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市场监管局深入开展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四服务”活动让服务“沉下去”,让作风“提上来”
推行“一线工作法”,深入落实“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
2019年3月,市市场监管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样一种以“服务”为基因的一线工作模式,开始渗透到市场监管工作的点点滴滴,滴水穿石,尽显服务真功。
一年以来,“服务型”市场监管的脉络更清晰、更有力、也更见实效:
——面对泉城发展的新机遇,强势推进“质量强市”“标准立市”“知识产权”战略,彰显市场监管的“非常之力”;
——面对企业复工复产的新需求,凝心聚力“出实招”,真金白银“送政策”,精准发力“求实效”,用好市场监管的“非常之策”;
——面对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愿景,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见证市场监管的“非常之情”;
——面对基层市场监管的新情况,闯出基层治理新路,筑牢基层坚强堡垒,激发基层内生动能,下足市场监管“非常之功”……聚焦“五个济南”,让服务“更精心”
今年5月,平阴玫瑰节上了央视,人们在感受“玫”力四射的同时,也看到了一朵玫瑰背后所蕴藏的“商机”。那么,如何让这朵在济南盛开的玫瑰绽放无限光彩,如何以更绚烂的方式拥抱市场、拥抱世界?
从“标准化”破题,市市场监管局研究制定发布《平阴玫瑰栽培技术规程》等农业地方标准规范,联合高校对玫瑰产业开展标准化基地建设、生产、管理等综合技术服务指导。标准制定实施后,截至今年8月,全县20家主要玫瑰企业销售额达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0%;企业每月产品收入较去年同期增加10%-20%;玫瑰种植优质率达80%以上,实现每亩增收20004000元。
这只是市市场监管局服务发展的一个缩影。该局立足职能,聚焦“五个济南”服务新发展——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在全国省会城市第一个开展公共服务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在全省率先实现产业质量提升协同服务;牵头推进全市品牌战略三年行动,服务全市十大千亿产业和优势企业。
推进“标准立市”战略。出台全省首个地方标准管理规范性文件,推进国家标准化综合改革试点,提前完成济南“重点工作攻坚年”指标要求,立项智慧城市领域国际标准1项,制定国家标准102项、团体标准354项,组织验收国家级标准化试点6项。
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建立专利导航发展体系,产业导航初选项目71个、企业专利导航项目120个,导航数量位列全省第一;搭建知识产权转移转化平台,上半年成果转移转化总额达7.8亿元;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办理知识产权执法案件191件……“服务意识”就像一颗颗种子,深植在济南市场监管队伍心中,以沉着稳健的实际行动,助得济南“繁花盛开”。
聚焦“企业活力”,让服务“更贴心”
“即便在寒冬,也要活出春的生机。”在中恒商城经营酒店用品生意10年有余,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胡志辉觉得“日子有点难”。但他“很有信心”,这份乐观来自市场监管部门的“硬核支持”,“最直接的是,协调市场为我们减免和延后缴纳租金。”
在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指导企业解决申请疫情期间经济补贴、承租国有企业经营性房产房租减免、防疫物资短缺等实际问题,牵头全市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工作,制定引导生活性服务业有序开业复工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5条措施和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15条措施,个体户复工复产率居全省前列。
“市场监管部门的精准服务,给了我们发展的信心。”这句感叹发自一家科技公司,受疫情影响,企业流动资金紧张。但很快,其以5件发明专利作质押,顺利获得银行贷款1500万元,让企业生产经营及科研项目活动得以正常运转。
这源于市市场监管局及时出台的“政策红利”。企业可申报专利质押融资项目扶持资金资助,符合条件的将享受多项“贴补”,融资成本低至零。截至目前,济南市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81笔,融资金额15亿元,数量和融资额均位列全省第一。
用足用好政策,点燃企业发展引擎。做好防疫物资保障,市市场监管局深入企业协助开展医疗防护物资生产和调拨工作,积极上线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标准资源免费查询平台,为疫情防控工作及相关防护用品的生产、检测、销售、选购和使用提供标准支撑和保障。
针对行政审批业务提供“在线申请、无纸申报、网上办理、证照快递”的全业务、全流程网上审批服务,24项市场监管行政审批实现“零跑腿”。
立足市场监管职能,迅即推出服务自贸试验区发展22项具体举措,从创新监管、强化服务、降低门槛、拓宽渠道等方面为企业量身打造“优惠”。
举办企业专利导航项目实施培训会、中药检验技术能力提升培训班,搭建企业交流、培育平台……“服务意识”就如一股股清泉,流淌在济南市场监管队伍的心中,以润物无声的细致呵护,守得企业“硕果飘香”。
聚焦“人民满意”,让服务“更暖心”
“您对市场监管工作有啥建议,尽管提!”“群众期盼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今年,市市场监管局委托第三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消费者和市场主体满意度调查工作,切实提升市场监管系统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提升市场监管工作成效。
“问计于民”是服务型市场监管队伍的“工作常态”。由局领导带队业务处室,分别到区县开展“两代表一委员”座谈会,到企业、单位等广泛开展专业座谈、专家论坛、现场走访等活动,全面梳理意见建议,明确分工办理事项。
如何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能力,更好更快更精准地回应民生新需求,满足群众新期待?这些问题,既是市市场监管局开展工作的切入点,也是落脚点。
让百姓舌尖更放心。开展全市整治食品安全问题联合行动,开展农村市场食品安全治理,推进食品销售分级管理,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对全市近7万家单位的评定;在全市开展烧烤行业专项整治,强化行业规范提升;实现小作坊登记建档率100%。
让百姓购药更省心。在零售药店推行“远程问诊”服务,在线医师“望闻问切”后便可买到处方药,全市连锁药店普及率达100%;试点落地“24小时自助售药机”;指导零售药店逐步建立慢性病患者处方、诊断证明等购药档案,提升药学服务水平。
让百姓消费更舒心。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席会议制度,设立消费维权站318个;认真处置投诉举报,今年以来,通过全国12315互联网平台受理各类咨询、投诉、举报共39419件,全系统办理12345转办事项14万余件,办结率100%,市民满意率99%以上。
让百姓出行更安心。保障群众乘电梯出行安全,处置电梯故障总数463起,解救被困人员539人,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平均用时10.66分钟,最大限度缩短人员被困时间……“服务意识”就若一缕缕阳光,照耀在济南市场监管队伍的心中,以明媚和煦的温暖力量,护得百姓“笑颜常在”。
聚焦“作风提升”,让服务“更聚心”
今年5月,市市场监管局成立市场监管所专题调研组,历时两个半月,走遍全市30多个市场监管所,目的是深入调研基层所面临的困难问题和意见建议,全面梳理并提出具体改进措施和对策。
只有真正沉下去,才能摸实情、解实困,形成“眼往基层看、钱往基层花、劲往基层使”的良好氛围,迸发蓬勃的基层力量——以人员保障向基层赋能,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的争取力度,力争实现平均每个监管所按5名协管员的标准补充监管力量,缓解基层力量不足的现实矛盾;
——以统筹指导向基层赋能,根据基层业务需求设定课程,有计划多形式开展培训,“点对点”指导基层开展疫情防控隔离点、境外回国人员服务点、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等工作;
——以典型引领向基层赋能,充分激发基层所干部奋发向上、争先创优的活力,市局20名同志、8个集体、4个家庭受到上级表彰;市局及所属单位均获得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由局领导包挂联系15个区县、33个党支部与基层所“结对子”,深入开展“党建+”活动,以党建联建深度服务基层发展。机关各处室、直属单位结合各自职能和岗位优势,积极为联系点发展出谋划策,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基层市场监管所发展的痛点和堵点问题。
做好基层市场监管工作的参谋和助手,“合力”的故事不断上演——市市场监管局与商河县白桥镇市场监管所结成共建队子,深入田间地头、村居园区,共同探索大蒜标准化种植、生产新模式,7万亩大蒜点亮“标准之光”,平均每户增收500元。
积极对接天桥区宝华街街道,借鉴社区网格化治理在“党建引领、网格设置、组织架构、运行体系、网格员配备管理、党员作用发挥”等方面的经验做法,有效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不断完善网格功能,提升社区网格化治理效能。
帮助高新区局协调解决审批系统不稳定、审批信息沟通不畅等棘手问题;指导十六里河市场监管所执法人员理顺涉及汽车投诉案件办理思路,推动案件和投诉办理工作……“服务意识”就似一束束火苗,燃烧在济南市场监管队伍的心中,以势不可挡的燎原之势,使得基层“活力无限”。(本报记者卢虹)
新闻推荐
1日,花博会现场迎来客流量高峰。新时报记者郭尧摄10月1日,花博会农博会会场人流如织,热闹非凡。新时报记者郭尧摄时...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