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章丘故事 书写章丘新篇章丘旧志整理出版成果显著□本报记者 赵晓林
日前,由济南市章丘区史志办整理编辑的清·道光版《章丘县志》和清·光绪版《章丘县乡土志》简体点校精装本出版发行。这两种志书的出版让地方历史及文献研究者喜出望外,因为这两种志书非常少见,以前也很少有再版本,此次再版对研究章丘的历史等将有着非常重大的帮助。
章丘从明弘治五年(1492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400多年间,曾多次编修县志,有记载的就有十余次,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因年代久远,明清时期的章丘地方志仅有散存于各地各级别图书馆、藏书馆的明嘉靖、万历和清康熙、乾隆、道光年间纂修的县志及光绪年间的乡土志,但版本极少,且多有残缺。如嘉靖《章丘县志》仅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存有一套孤本。章丘本地档案馆内现存旧志皆为从民间征集所得之清代志书,册页零散,版本杂乱。
而且,这些现存的旧志纸张大都老化变形,无法翻阅,徒具文物价值,已经或逐渐失去服务公众、服务社会的基本功能。如不及时发掘抢救,将成为章丘历史文化的缺憾。
2016年7月开始,原章丘市史志办公室制定明清旧志整理方案,首先上报了市政府,得到重视,后通过政府采购招标,又聘请了济南文史专家、山东省图书馆教授徐泳担任整理点校首席专家,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刘心明等担任学术顾问。
原版收集是旧志整理的基础。在较短的时间内,黄氏印务先后收集到6部明清古志多种原本或影印版本,徐泳教授带领山东大学李振聚博士等青年专家,先后对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清道光《章丘县志》、清乾隆《章丘县志》、清康熙《章丘县志》、明万历《章丘县志》、明嘉靖《章丘县志》影印本底本进行校核。凡底本存在缺页、残损以及漫漶之处,千方百计进行替补。确属孤本,无法替补者,一仍其旧。
徐泳、李振聚、解树明、张恩标、张鸿鸣、杨腾祥等专家学者和章丘史志办工作人员多次会同有关方面专家,对章丘明清方志的整理体例、版式、版本、字体等重要事项进行论证磋商,形成章丘特色的旧志整理模式:一是原版影印,印新如旧,让历史文化典籍再现于世;二是繁体点校,竖排线装,实现古典文化研究与传承相得益彰;三是简体点校,易读易懂,形成便于大众学习传播的古典乡土教材;四是编制索引,实现全方位的数字化检索阅读,更好地服务社会各界。
最先开始整理工作的有两种志书:道光十三年(1833年),知县吴璋任总纂,刑部主事翰林院庶吉士吴县曹懋坚纂修的《章丘县志》,共16卷;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知县杨学渊任总编,乡绅高钟璐、孟继笙为总纂,编纂《章丘县乡土志》。
2017年9月29日,章丘区在济南珍珠泉宾馆举办旧志整理专家评审会。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伯齐、朱亚非,山东大学教授杜泽逊,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张华松,宁波天一阁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龚烈沸等特邀专家,对清道光《章丘县志》、清光绪《章丘县乡土志》整理成果进行了评审。
今年6月,黄氏印务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成立审核小组,相继对明嘉靖、明万历、清康熙、清乾隆《章丘县志》整理点校成果进行全面审核,群策群力,兼收并蓄,保障点校出版质量。章丘区史志办公室对审核意见进行梳理采纳,送出版社编审出版。目前,明万历《章丘县志》已出版。
章丘区史志办所做的整理、出版旧志的工作,借鉴历史、服务当代、对于系统深入讲好章丘故事,书写章丘发展新时代篇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士娟)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公布2018年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名单的通知》,认定并命名北京市...
章丘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章丘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