十年来,学校锻造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校风,从破败颓圮的古老庙宇到气势恢宏的教学大楼,从狭小凌乱的校容校貌到幽雅清华的校园环境,从因陋就简的教学仪器到先进完备的现代化教学设施,一代代淄博四中人筚路蓝缕,焚膏继晷,用坚毅的品质和扎实的作风,使学校不断跨越发展,铸就了“立德、立身、立言、立功”的教风和“敬、诚、勤、恒、实、静”的学风,彰显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成就了一个个美丽幸福、意蕴丰满的生命。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九十年来,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文化立校,培育个体发展,延续民族生命”的办学宗旨,确立了“培养有爱国情怀、有国际视野、有社会责任感、有创新意识、有君子风范的现代公民”的培养目标。在二三十年代“救亡图存”“教育报国”的背景下,从这里走出了孟金山、吕民三、邹平光等仁人志士、革命将领。新中国成立后,从这里走出了赵承凤、马平昌、崔洪刚等军政领导;走出了陈玉民、赵叶青、陈嵩等经济领军人物;走出了刘功业、曾先国、夏侯金旭等文学艺术名家。从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淄博市的第一位清华学子,6位淄博市高考状元,到2018年李雨轩夺得全省状元,数以千计的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985、211、双一流大学,为国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各行各业的合格劳动者和拔尖人才。
一直以来,为每一位教师搭建成长的舞台,做让教师获得职业幸福的教育;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做满足学生发展需求的教育,早已成为淄博四中自觉的文化价值追求。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首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全国NOC信息化教育实验学校”、全国及省“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先进学校”“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山东省文明单位、首届“省级文明校园”、“淄博市文化名校”“振兴淄博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淄博四中已成为备受瞩目、享誉齐鲁的教育品牌。
众流合注,霈为大川;英才辈出,巍成广厦。淄博四中从诞生到现在,凝结了千千万万有识之士的心血和汗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的诸多成就,无不铭刻了党对教育事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怀指导,铭刻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呵护支持,铭刻了历届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崇德敬业、辛勤耕耘,铭刻了历届校友昔日拼搏的汗水、今日成长的回响。所有这一切都令我们感动,给我们以激励和鞭策,鼓舞我们不断奋进!
回望历史,前辈风仪堪为楷模;展望未来,吾辈后进必当自强。九秩校庆是淄博四中的一个崭新起点,我们将继续弘扬优良传统,与时俱进,把握机遇,奋力拼搏,全面提高质量,不断创出特色,培养更多栋梁之才,为实现“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现代齐鲁名校”的目标而奋斗!
愿淄博四中弦歌不辍,教泽绵长,青春不老,人才辈出!
(作者为淄博四中党委书记、校长,本文节选自作者在10月20日校庆典礼上的致辞)
校庆主会场
校庆文艺演出
新闻推荐
孟敏,是章丘垛庄学区学校的教师。1985年参加工作,至今已有34个年头了,34年来始终坚守山区学校,从没离开过大山深处的教育...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