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救会主任魏淑华 带领群众建设农村

章丘晨报 2019-08-22 09:27 大字

文/张传诗图/郭际奎张在明

五月七日上午,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我们老年大学的党员志愿者一行四人,在组长郭际奎同带领下,乘车前往普集街道西河北村,在村委会曹会计陪同下,来到了建国前入党的老党员魏淑华的住宅。只见黑色的木门有一副红色对联:衣丰食足戌年乐,国泰民安亥岁欢。大门虽不高,但宅院较深,走进第一个大门左转是一排大北屋,院子方正,可能是晚辈居住,右转过一道门,是一条胡同,尽头向右一拐,开门进去,才是魏淑华老人的院落。曹会计喊了声“奶奶”,话音刚落,老太太就笑呵呵地迎了出来。虽是九十一岁高龄,但她腰板挺直,声音宏亮,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当我们说明来意之后,老人家非常高兴。大家坐落之后,老人家给我们诉说了她的革命生涯。

魏淑华生于一九二八年十一月,原籍河北省海兴县苏集乡魏家庄。其丈夫武广远是魏淑华的同乡,是一九四三年入伍的抗日老八路,两人一九四六年四月结婚,成为革命伴侣。结婚三天,丈夫就奔赴解放战争前线。受丈夫影响,魏淑华思想进步,积极参加党的工作,一九四七年六月,在当地党组织负责人陶凤武介绍下,光荣地成了一名地下共产党员。当时的政治环境非常复杂,入党就意味着牺牲,国共两党互相斗争,有斗争就会有牺牲,她身边的一位同志就是被国民党杀害的。但这些都丝毫没有动摇魏淑华的革命意志,仍然积极为党工作。那时候的主要任务有两方面:一是贯彻执行党的农村土改政策,斗地主、分田地、划成分,使农民耕者有其田。二是配合全国的解放战争,做好支前工作。魏淑华任妇救会主任,发动青年妇女,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与封建思想作斗争,在解放全国的同时,也解放了妇女本身。魏淑华大胆泼辣,冲破了封建主义的枷锁,勇往直前,努力工作,为新社会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解放后,魏淑华紧跟党的部署,响应国家号召,领导贫下中农走农业合作化道路,从互相组到初级社,再到高级社,一直到一九五八年响应毛主席“还是人民公社好”的伟大号召,魏淑华都是积极领导者和亲历参与者。特别是刚成立农业初级合作社时,需要动员广大农民把自己的土地、农具、耕牛拿出来入社,这是一个大难点。群众各种想法都有,贫雇农刚在土改时分到土地,还没亲够又拿出来,都有些舍不得,中农成分的农民祖祖辈辈挣下的家产,让他们拿出来更是困难重重,还有人对农业社的长久性持怀疑态度。在这关键时刻,魏淑华发扬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说服家长,首先把自己的土地、农具、大牲畜毫不保留地交给农业社,为农业合作化道路的实现起到了示范作用。

魏淑华不仅为新中国的建立付出了心血,而且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中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从解放初期到五十多岁退休,她一直是村里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妇联主任、支部书记都干过。有时,临村班子不健全,上级领导还让她兼任邻村书记。魏淑华老人告诉我们:“在农村当领导干部是很不容易的,一个妇女当干部更是难上加难,外面的工作是硬任务,家里的事情也要管,那时候孩子多,丈夫又不在家,有时忙得焦头烂额,不知所措,这时就沉下心来,自己劝自己,共产党员就要坚强,比刚入党时担惊受怕强多了,抖抖精神也就挺来了。”

魏淑华退休后跟随丈夫来到了章丘,落户普集镇西河北村。现在,虽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了,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德没有丢掉,一心为公,助人为乐,前些年,还多次为困难家庭的孩子交纳学费和书费,是一个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新闻推荐

吃穿全按计划走手里有“票”才不愁供销社和粮票的故事

王西爱的“供销社”里,依旧保留着老习惯。王延训展示各类粮票。市民争相购买毛泽东著作。上世纪80年代,供销社内售卖锅...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