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创新敢担当商河行政审批局全国首创容缺办理工作机制
早早地排长队等叫号,终于轮到自己时却因材料不全无功而返——生活中,不少人在办事时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随着近些年“放管服”改革的不断深化,不少地方推出了“容缺受理”制度,百姓跑路少了,让“办事难”的状况得到了有效缓解。
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担当作为自我革命、锐意改革勇于创新,在“容缺受理”基础上推出“容缺办理”,走在全国前列。
真正的“先上车再补票”
都是容缺,“办理”和“受理”有什么区别?
“容缺受理,是材料不全也可以给我,先审着,但发证还是要等把材料补上。容缺办理,是现在就把证给你,材料在承诺时限内补给我,是真正的‘先上车再补票’。”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白玉河自豪地介绍,“目前各地都在推容缺受理,像这样覆盖所有行政审批事项的容缺办理工作机制,在全国我们是第一个。”
早在去年6月,中再生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就第一个体验了“容缺办理”——在2019北京世园会“济南市日”开幕式上,商河县与该公司签订了20亿元项目。为更好地推进项目,中再生公司计划将总部迁到商河。然而因法人出差在外,《股东决定》缺少法人签字,无法顺利审批。得知还需近10天法人才回来,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立刻启动“容缺办理机制”,帮助企业最短时间内完成审批,为项目尽快落地缩短了时间。
近日,在疫情期间,“容缺办理”方式推动了济南商河高端医药产业研发综合服务中心和济南商河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综合配套两个重点投资项目实施落地。截至目前,该局通过容缺办理模式已办结了91个审批服务事项,申请人全部在承诺时限内补齐了材料。
四项流程体现担当作为
“容缺办理”工作制度分为四个流程,“告知承诺+综合评估+容缺办理+信用记录”。
“告知承诺”指的是审批业务人员在向办事企业和群众告知其所申请事项在首次提交申请材料不齐全、不规范、不完整的情况下,可采取“容缺办理”模式的详细工作流程及所需承担的责任后果后,由申请人自愿签订“容缺办理”承诺书。
“综合评估”指的是由审批业务人员综合运用审查提报资料、研究行业法规、咨询业内专家、对接主管部门等方式,分别对申请办理事项所涉及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及效益性情况、事项申请人承诺事宜及践诺的可能性和事项申请单位及申请人信用情况3个方面作出评估,并汇总形成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公正性的综合评估意见。
“容缺办理”指的是审批业务科室依据综合评估意见,对初步确定可以容缺办理的事项,根据事项和容缺材料的重要程度,按照商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建立的5级审批工作机制,提请有关会议研究议定是否予以容缺办理。
“信用记录”指的是事项容缺办理后,由审批业务人员在申请人作出的补正补齐申请材料承诺期限到期前3天予以提醒、超过承诺期限1天予以警告,逾期3天仍未践诺的,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审批决定,同时将申请单位及申请人的失信行为纳入国家相关部门开发的信用监管平台,发挥信用惩戒作用。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四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增强了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倡导了诚信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契约精神,有利于营商环境的优化。
业务能力保障审批质效
但老百姓办事越简单,政府部门推进改革、优化服务就越是要经历些“麻烦”。
据白玉河介绍,四项流程中,自愿承诺为前提、综合评估为支撑、信用惩戒为手段。而所有的这一切,都要以优秀的业务能力作为基础。比如,要对项目的合法性、可行性及效益性,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就需要审批业务人员熟谙法律法规、掌握审批要件的逻辑关系。为此,商河县行政审批局不间断地开展各种业务能力培训,要求分管领导带头研究业务、科室负责人成为业务骨干,一级带着一级干。因为扎实的工作能力、真诚的服务态度和坚持不懈的改革创新,该局从成立以来一直保持“零投诉”。
“容缺办理”制度,让政务服务更有速度也更有温度。3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将在全市复制推广包括“容缺办理”在内的32项“试得好、看得准、风险可控”创新成果。期待“容缺办理”能在更广阔的范围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凝聚起强劲动力。
(本报记者 郝倩 通讯员 刘超 张鸣)
新闻推荐
“购买地瓜苗是大头,需要50万元,肥料需要30万元,人工支出15万元,另外机械使用费用还得5万元,这100万元主要用在这些地方...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