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痕】 枣园印记

章丘晨报 2019-07-25 08:02 大字

◇吕兴义

说起枣园,大伙的脑海里是不是就会立刻浮现出一片片枣树林,而树上挂满了一颗颗鲜红的大枣呢?让人禁不住口水都要流出来了,而且恨不得想跑上前去摘上几个解解馋呢!

在中国名叫枣园的地方数不胜数,而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章丘枣园——一个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农作物高产的地方。枣园农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还有闻名全国的章丘大葱。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过着快乐且又充实的日子。枣园是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人都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枣园人过着红火且又甜蜜快乐的田园生活。这里的人勤劳善良、热情好客、乐善好施、乐于助人,这些精神一直在这片土地上延续传承。

听那些老人讲,在建国初期,由于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把国家的经济拖垮了,再加上刚刚建国不久,诸多制度还不够完善,仍有许多的土豪劣绅欺压老百姓,百姓们依然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为了能够让老百姓吃饱饭,有衣穿,政府实行土地改革,兴修水利,一听到土地可以分到自己的手里,可把当时的老百姓给乐坏了,政府下达文件后,枣园镇的领导以及各村委村长和委员们,日夜不停地丈量土地分田到户,乡亲们有了土地,心里感觉也踏实了,干劲更加十足了,手捧黄土眼含热泪地说:从此以后我们有粮食吃了。

在那个时候,兴修水利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大站水库是处于巴漏河中间位置的一个截流工程,在当时没有机械的情况下,全部动用人力,全家老小齐上阵,吃住都在水库边。劳动者不畏烈日,不惧严寒,在恶劣的条件下没日没夜劳作着,大战水库是他们用铁锹一锹一锹挖出来的,用小推车一车一车推出来的。想想前辈们吃的苦受的罪真的是无法想象,我们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如今我们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如今大站水库已经成了最美的风景。

要说那个时候枣园最有名的,当属八大公司了。首先是煤炭公司,由于战争时期德国人修建了济青铁路,运输煤炭比较方便,当时就建了枣园火车站,枣园可以说红遍了大江南北,那可是人人称赞的全国百强镇啊!再就是百货公司,是枣园所有货物的中转站,货物到达车站后再陆续分配发往章丘其它各地,在当时人们的眼里,在百货公司工作是一件无上光荣的美差。对于药材而言在当时是一种紧缺的物资,国家是明令禁止贩卖和倒卖药材的,药材公司是负责把从全国各地运来的药材,根据需要,再运输到各个乡镇医院,药材公司的运输在当时来说就好比是疾驰在生命线上的安全员。在枣园有从大兴安岭运来的最好的落叶松,一列列火车从中国的最北方疾驰而来,卸下一根根粗壮笔直的松木,堆得就像一座座山一样,装满一辆辆解放车运往各地,——这就是枣园的木材公司。外贸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名字,对于曾经出过国的我而言并不是很陌生,因为当时我也是通过外贸公司出去的,但对于当时的枣园来讲,这是一个刚刚兴起的部门,由于当时我国与世界各国刚刚建立外交关系,世界各地的商品便纷纷涌入中国,所以才有了外贸公司的兴起,枣园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物资,都必须要通过外贸公司来盖章发售,那时候的外贸公司也就成了潮流的代名词。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生产的农作物也不尽相同,土产公司就是一个全国各类商品的展厅,当每一批货物抵达枣园土产公司的时候,都要经工作人员的注册登记后才能转运到其它各大商店及批发部。记得小时候吃过的点心都是用纸包着的,每逢过年,亲戚拿一包点心来,我们总是目不转睛地紧盯着,生怕一眼看不见,点心就会飞走似的。说起点心就不能不说枣园的食品公司,虽然叫食品公司,但公司里的食品,并不像现在一样,想吃什么从各大超市就能买回来,在当时能吃到的无非就是到口酥、长寿糕,还有成块的奶糖,即使这样,那个时候的食品公司都是小孩心中的美食城。

拖拉机,东方红,对上了年纪的老人们来说,是非常熟悉的。那个时候章丘的农机公司就坐落在枣园镇驻地的西南角。到了七几年,各村都是以生产大队为单位的,政府给每个大队都配备了一辆东方红链轨车,在当时来说可算是一种先进的武器了,一到过秋,这台大无畏便挂上大犁子没日没夜地在地里跑来跑去,让老百姓挝(zhua)地的场景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如今说起枣园的八大公司,许多老人仍然是记忆犹新,仿佛如昨啊!

从小就喜欢听爷爷奶奶讲革命故事,听他们讲述战争年代经历的苦难,吃的是地瓜面子窝窝头,去田间地头采几个蓖麻子回来当食用油,没有菜,白开水里撒点盐,就这么喝了!要说到穿就更难了,一家人都没有几件衣服穿。——于是后来,枣园就又有了棉麻公司,各个生产大队都是以棉花为主要作物。模糊记着,收获的棉花好像是送到棉麻公司,以增进村里的经济收入,记得小时候都是母亲用棉花给我做棉袄棉裤,穿在身上那叫一个暖和啊!还有小时候穿过的千层底布鞋,也是奶奶和母亲用纺车把麻纺成麻线,一针一针纳出来的。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院在章丘少之又少,庆幸我们枣园就有一个。记得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电影还是爷爷带我去的,到了门口排队领电影票,陆续进场了,里面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借着头顶上那微弱的灯光,才找到了自己的座位。一切就绪,电影开始,随着音乐屏幕上出现了两个大字:神鞭。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可现在回想起来,一切都历历在目。还有就是露天电影。到了晚上,村里的老老少少就早早地吃过晚饭,拿上小板凳,来到空旷的场地看电影。从小学到初中,枣园伴随着我一起成长变化,一直到今天,枣园变得越来越富强美丽。

一六东关,二七辛店,三八大站,四九龙山,五十党家。单看这几句话,现在的年轻人还真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对于上了年纪了人来说就再熟悉不过了,因为这是说的枣园周边各个村的大集。赶大集是小孩子们非常期待的事情,因为可以买好吃的,也可以买新衣服穿,尤其是赶年集的时候。记得小时候,我和发小一起买了一件当时非常流行的皮夹克,欢喜加臭美地从街南走到街北,自己开心,也让别的小孩羡慕不已。提到赶年集,不得不说一下枣园大集上的爆仗市,腊月二十八是枣园年终最后一个大集,由于我家距离枣园大集不是很远,这一天天刚蒙蒙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就叫醒了我的耳朵,惹得自己心里那叫一个沉不住气啊!焦急地等待父亲说咱赶集去吧,没等父亲说完就飞一般地爬上了自行车,而且还是大金鹿牌的。我和父亲直奔爆仗市看放爆仗的,商贩们你放一挂我放一挂,紧张而又热闹。父亲经过讨价还价给我买了爆仗,又去买其他年货。枣园大集人山人海,规模庞大,卖什么的都有,直到现在还乐此不疲地延续着。

对于小时候的印象,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童年对于每个人来说应该都是快乐的,小学二三年级的我从来就没把学习放在眼里,就一个字——玩。现在想想,隐隐有些后悔,后悔没有认真听老师的话,要不然活脱脱一个大学的苗子啊!呵呵。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春天来了,学校里总是有一个项目,那就是春游,去哪里游呢?就是现在闻名全国的洛庄汉墓,据历史记载,这是汉高祖刘邦皇后吕雉的侄子吕台的墓,不过那个时候还不知道是汉墓,只知道叫冢子,就是一个非常高的土丘,上面长满了野花小草,冢子下面有许多桑树,树上长满了又酸又甜的桑葚,每次来到这里,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乐园,摘桑葚,爬土丘,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我想,这就是童年最开心的时刻吧!

枣园火车站在我的记忆当中,模糊到可以忽略不计,在那个时候出远门,坐火车便是最好的交通工具,不像现在坐动车、高铁、飞机,一盏茶的功夫便到达了目的地。

章丘大葱举世闻名,枣园镇也是大葱的盛产聚集地。人们凭借着章丘大葱闻名全国的影响力,打开了销路,增加了经济收入。过去,章丘大葱的主市场就在枣园,每到大葱收获季就以枣园大葱市场为枢纽转运到全国各大城市,这是作为一个章丘人为之骄傲和自豪的。

时光流逝,岁月荏苒,多少往事都装在了记忆里。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好日子。有国才有家,国富才会民强,我们要做一个对社会对家乡的发展建设有用的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我坚信,枣园的未来是辉煌的,章丘的未来是炫丽缤纷的,就让我们一起带着梦想向幸福出发吧!

新闻推荐

济青高速北线今晚可通行啦 山东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 实现客货车分车道行驶 最高限速120公里

历时4年扩建,济青高速北线小许家枢纽立交以东段月底即将正式通车,届时,山东迎来首条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今晚7点之...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