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学校老校友欧阳中石莅临指导学生书法。
学生们参加元宵节花灯展。学校假期优秀作业展评。
连续30年获“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被评为“首批省规范化学校”、“首批省教学示范校”、“首批省文明校园”、“全国红旗大队”、首批“领航学校”市级培育校,并为祖国培养了欧阳中石、沈力等大量人才……在风光秀丽的大明湖畔,坐落着这样一所百年老校,始建于1905年,历经113年风雨,如今她不仅将优秀的校园文化保留,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创新,让每位学生、教师和家长都引以为豪,她就是济南市制锦市街小学。
“我们用一枚鸡蛋来表达对教育的理解:鸡蛋从外面打破,只是一盘食物,只有从内部打破,才能成长为一个鲜活的生命。教育的使命在于唤醒孩子本来的自我生长力。”制锦市街小学校长吕丽丽表示,多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和谐教育”的理念,以创建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信任的花园、书园、乐园的“三园式”学校为目标,始终坚持培育具有国家标准、国学根基、国际视野的未来社会建设者。
构建全新课程群教师从执行者变为开发者
有人说,课程是学校实现教学的关键点,它连接着两头,一头是学校,一头是学生。作为一所卓越的学校,制锦市街小学一直在探索课程建设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多年来,学校课程建设紧紧围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核心,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这三个方面确立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和实践创新六大素养。
“为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我们改变了以学科分科为主导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了以培养核心素养为导向的主题课程群。”吕丽丽称,目前,学校打破了传统三级课程分类体系,课程分类为学科必修与选修,活动必修与选修,并归类到各主题课程之中,努力推行学部制、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学长制,真正赋予学生自主选择权利,提供丰富多元的校本课程,探索学科课程的分类分层。
“义务教育小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蒙以养正,要通过课程这一途径为学生模拟策划未来的发展,丰富内心体验,在慢慢经历中成长,为学生将来的成长成材打造优质的早期培养平台。”
吕丽丽告诉记者,在制锦市街小学,每一位教师都是课程的开发者、建设者和实施者。在日常教课中,教师不再是被动地使用教材和课程,而是根据学生的切实需求,去开发实用性和针对性更强的课程。学校将研究学生作为教师的核心能力,强化教师的学生本位意识,把研究每个学生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的实践起点,形成研究学生的习惯,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建立特殊人才和少部分潜能生档案,分析基础、研究原因,通过学校制度设计、活动安排,让优秀的学生更出类拔萃,让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能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成长。
所以在制锦市街小学,你几乎可以看到每位学生的脸上都面带微笑,在课堂上,他们是课堂的“小主人”,无论遇到什么难题,他们都不会感到慌张,因为在每个人的心里,都知道无论遇到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最终都会解决。
“近年来,我一直带领团队梳理学校发展脉络,修订‘和谐教育再研究\’课题方案,在‘和谐\’理念的统领下,形成了学校发展新思路。”吕丽丽表示,一所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学校,不仅体现在体制内各类评估中的卓越表现和优势地位上,更体现在追求教育对人的发展价值上,一定是关注到“每个人”的发展,让每一个与制锦市街小学密切相关的学生、老师、家长、校友、社区居民等,都能感受到自己对学校是有意义的。
打造“制锦名士”课程开启学生幸福人生
其实,早在多年前,为培养学生的全面、个性发展,制锦市街小学便在严格按照国家课程纲要和省市地方课程设置要求的基础上,充分结合学校师生需要和特色发展,挖掘优质资源,逐步构建起具有学校特色的“制锦名士”课程。
“‘制\’意为制作,实践创造;‘锦\’意为美好,引申为师生对美好生活的实践和追求。”学校副校长贺连萍告诉记者,制锦名士课程就是围绕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传统根基和国际视野的现代化人才,为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基。
据了解,该课程主要包括名士成长、名士体验、名士生活、名士艺术四个系列。其中,名士成长系列课程主要为针对一年级新生与六年级毕业生开设的入学与毕业、校史课程,让每位制锦学子都能够顺利度过幼升小、小升初的关键阶段。此外,还有为一二年级开设的器乐课、外教、围棋和飞碟杯课程;为三年级开设的口琴课程;为四年级学生开设的游泳课程;为三到五年级开设的跆拳道课程。而在1—6年级,学校还开设了国学课程和快乐阅读课程,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浸润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
“我们一直与市少年宫合作,开展了机床制作、模拟地震、小机器人传、陶艺制作等少年宫体验课程,让学生们到山青世界和章丘实验基地体验学习,带他们走进乡间,走出国门,感受异域风情。”贺连萍表示,除体验课程外,学校还自主开发了快乐美食、多变剪纸、创意线描、油彩世界、巧手DIY等课程,让学生逐步掌握一至两门生活技能,作为生活系列的内容,“名士艺术系列主要有合唱、舞蹈、器乐(管乐)、健美操等艺术课程,使学生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埋下艺术的种子。”
贺连萍称,制锦市街小学发展到今天,对于课程建设的追求始终没有停止。从上世纪90年代的和谐教育,到如今多元化的名士课程体系,学校一再对课程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发掘、提炼和升华。“我们力求做到满足学生需要、切准学校实际、利用周边资源、发挥教师优势、开设特色课程,实现课程体系的校本化、系统化和丰富化,最终开启学生的幸福人生。”每位教师都有“家”情怀为学生成长甘愿奉献一切
一所学校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素养较高的教师队伍。在学校办学理念的熏陶浸润下,制锦市街小学确立了以教师人文素养提升为内核,以课程开发能力为引领的教师专业化发展之路。目前,学校共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任教师89人,有70多名教师分别获国家、省、市“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拔尖人才”、“学科带头人”等光荣称号。
“学校每一位老师对学校都有深厚的感情,将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来看待。他们责任感强,有超强的执行意识和能力,能按照工作程序使学校高速运转,是‘自觉\’的教育人”。学校教科室主任刘欢称,目前学校拥有一支较高水平师资队伍,学科教师配备齐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们团队合作意识强,具有良好习惯和优良传统。
此外,学校教师年龄结构也较为合理,平均年龄38岁,在校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5年。其中,更有40%的老师工作年限在20年以上。“这些一直在此工作的学校‘老人\’,有的甚至工作了近30年,历经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的辉煌到近几年的再度崛起,深度了解学校,清晰学校的内在运行规则。这部分人是学校的‘老汤\’,在不断变化的教师队伍中是学校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刘欢称。
“‘看看人家制锦市的孩子\’,这一直是我们内在追求的学生发展目标。这种思维方式与‘为校争光\’的情结相联系,渗透进工作的所有部分,成为我们不懈努力的动力。”学校骨干教师宫晓菁从事音乐教学工作已近30年,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从未耽误过工作,“也正因为每一位教师都有这样的动力,才逐渐形成了制锦市街小学‘勇于担当能打硬仗自强不息荣辱与共\’的家风。”
为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助力,学校还建立了一个教师“灯塔团队”,他们有教育情怀、热心变革、有能力变革。不仅自带发动机,不需要催促,有热情,干劲足,还能影响和带动更多的老师参与到变革之中。
而即便已拥有如此优秀的教师团队,学校也没有放下继续培养教师的工作,一直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信息素养,促进教师要有强烈的信息意识,能有效地获取和传递信息,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利用相关信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我们会定期为每位教师进行专业诊断,对不同教师的职业成长道路进行分析,利用数字信息平台形成个性发展档案,让教师在提高专业化水平的同时,也提高解读学生、认知自我的水平,让每位教师各尽其能。”吕丽丽称。
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确保让学生真正受益
随着教育观念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学校的教育改革,尤其是全局性的深层次变革是时刻前行的。其过程既曲折又充满未知,这就需要在创建工作的推进过程中,有一套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确保在学校深度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及时进行测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方案,充分保证改进项目的持续性和可发展性,最终让学生真正在学校变革中受益。
在制锦市街小学,就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式,学校将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学校评价与第三方评价并行。在学校里,每一位教师都是研究型和开发型的教师,具备课程研发的能力。教师在开发课程之初,都会对自己负责开发的课程制定相应的评价策略,以保证课程有效地、稳定地实施和发展。
“学生也会处于被评价的状态,评价主要目的不是为得出数据、做比较,而是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观察自己、回顾成长、敢于面对。”吕丽丽称,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如果说教师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是自下而上的,那么学校的变革更离不开学校自上而下的评价体系。针对课程的研发,学校始终坚持做到在每个关键环节进行评估,以保证变革的有效推动。近年来,学校依托信息化的校园智能管理体系,实现教师和学生足迹性评价的解决方案,由相关技术公司作为第三方,提供硬件支持和技术支持,实现教师和学生多维度多方面的评价。与此同时,利用相关软件做好大数据收集,在教育教学的各个阶段,进行数据比对和分析,形成学校自己的数据库,科学地、有据可依地进行各项评价。
作为济南市教育界的龙头学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到现在,制锦市街小学一直坚持以科研为先导,不断地探索实践,在学校制度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拔尖人才早期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做过有益的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的特色之路。“一旦从事了教育事业,便已经代表着肩负起为学生幸福未来奠基的重任,我们会继续努力,让他们能在人生旅途中快乐成长,不断前行。”吕丽丽表示。 (本报记者 张展铭)
新闻推荐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济南日报》创刊70年来,一直在记录推动济南教育事业前进的人物和事件,无数篇...
章丘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章丘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