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村芯子闹元宵

济南日报 2019-02-19 13:55 大字

“单杆芯子”表演《哪吒闹海》。空中“芯子”舞起来。“转芯子”表演《王小赶脚》。“芯子”进村,百姓欢腾。扮演“芯子”的小演员在化妆。 演员也成了看客。古村“芯子”雪中舞。

2月18日,章丘区文祖街道三德范村民间扮玩大汇演精彩呈现,特别是“芯子”表演更是引人赞叹。演员用特制的架子抬着由小演员扮演的古代戏曲和民间故事人物在村里巡演,小演员随着锣鼓的铿锵节奏在架子上甩动水袖,翩翩舞动,似在农村街巷里的流动舞台,给节日的村庄增添无穷的欢乐气氛。

三德范村是济南东部章丘区的一个自然村落,一街十巷,人口7000多。每年元宵节前,10个巷道的“扮玩”队伍摆擂台式地跑旱船、踩高跷、抬芯子,周边许多村庄的百姓赶来看热闹,小车排出几里地,观众多达三四万人次。如此大规模的民间文化活动,方圆几十公里内首屈一指。

三德范村自古文化艺术繁荣,素有自办剧团、曲艺说唱、民族器乐演奏等传统。三德范村“双芯子”、“转芯子”更是独树一帜,曾获国家级民间艺术最高奖项“山花奖”,并被列入国家第二批非遗项目。

“芯子”是扮玩活动中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因为酷似蜡烛台上的灯芯而得名。据民间艺人讲述,章丘芯子起源于明朝,是受颤轿的启迪。起初人们为了驱逐邪魔祈求吉祥,将男女儿童装扮成神话中的天神形象,在扎制的平台上或方桌上移动,后来逐渐演化成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深受群众喜爱。

“芯子”由于人物、造型、表演方式的不同,又分为“桌芯子”、“转芯子”、“双杆芯子”、“单杆芯子”、“扛芯子”、“车芯子”等类型。“芯子”又被村民们称为“抬杆”,是三德范村扮玩规格最高、最有影响力的节目。每年的元宵节前,三德范村大街小巷锣鼓喧天、扮玩队伍载歌载舞,各街各巷都有自己的拿手好戏,并把民间传说故事和历史英雄人物融入表演中,像《青蛇白蛇》、《三打白骨精》、《梁祝》、《王小赶脚》等。

“转芯子”是芯子艺术发展的高峰,由于表演者在芯子架上翻跟头,所以也叫“跟头芯子”。“转芯子”表演形式集乐、舞于一体,表演时舞随乐动,节奏与抬杆颤幅一致。抬杆者腰稍弓,腿稍弯,慢步轻摇,抖动抬杆上下颤动,小演员双手持彩绸等道具随颤动同舞,有的小演员还可以在架子上做倒立、翻跟头等惊险动作。还有的“芯子”表演一些风趣、滑稽惊险的动作,令现场观众连声叫好!

(本报记者 吕传泉 通讯员 侯启辉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血液库存已处于红色预警状态” 库存仅能支撑1-2天,省血液中心呼吁市民参与献血

春节假期前,省直医疗卫生机构的6千余名工作人员撸袖献血。盼了一冬天,济南终于下雪了!在山东省血液中心人心...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