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供水平台让农村用水“比城里还智能”商河城乡携手打造全域节水典范城市

济南日报 2021-05-20 11:10 大字

“民以食为天,食以水为先”,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国计民生的命脉。近日,济南发布《济南节水典范城市建设方案》,打造以全域节水型社会作为顶层设计、进行制度安排的节水典范城市。

全域节水,农村是不可或缺的一环。城乡携手打造节水典范城市,路在何方?商河已有答案。

近年来,年财政收入13.5亿元的商河县就投资4.37亿元,从工程标准提升、管护体系再造、智慧供水服务入手,打造了“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比城市更先进的“智慧供水平台”,给群众带来了实惠,也给全域节水提供了思路。

昔日跑冒滴漏严重限时用水亟待解决

管网覆盖面小、供水管线老化、跑冒滴漏严重、限时供水、水价偏高等,是我国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商河亦是如此。商河的供水条件在济南各区县中甚至处于比较落后的地位。“商河水咸到什么程度?风一吹,地上就冒白碱!过去有个笑话,讲的是老百姓沏茶待客,客人表示不渴,主人劝道:不渴没关系,喝着喝着就渴了!”许商街道曹家村村支书王介水说。

水质问题不仅危害百姓健康,也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曾有客商到商河考察饮料厂投资,喝了一杯咸茶水后放弃了投资意向。

为告别祖祖辈辈喝苦咸水的日子,2007年起商河县布局“改水运动”。至2014年,随着清源湖、丰源湖水库及配套水厂、管网建成,60余万商河百姓吃上了黄河水。

“吃上水”不意味着就能“用好水”。随着时间的推移,商河很多农村地区供水管网出现了老化问题,不仅与节水社会的理念背道而驰,而且迫使基层不得不通过限时供水的方式进行管理。

然而,大部分农村地区水损太严重了,即使提高水费价格,也还是亏损。因此,部分村庄以水费收支平衡为标准对户收费,每月缴费标准时高时低引争议,水费收缴成了有些农村地区的矛盾激化点。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实现城乡供水同网、同源、同质供水,成了摆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面前必须攻下的堡垒。

同网同源城乡同质村民生活“大变样”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GDP是重要衡量指标。但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高,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虽然商河是财政薄弱县,但在解决百姓用水难题等民生投入上绝不含糊。”商河县委书记翟军说。

2019年起,商河按照实现城镇供水同网、同源、同质的思路,编制完成了《商河县农村饮水安全两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通过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债券资金,利用PPP模式补充资金,协调镇级财政并发动村自筹资金,共筹集4.37亿元资金完善供水保障系统。

按照行动方案,商河县坚持高标准建设,全域铺设了环保PE材料管道,“工程完工后,商河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集中供水率达100%,入户率达100%,真正实现了24小时城乡供水同网、同源、同质化。”商河县水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恒峰告诉记者,管网更新的同时,该县供水管理也改成两级。清源制水有限公司管理服务到村总表,总表以下到户表由镇街组建的供水服务公司按需设岗,扁平化管理。运维管理效益与工资挂钩,每个镇街只需3-5人就能满足管护需求,既降低了运行维护成本,也解决了管理粗放、管理服务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

随着城乡同网、同源、同质的实现,乡村百姓生活面貌有了不小改变。“以前,在集中供水时间段水压低,太阳能基本上不去水。现在,自来水管道直接接入卫生间,洗热水澡不再是奢望,还有效提升了改厕效果。”玉皇庙镇西甄村支部书记甄建元说。

智能平台便捷高效全域节水又添帮手

三分建,七分管。为让农村群众用水更加便捷,商河县率先在农村实现供水管理信息化,建设了覆盖水源、水厂、管网和终端用户的供水自动监控系统。

据了解,该系统可以实现对全县925块村头总表、14.6万块户表用水情况进行远程监测、远程计量和远程缴费。“水库、水厂、管网运行情况、末梢水质的情况都能实时在线监测传输,管网漏损也可以实现自动核算,智能节水,妥妥的。”商河县水务局党组副书记王加友表示,在智能“云平台”的帮助下,该县的节水能力实现了大跃升。

“自从有了这个系统,我们不用上门抄水表了,老百姓也不用排队交水费了。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行,水费标准、用水情况都明明白白的,一看就明白。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除了来镇上的供水服务公司充水卡,也可以让子女帮助远程缴费。”孙集镇智慧供水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刘朋介绍,该软件还有智能监测功能,“给我们服务群众又添了个帮手”。据介绍,用户预存水量只剩3立方米时,软件会发送停水预警,用水异于平均水平时,系统也会发出异常警告。“我们看到警告就抓紧联系镇村干部,让他们到用户家里查看,以防独居老人或行动不便的困难群众发生意外无人照料。”如此智能的服务,难怪百姓直呼“我们商河农村用水,比城里还先进。”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长受益”的商河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升农村供水服务保障水平,提高农民幸福指数,也从全域节水角度为未来城乡协同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本报记者郝倩通讯员张鸣)

新闻推荐

新兴业态渐成泉城文旅新时尚重点景区客流量屡创今年新高

本报5月3日讯(记者刘烨)“落日天边见二峰,平临湖上出芙蓉。”今天是“五一”假期第三天,虽然绵绵细雨,但并未阻挡市民出游...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