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有需求 支部马上办 商河县玉皇庙镇纪家村大棚园区映初心

齐鲁晚报 2019-10-10 05:01 大字

大棚带来了新希望。国庆时节,玉皇庙镇纪家村的田地里却是一派繁忙景象,挖掘机正发出轰鸣,一座座蔬菜大棚拔地而起。群众有需求,支部马上办,这个曾经的贫困村,正以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用真抓实干助力群众增收。

盼增收 大棚带来新希望

纪家村地处玉皇庙镇西部,全村85户、365人,耕地805亩,村里没有什么特色产业,长期以来村民以种粮、外出务工为生,群众收入单薄,生活质量不高,群众想致富,苦于没门路。

2017年,常年在外打工的村民纪术秀回到家乡,曾经有过大棚种植经验的他计划重拾大棚产业,于是在自家土地周边又承包一部分土地,凑足9亩地,投资20余万,建起了全村第一个蔬菜大棚,当年就种上了西红柿。

2018年,纪术秀的大棚迎来丰收,当年产出的西红柿毛收入就达到20万左右,这不正是大伙苦苦寻求的致富路吗?纪家村的群众纷纷赶来请教学习,大家的种棚热情一下就点燃了。然而建棚需要资金和土地,很多人没有那么多资金,也没有那么大的地块,自己借贷、承包土地又困难重重,这可咋办?

勤服务 流转土地打基础

面对群众的需求和意愿,纪家村的党员干部没有等闲视之。“党员干部的初心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群众有意愿,我们必须要有行动”,纪家村第一书记刘云波了解到群众想法后,马上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董志斌,村党支部认真研究讨论,一个新的大棚产业园区的图景正缓缓浮现。

经过走访调研,大家了解到,全村有16户村民计划建棚,总共占地180亩左右,“村两委”会议、党员代表会议、村民代表会议一致同意划设一片土地,集中建设大棚园区。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村党支部不等不靠,党员干部马上行动,积极协调开展土地流转。

这个园区里包含了老党员纪术奎的8分多地,当董志斌把这个计划告诉他时,他毫不犹豫立马答应了。“现在刚开展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要守初心,就是要冲在前、当标杆,给老百姓办事,不然要党员又有什么用?”

在第一书记和村班子的努力下,仅用一个多月,就完成了50多户群众180亩地的土地流转事务,并迅速完成地上物清理工作,为大棚园区的下一步开工建设奠定了基础。

引资源 协调贷款解民忧

地的问题解决了,钱的问题还没有着落。村民纪连学铁了心要种棚,但是当时手里确实拿不出20万的资金,这样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农户资金紧张,确实承担不起巨大的建设投入,村党支部没有漠视这一问题,大家再次行动,为解决资金难题上下奔波。

功夫不负有心人,农商银行的整村授信政策为大家送来了好消息。通过镇政府、农商银行、纪家村三方联合签订整村授信战略合作协议,采取“集中评议、整村授信”方式,对评议出的信用种植户发放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贷款,另外,镇农办还积极为部分农户争取无息贷款,解决了农户建设资金问题,大家的蔬菜大棚终于顺利开工。

当年第一个“吃螃蟹”的村民纪术秀又建了一个新棚,全部16户群众的18个新棚正如火如荼施工,进展迅速,截至目前,大棚主体建设已完成,预计今年十月底前就能投入使用。

一个大棚就像一面旗,展现了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玉皇庙镇将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把学习教育成果与干事创业紧密结合,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昂扬斗志,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通讯员王圣军)

新闻推荐

青春健康 一路有你 济南市计生协会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纪实

全市青春健康沟通之道师资培训班合影。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望。然而当前青少年健康教育尤其是...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