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古楼留下可好?村庄即将整体拆迁,它们也面临被拆除的命运——
章丘两座清代绣楼面临拆除。
近日,章丘区杨胡村的两座清代绣楼成为很多村民的议论焦点。因为杨胡村马上就要整体拆迁,它们可能也将被拆除,很多村民表露出不舍之情。而考古人员经过现场勘查后认为,像这样的绣楼式建筑在济南范围内已经非常少见,应该进行更好的保护。
两座绣楼均为清代中期建筑
在杨胡村的西南角,两座绣楼在众多平房中非常显眼。据济南市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介绍,两座建筑均建于清朝中期。其中一座位于杨胡村朝阳街18号,为清朝一韩姓官宦所建。该建筑原为一院落的绣楼,坐北朝南,二层硬山砖石结构。入口位于一层南立面,为石砌拱券式,单开外包铁皮木门,入口两侧各开一个砖砌圆券直棂木窗。二层为木地板,南面开三个砖砌拱券双开木板窗,东、西、北立面各开 一个,其中,东、西立面窗上有图案精美的砖雕清水脊筒板瓦垂花门式装饰。该建筑整体结构保存完好,尤其是顶部梁架保存至今无变形、糟朽、开裂,实属难得。
另一座建筑位于上述建筑东侧,坐西朝东。结构形式与上述建筑基本相同,但建筑整体体量略小。
虽然不是文保单位也值得保护
据村中人说,两座绣楼现在的房主都姓韩,他们都不清楚绣楼的建筑时间,只知道是老人传下来的。
市考古研究所所长李铭对记者表示,他们曾经进行过勘查,得出的结论是这两座绣楼“具有很高的保存与研究价值”。而且,像这种建筑目前在济南市区域内保留下来的已经很少。因为在清代,能花费这么大的财力、人力,修盖起这样的小楼是非常难的。而且,从两座楼的形制上看,还与一些庙宇的藏经楼有相似之处,所以研究价值较高。
李铭表示,章丘区是济南市文化古迹最为丰富的县区之一,其地上文物建筑资源丰富,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建设和旧村改造中,大批保存较好、文物价值极高的古建筑都被拆除掉了,像这样具有300年左右历史的两座小楼,到现在依然保存完好,实属难得。两座小楼无论从建筑质量还是艺术表现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作为济南城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清代地方民间古建筑,理应得到重点保护。
据了解,这两座老楼位于规划范围之内,应该是在拆除之列,章丘当地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未来异地重建的可行性方案。 (本报记者赵晓林)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敏“现在交通状况真是大变样,违规行驶的少了,文明出行的多了……”随着章丘创城工作的有序开展,交通环境、交通秩序有了极大的改观。近日,记者在城区走访时发现,创城,确确实实给我们...
章丘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章丘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