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失去右手掌后 他依旧自强不息心怀热忱

大江晚报 2018-11-28 01:00 大字

今年35岁的盛晓龙是龙山街道大圣社区居民,虽然18岁时因意外失去了右手掌,但他走过人生低谷后自强不息,依旧保持着一颗关爱他人的心。

2000年,盛晓龙从一所重点中专毕业后,立即急着找工作,因为家里供他读书,欠了一笔外债。在一家皮革厂成为一名模具工半年后,盛晓龙在工作中因机床故障导致他的整个右手掌粉碎性骨折,人送去医院的时候已经看不到手的原形。

对于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小伙子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没有了右手掌,这让他觉得自己在校学的所有专业知识都没有任何意义,因此他不愿出门,不愿和外界的一切接触,他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盛晓龙也知道父母看到自己这样会更痛苦,他知道要想走出低谷只能靠自己,谁也帮不了他。无论自己内心多么的痛苦都无法改变这个残酷的事实,自己不能一直这样颓废下去,需要振作起来。失去右手掌无法写字,他就把自己关在家里用左手反复练习。生活自理方面,他也是一个人慢慢地学会用左手独立完成。

重新站起来的盛晓龙,四处寻找工作,但处处碰壁。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找到了一份保安工作。盛晓龙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可是好景不长,盛晓龙工作的那个小公司倒闭了。他依然没有被击倒,而是选择继续寻找工作,后来他在一家游泳馆里找到了一份安全员的工作,这一干就是3年,对于当时已成家的盛晓龙来说,游泳馆的这份工作工资确实不够,他也在不断思考着该如何寻找新的工作。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盛晓龙找到了一个新的机会——送外卖。他说,只要肯干,养活一家老小还是不成问题的。盛晓龙很快就加入了送外卖的行列。盛晓龙是失去右手掌的人,为此他特地把电动车带到了专门的修理店改装。就这样,盛晓龙骑着改装后的电动车穿梭在大街小巷,一干就是4年多。在自强不息的同时,盛晓龙依旧怀着一颗热忱的心。面对需要帮助的人,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帮助他人。记者 吴敏

新闻推荐

让更多癌症患者成为受益者 同心联盟+爱心之家曁民建章丘支部“爱心活动基地”落户相公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民建章丘支部为爱心基地捐赠两万元善款。本报11月22日讯(记者支倩倩通讯员牛喜清)11月17日,在章丘...

章丘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章丘,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