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缺办理”放出了政策的活水
□肖明君
5个月内4次登上央视《新闻联播》!最近,商河县因为“高出镜率”成为话题聚焦之地。这其中,作为该县创新之举的“容缺办理”,其治理理念上的“创意价值”远大于“新闻价值”,非常值得说道。放眼全市,“容缺办理”已在一些区县和部门率先推开,为各种企业主体满负荷复工复产提供了良好环境。
什么是容缺办理?说得更直白一点,就是对于一些材料不够齐全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允许其“先上车再补票”。可以说,在全市力行“营商环境优化”、力推“一次办好”的大背景下,在各行各业努力消除疫情负面影响,加紧复工复产的紧要关口,“容缺办理”模式确实是一剂对症良方。
可以想见,一个等待开张的小店面,本来就因为疫情滞后了两三个月,若是还要经受相关部门的“按部就班”“有条不紊”,在各种“走程序”中无限期候场,偏偏这样的小企业抗压能力又很低,其结果会是什么呢?显然,晚一天开张,不仅耽误一天生意,还要面临各种固定的成本性支出,因此等待这个小店的极有可能就是“歇菜”的命运。对于任何的市场主体,时间才是最大的成本,而拖垮一个企业的,往往就是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各种“补材料”。而在与某些部门“推太极”的过程中,很多小企业主被磨没了脾气,当然也被磨没了生意。
按说,在眼下的特殊时期,相关部门理应抱着与社会共渡难关的积极作为心态,推出应急举措,主动为企业“搭把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绿灯”放行,实现相关行业应开尽开“零门槛”。说到底,这实际上就是放“政策的活水”,养“经济的大鱼”,于企业增收、政府提效、财税减压、经济搞活等都有好处,其最后的治理局面一定是多赢的。
具体到商河县的“容缺办理”模式,其创新的亮点在于,比目前频繁提及的“容缺受理”更进了一步。按照当地行政审批主管部门的说法,“容缺受理,是材料不全可以给我,先审着,但发证还是要等把材料补上。而容缺办理,是现在就把证给你,材料在承诺时限内补给我。”
从“受理”到“办理”,一字之差,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痛点、打通了管理的梗阻,更刷新了相关职能部门“以不变应万变”的机械、惰性的行政作为模式,激活了行政的服务底色。
值得一提的是,“容缺办理”并非管理上的大撒把,不是任由管理对象“放飞”,而是有着严密的风险兜底设计。商河县行政审批局依程序启动“容缺办理”后,一般会进行风险综合评估,评估通过后,再由对方签订承诺书,于规定期限内按要求将申请材料补齐。
可见,启动“容缺办理”机制,既有“急需办理”“风险可控”的前提设置,又有后期的惩戒追踪。这样一系列相互嵌套、设计严密的操作,值得被借鉴和推广。其实,“容缺办理”在济南市其他管理部门已经有所体现,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最新推出的“激发市场活力十条措施”中就提到,“由容缺受理突破升华为容缺办理,除涉及公共安全、生态安全、意识形态等方面事项外,一律实行容缺办理。”历城区也提出项目审批容缺办理加速度,打通项目审批手续各环节壁垒,形成“见人、见计划、见节点”……
总而言之,在“容缺办理”已经显现良好治理效果的情况下,它不应该被单纯作为特殊态势之下的“应急措施”,而是应该成为治理技术和政策输出的新常态,尤其暗含其中的“做减法”精神,既符合“小政府,强治理”的行政伦理指向,也符合社会期待。
新闻推荐
商河涉农企业有“娘家”啦!昨天上午,商河县农产品协会成立大会在国家农业科技园科创中心召开。为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