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有座“连心桥”

济南日报 2019-08-20 11:23 大字

“真没想到,仅仅是在市信访局网站诉说了自己的烦恼,市政府竟然调整了住房限购政策,解决了我的购房资格问题。”近日,现役士官姚德万深有感慨地说。

“为民解难、为党分忧”,这是一份庄严承诺,更是一种实际行动。多年来,济南信访系统时刻用真心对待群众、用真诚打动群众、用真情感动群众,在解决好群众每一个合理诉求、化解好每一件信访积案中,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连心桥”。尤其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济南市信访系统坚持把服务人民作为第一使命,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目标,把人民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切实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心关爱。

一次诉苦让限购政策调整军人姚德万的难题解决了

作为八连冠的“双拥模范城”,济南一贯关爱军人,帮助军人解决好实际困难、解除军人后顾之忧。

在西北某部服役的济南市现役军人姚德万本想在济购房结婚,但参军后其济南户籍注销,按照济南市住房限购政策,属于非本地户籍不具备购房资格。今年3月底,他利用回家探亲的机会在市信访局网站反映了这个问题。让姚德万没想到的是,他反映的问题竟然解决了。

接到姚德万反映的问题后,市信访局迅速组织人员对济南市限购政策进行梳理,发现对在外地服役的济南市现役军人没有进行相关政策解释,导致部分人员无法在济购买住房,且济南市每年约有3000余人应征入伍,退役后大部分需回济工作生活,应为其服役期间在济购房提供便利条件。

摸清情况后,市信访局迅速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完善济南市住房限购政策建议的报告》,建议在政策中增加“济南市居民在外地服现役的,由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或区县人武部提供相关证明后,视同本市户籍居民”的条文,并很快获批。

“阳光信访”让群众少跑腿外地农民工睡上“踏实觉”为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限度方便信访群众,市信访局大力推行“互联网+信访”,积极打造网上信访主渠道,形成了信访网上投、事项网上办、结果网上评、问题网上督、形势网上判的“阳光信访”新模式,有效推动信访办理水平提质增效。

陕西籍农民工张杰(化名)家住陕南高寒山区,因家境贫寒,60岁高龄还来济打工。去年8月份,在施工期间张杰的右脚被砸伤,造成右脚第五趾骨骨折,张杰多次向用工方索要赔偿,但用工方以未签订劳动合同为由,一推了之不理不睬。今年5月份,黯然回家的张杰在亲戚帮助下,通过互联网将该问题向济南市信访局进行了反映。

接到诉求后,市信访局网信办工作人员及时调度施工方、用工方核实情况,先后召开7次协调会,并引入律师参与。最后,认定张杰虽然与用工方无书面劳动合同,但构成事实劳动关系,用工方应当给予张杰一定赔偿。最终施工方同意支付8万元赔偿金,并承担全部医药费。今年7月22日,张杰来济签署了补偿协议书,并一次性领取了全部赔偿款。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了地,张杰激动地揉着发红的双眼说:“多亏了济南市信访局的同志,我都不抱希望了,没想到还能拿到钱,终于能睡个踏实觉了。”切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董先生的儿子康复出院了

大事难事看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信访工作,一头是党和政府的重托,一头是市民群众的期盼。信访干部,肩挑两头,是这份重托和期盼的“交汇点”,责任重、压力大。

切实把来访群众当家人,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切实把群众来信当家书,热情、依法、负责、无私地帮助群众排忧解难;切实把群众诉求当家事,真正怀着深厚感情,带着沉甸甸责任做好群众的“信任之访”。济南市信访工作是这么要求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2017年,长清区的董先生到市信访局求助,他的儿子突发脑出血,后引起格林巴利并发症,这是一种非常罕见的损害神经根及中枢神经的脱髓鞘疾病,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为给孩子治病,全家变卖了汽车,关闭了小卖部,村里乡亲也为其捐款,但仍是杯水车薪。

市信访局接访处干部当即与市红十字会、济南慈善总会、长清区信访局等部门、单位联系,希望他们在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对董先生一家提供帮助。后经各级各部门共同努力,及媒体宣传报道,董先生收到了社会各界的捐款,在市领导的关注下,市财政一次性向医院拨款10万元。目前,董先生的儿子已康复出院,前几天他还专门到市信访局表示感谢。

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高大爷18年的心结解开了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只有真正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才能让人民群众真正通过信访这个窗口感知党和政府的温暖。

章丘区文祖街道东窑村村民高大爷,因邻里琐事一头钻进了牛角尖,连续上访18年。

为彻底解开高大爷的心结,去年,章丘区信访局安排心理咨询师老刘到高大爷家专访。初次见面,不等寒暄,高大爷便按捺不住激动,痛陈18年来经历的“磨难”。面对情绪激动的高大爷,老刘耐心倾听,适时适度共情,当高大爷气得浑身发抖时,老刘迅速握住他的手,引导其放松呼吸;当高大爷痛哭流涕时,抚摸他的后背,体贴地递上纸巾。第一次接触,5分钟;第二次接触,10分钟;第三次接触,20分钟……

半年时间,老刘和高大爷进行了16次谈心疏导,让高大爷感受到被理解、被信任,情绪得以释放,“坚冰”开始消融。

去年春节前,当地政府给高大爷送去了油、面等,发放了慰问金,并告诉他正在给他申报危房改造,准备为他修缮房屋。高大爷突然意识到,他眼中那个“冰冷的政府”原来一直如此温情。大年三十,儿子儿媳领着孙子来了,一起吃了年夜饭,高大爷一扫往年的阴霾,还给孙子包了一个大红包。高大爷期待的幸福,就这样简单,就这样不期而至。

(本报记者陈彦杰通讯员张朋斌)

新闻推荐

济南人保财险救灾物资运抵灾区

本报8月15日讯(记者周芳通讯员任昱蓉)风雨就是集结号,险情灾情就是动员令。面对来势汹汹的台风“利奇马”,人保财险济南...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