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第一巨环“出山” 这个大家伙坐的车48个轮,先走高速再乘船直奔大连

济南时报 2019-10-17 14:10 大字

16日,全球单体最重、直径最大的巨型环锻件经由经十东路出发,将从章丘刁镇西外环上高速。 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16日,一辆大件运输轴线车承载巨型环锻件缓缓驶出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东门。 新时报记者王汗冰 摄

10月16日下午2:30,一辆大件运输轴线车承载着直径15.6米、单体重近70吨的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缓缓驶出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的东门。这辆装载着全球单体最重、直径最大巨型环锻件的车辆经由经十东路,一路行驶到章丘刁镇高速路口。17日早晨6点,该运输轴线车将从刁镇高速路口出发,行驶三个小时左右抵达潍坊昌乐港口。它的目的地是大连,这个巨型环锻件将被应用于我国第四代核电示范快堆项目。

拖车48个车轮可独立控制,32公里走了近俩小时

今年3月12日,打破了多项世界纪录的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在济南完成轧制。时隔半年多之后,10月16日,一个直径15.6米、单体重近70吨的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从研发地伊莱特能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伊莱特能源”)出厂,经由经十东路出发,一路经过赭山大街、龙泉路、秀江路等,随后巨型环锻件将从章丘刁镇西外环上高速,运至潍坊昌乐,最终抵达大连。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辆承载着巨型环锻件的大件运输轴线车总长度30米左右,宽近16米。整个拖车共有48个车轮,操作人员可以对车轮的转向及拖车的前后高度进行独立控制。整车运输时占用了5个车道。

由于现场已经实行交通管制,因此车辆短短几分钟就行驶通过第一个红绿灯路口。“从伊莱特厂区到章丘刁镇高速路口路程共32公里,这辆车走了近2个小时。”该环锻件的承运方郑州大运运输有限公司表示,由于超宽,为保证行车安全,在市区行驶时,车辆的时速保持在每小时15—20公里之间。而在转弯时,仍要将车速放到最低,保证车辆顺利安全抵达目的地。

提前拆除障碍高杆,液压升降可上下调整巨型环

记者观察到,在行驶过程中,大件运输轴线车前后左右各有一辆小车辅助观察视线。车内驾驶员通过对讲系统来获取车辆状态、位置、距离信息。“车辆要始终保持走在道路正中间,注意转弯半径。”

为将这个全球单体最重、直径最大的巨型环锻件安全顺利地运抵目的地,交通部门已经提前拆掉沿途必须拆除的障碍高杆、施工围挡,以保障车辆安全通行。而两米以上、三米以下的警示标志则无需拆除。运输方介绍,大件运输轴线车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将车身进行升高或者降低,以规避前方障碍物。“主要依靠液压升降系统,使车辆在行驶中也可以将巨型环件进行上下调整。”记者了解到,如果将巨型环提高,则需要降低车速,以保证车辆和环件的稳定性。

巨型环前面已有“探路者”,首环已经被“牺牲”

这个巨型环锻件早在3月就已经轧制成功,为何到10份才往外运输?

据了解,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轧制技术由伊莱特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团队联合攻关,采用了国际首创的金属构筑成型技术,并由伊莱特全球最大的16米轧环轧筒机完成轧制。它成功打破多项世界纪录:首次实现200吨级金属坯分级构筑,增材制造;成为全球单体最重的奥氏体不锈钢锻件;成为全球最大直径的整锻式奥氏体不锈钢环件。因此研发生产方慎之又慎。

在活动现场,该巨型环锻件研发生产者、伊莱特能源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运输的直径15.6米奥氏体不锈钢巨型环锻件并不是3月12日完成轧制的巨环。“那个巨型环其实是个试验品,轧制成功后已经被切割开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的专家们对他们的内部性能进行试验,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而记者面前的这个大型环锻件是试验成功后,伊莱特能源再次轧制成功的两个巨型环锻件里的其中一个。“另一个重量比这个轻,上月底已经运输完毕了,也是为今天这个巨环成功运到目的地做了一次‘探路者’。” (新时报记者王晶)

揭秘巨环是怎样研发成功的

造价飙升一个亿这家民企也要拍板上马

今年3月12日,伊莱特能源与中国原子能院、中科院金属所合作,制造出一个直径15.8米,150吨的奥氏体不锈钢整体锻环。此次研发合作方使用了“硬核”的“金属构筑近净成形”技术,即把58块叠起来有四层楼高的不锈钢板压到只有五六岁小孩的高度,冶金结合为一体后再通过伊莱特全球最大的轧环机制造而成。该产品将被用在我国最新的四代核电中,作为整个反应堆的“脊梁”,其上将承受重达六七千吨的各类反应堆部件,重要程度可想而知。

事情追溯到2015年,伊莱特能源总裁牛余刚最初的技术规划只有12米。恰好也是那一年,伊莱特与中科院金属所成立了李依依院士工作站。李依依是中国金属领域的泰斗级专家,曾参加过三峡水轮机组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攻关。当牛余刚与李依依沟通这一项目时,李依依建议能否把制造直径增大到16米,这样能对国家今后的很多重大项目起到支撑作用,牛余刚欣然答应,挑起重担。

为增加4米直径,牛余刚和团队把方案重新进行了调整,却发现造价飙升一个亿,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压力可想而知。牛余刚考虑许久,还是决定拍板上马。“中国装备制造今后肯定是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基础锻件都不过关拿什么发展。我老牛打了一辈子铁,拼上老命也要把这个项目搞上去,给中国锻造做个世界第一!”

为了攻克这一难题,自2016年开始,伊莱特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李依依院士团队在全球率先开发出了“以小制大”的金属构筑技术,经过多次试验,成功轧制出一个直径15.8米,单重150吨的奥氏体不锈钢整体锻环。

这次成功不仅实现了大锻件的组织致密化和均质化,相比传统工艺,还大幅减少了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了“绿色锻造”,解决了国家重机领域关键部件制造的燃眉之急。同时,超大型环轧技术的掌握也使得大型环锻件由分体式制造转为整体式制造,在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将为我国今后诸多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架构提供更多设计空间。(新时报记者王晶)

新闻推荐

“成就”太惊艳,一个展震撼一座城

家庭年代秀引来诸多人驻足品味济南报业全媒体记者崔健摄曲终人散,意犹未尽,万般不舍;留下的全都是回忆,还有砥励前行...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