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买手机不退? 消协:没家长陪孩子购手机商家需担责

齐鲁晚报 2018-04-20 01:08 大字

本报4月19日讯(记者石剑芳通讯员荀哲)近日,宋先生12岁的儿子背着家长偷偷去学校对面的手机专卖店买了一部手机,日常售价900元的手机商家却以1100元卖给孩子。宋先生认为,在没有监护人在场的情况下,商家向未成年人销售手机不合理,于是找商家退款。而商家认为开门做生意哪有不卖的道理,并且手机已经使用过,不同意退款。

“孩子这么小,他自己独立购买手机怎么能算数?而且商家还故意提高价格售出,是不是存在欺骗未成年人的嫌疑?”面对商家的拒绝,宋先生气愤地说道。

据章丘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消保科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十周岁以上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只能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行为须征得其法定代理人同意。工作人员还表示,对于未成年人购买手机这类商品,由于手机的价值一般都比较高,并且手机显然也不是该年龄段小孩必须配备的生活用品或学习用具,因此应当认定该行为系与其年龄、智力状态是不相适应的。

另外,根据《合同法》规定,未成年人父母等法定代理人对此交易拒绝追认的,该交易活动属于无效合同行为。合同双方因无效合同行为取得标的物的,应当互相返还,如果因此导致经济损失的,则按照各自的过错承担责任。因此,商家明知对方是未成年人而仍出售手机,应当承担责任,家长没有看管好孩子也有过错。

最终,经消费者协会介入协调,宋先生将手机退回,商家退款700元。

章丘区消费者协会提醒广大商家,虽然法律并未明令限制哪些可以卖哪些不能卖,但是商家不能“来者不拒”,在向未成年人出售商品时,应注意是否超出了其年龄段的购买能力。比如铅笔、笔记本等学习文具或者面包、饮料等食品,就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购买的东西,这种行为是与他的年龄、智力状况相适应的,无需征得监护人的同意;而手机、电脑、黄金等贵重物品,或者菜刀等具有危险性的物品,未成年人不能独立购买,商家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后再卖给未成年人,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新闻推荐

妙手回春祛顽疾 岐黄仁术济苍生 章丘中医医院微创骨科为民服务纪实

本报记者孙继广通讯员解秀珍章丘区中医院骨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特色专科、山东省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单位,济南市重点专科,是医院的骨干、支柱科室。其中微创骨科作为医院骨科五个专业科室...

章丘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章丘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