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为粮食减损注入“硬核”力量大会观摩点赢得与会嘉宾点赞
国际粮食减损大会
为充分展现我国粮食减损工作成效,9月10日上午,国际粮食减损大会筛选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商河)、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有限公司作为现场观摩点,向远道而来的与会嘉宾全方位展示了农机现场作业、育种成果、智能化物联网系统等内容,以及我国粮库、企业、农户储粮设备及先进技术,赢得与会嘉宾点赞。为此,记者对两个观摩点进行了深入探访。
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
探索全链条粮食减损方案农机设备代表中国先进水平
上午,与会嘉宾来到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该中心位于商河县贾庄镇,占地面积500亩,主要承担黄淮海区域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评价、现代农业装备应用示范、粮食减损增收技术集成推广等职能。作为粮食生产基地,示范中心融合良种良法良机,实现增产降耗减损,通过精量播种、精细管理、精减投入、精准收获,实现生产环节减损率5%以上,全市平均减损率达3.7%。
据了解,示范中心每年安排试验示范小麦品种500余个,玉米品种1200个左右。今年,示范中心共计承担国家级、省级、市级与联合体各项玉米试验品种1217个。记者看到,现场展示了不少频振式杀虫灯和风吸式杀虫灯,还有无人驾驶收割机、旋耕机等机械化设备,更有无人机飞防、玉米水肥一体化喷灌机等先进“黑科技”,引得与会嘉宾十分关注,频频点头。
现场展示的航架式平移喷灌机可以进行水肥一体化大面积作业,作业效率比传统灌溉机械提升30%以上,它可以采集土壤墒情数据,通过物联网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做到无人值守,提高作物产量15%-25%,节水30%-50%。同时,平移式喷灌机接近自然降雨,可避免土壤盐碱化问题。
“我们现场展出的包含耕地、播种、管理、收获四大环节的30余种农机设备也都代表了中国先进水平。”现场工作人员说,得益于在粮食生产耕种收环节的精量播种、精减投入、精细管理、精准收获“四精”做法,今年夏收时,示范中心小麦机收损失率为0.875%,远低于2%的作业质量标准。
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
现代化储粮“黑科技”年均减少粮食损失约9亿斤
在历城区祝甸附近,坐落着一个个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这便是中央储备粮济南直属库,全国300多家中储粮直属企业之一,占地面积456亩,现有仓容34万吨。上午的观摩中,这里的不少“黑科技”让与会嘉宾频频点赞。
记者看到,该粮库采用电子测温、内环流控温、智能通风、仓顶隔热保温等现代化的储粮“黑科技”,储存多年的小麦品质和新麦相差无几。粮仓内安装有全景摄像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智能化粮库在线监测平台,清晰地看到库内储存情况,甚至于每一粒小麦都清晰可见。
据悉,这只是中储粮实现在线监测全覆盖的980个储粮库点之一,目前中储粮已构建全球最大的粮食物联网。每个直属库安装有100多个摄像头、数千个粮情传感器,全系统近千个库点汇集起来,形成全国粮食行业最大的一张物联网,真正做到“看得见、管得住、用得好”。
工作人员向与会嘉宾介绍,为避免储存过程中的粮食损耗,中储粮大力推广应用绿色科技储粮技术,让粮食储存保质、减损、降耗、增效,实现粮食“常储常新”。中央储备粮宜存率从中储粮成立前的不到60%,迅速提高并稳定在95%以上,科技储粮覆盖率达到98%以上,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以内。
记者了解到,中储粮探索粮食行业数字化转型,突破传统模式,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互联网平台,助推企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提高粮食物流集约化、信息化程度,减少中间流通环节搬倒抛撒,降低粮食损失损耗。按照山东省粮食年均流通量3000亿斤计算,年均减少损失约9亿斤,增收11.7亿元。 (本报记者钱堃)
新闻推荐
示范中心内展示的玉米新品种。◆走进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中心(商河)“郑单958”“睿玉209”“天泰366”…...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