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复兴诉说难舍的乡愁

济南日报 2019-04-22 11:32 大字

刘宝玉在闻韶台文化大院前留影。

乡愁是一碗水,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一生情。无论何时,去到何处,难舍的乡愁总是长留心底。

乡愁是一种文化现象,表征着一种历史情愫,更寄寓着一种文化表达。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永远是我们的精神原乡。我们不得不直视,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短缺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逐渐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以及与现代文化对接能力的缺失。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复兴,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臂膀。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党的十八大以来,重构新型城乡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我们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地方加入寻找梦中田园、留住记忆乡愁的探索实践。本期,我们将目光锁定在家乡济南,感受来自身边的乡土文化记忆。

一年一村一场戏唱进村民心坎里

刚忙完药山街道文化节的一场演出,天桥区吕剧团团长刘明顺开始进行新的创作——《乡村振兴》。而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他5年多的“进村”演出经历,村庄的变化,他都看在眼里。

2014年1月起,天桥区率先在全省启动“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送文化下乡,推动文化振兴。经过层层选拔,刘明顺的吕剧团队入选其中。2014年1月起,他带着团队走进天桥区120个村庄演出,忙的时候一天就得演出三场。

“每年进村演出都是冬天最冷的时候,但是无论天气多冷,村民们都是越聚越多,围着我们的戏台子从头看到尾。看完不过瘾,还要求我们再来一场。”刘明顺告诉记者,有些村民还“追着”他们,第二天接着到邻村去看。

进村演出5年多,老刘收获了很多忠实“粉丝”,每年看到他都格外热情。“今年给我们演啥节目啊?能多演几场吗?俺想跟着你学几句,教教俺呗……”每次演出完,观众就会围过来,拉着老刘问这问那。多场节目看下来,有些村民甚至都能跟着哼唱几句。

老刘说,他们的演出都是有计划的。每年,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都在综合考虑演出场地、群众需求度和之前演出情况后,精心遴选,拟定演出计划。在剧目选择上,也兼顾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推出群众耳熟能详、百唱不衰且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剧目。例如《小姑贤》、《姊妹易嫁》、《墙头记》、《穆桂英挂帅》、《打金枝》等传统剧目,传播正能量。“开始我们进村演出只选了吕剧,后来发现很多群众反映想看其他节目演出,于是增加了豫剧。”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工作人员说。

当然,“计划”外,老刘的团队也经常会遇到“临时加场”的情况。“有时村民呼声相当高,我们会临时‘加场’,满足戏迷的需求。”

老刘说。今年,天桥区送戏下乡活动已经结束,先后走进24个村点,演出48场。

数据显示,自该区“一年一村一场戏”活动启动以来,全区共演出736场次,丰富了农村冬春文化生活,并连续六年实现全覆盖。

“鼓舞”舞出乡村振兴精气神

有一种艺术,像田野里长出的庄稼,散发着泥土的芳香,历经两千年风雨,数十代人耕耘、呵护,依然生机勃发。丰收的喜悦,前行的豪迈,挥洒在舞者的一招一式中。这是生命的张扬,奋进的战鼓,这便是诞生于乡间、入围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商河鼓子秧歌。当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这震撼人心的鼓舞,不仅舞出了商河文化的精气神,也舞出了这座千年古县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

山东商河鼓子秧歌、陕西安塞腰鼓、安徽凤阳花鼓、河南开封盘鼓、北京京西太平鼓……时光回转到2018年9月10日,国家级非遗项目秧歌汇演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12支国家级非遗秧歌队齐聚商河县,献艺斗舞。当日,烈日炎炎,却依旧挡不住群众如火的热情,全场座无虚席。其中,鼓子秧歌的舞姿独树一帜,伞的遒劲、鼓的激越、棒的灵巧、花的优美、丑的诙谐、场阵的恢弘,像一团火,点燃了整座城市。

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诞生于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鼓子秧歌,在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已积淀为商河大地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人人都会扭。”全县900多个村庄,“村村有秧歌,一村一个样”。秧歌已经成为商河独特的地域文化符号,流淌在百姓的血脉中,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用乡亲们的话说:“爷爷、父亲都会跳,不用教,都是看会的。”

昔日只为丰年舞,今朝鹊起遍城乡。鼓子秧歌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古老的艺术形态不断“返本开新”、绽放华彩,亦成为涵盖“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振兴战略”等发展要义的重要载体。放眼商河县,鼓子秧歌在迸发新生机与新活力的同时,其独具的文化内驱力正源源不断地转化成该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原动力。那隆隆的鼓声,仿佛就是商河奋进的战鼓,激荡出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鼓舞起商河人民干事创业的壮志豪情。

为了将文化艺术更好地推广传播出去,商河县还将依托温泉、文化等优势资源,打造集大都美术馆、名家艺术开放区、文化活动等于一体的艺术小镇,旨在构建县域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项目建成后,鼓子秧歌将融入现代声光电技术,从而使这项舞蹈艺术具备更加震撼的艺术效果,为新时代大众所接受。

有人说,用文化和创意手段去改造乡村,乡村会把生产、生活、生态更加完美地呈现在你面前。乡村振兴,文化力量不可或缺。如何在推进振兴乡村战略中,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愁记忆,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一道“必答题”。当鼓声敲响,当群众沉浸在文化艺术带来的无限魅力当中,一种精气神、一种拼搏的勇气亦在心中油然而生,这是一种无声的力量,让乡村建设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活力。

乡愁难却 村民自发重建“闻韶台”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在济阳区曲堤镇东街村,有一条“闻韶台胡同”,在胡同的尽头是村民刘宝玉建造起的闻韶台文化大院。在文化大院内可以看到闻韶亭、圣人孔子像……村里的不少老人路过此处,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历史上的闻韶台旧址。

据了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周游列国途中曾在曲堤镇讲学并聆听韶乐。后人为纪念孔子、弘扬儒家文化,在曲堤镇建了闻韶台。东街村85岁的村民刘千功回忆称,闻韶台旧址在这所文化大院向西100米处,如今早已面目全非,变成了民房。“我年轻时还经常去闻韶台玩耍,那时的闻韶台得三四十米高,一共有5间房屋,旁边还有一棵迎客松,需要好几个人才能把它围起来。在正殿中还摆放着孔子像,而闻韶书院就在闻韶台的下方。每年正月十五,很多人都到闻韶台去玩耍,那时真是热闹极了!但是在我十六七岁的时候,记得当时是为消灭盘踞在闻韶台上的土匪,闻韶台就被炸毁了,只剩下下面的土堆。”刘千功说。

“每次提到闻韶台,人们总会想起孔子的故事,孔子的思想也一直影响着后人,但闻韶台已经消失了。我们见不到闻韶台的古迹,都觉得非常遗憾,只能从网上查找以前的黑白照片。”刘宝玉说,闻韶文化一直让他魂牵梦萦。2012年,他拉上几名热爱闻韶文化的有志之士,开始着手修建闻韶台文化大院。

目前,已经建成的闻韶台文化大院总面积有150多平方米,虽然没有建起高台,但古香古色的整体样貌基本重现了闻韶台当年的风采。在当地政府的鼓励下,闻韶文化走进了机关、校园、社区,更走进了当地群众的心里。曲堤镇中学组织编写的校本课程《闻韶》,内容丰富多彩,深受学生和教师的喜爱。“每到春节、中秋等重大节日,周边群众都会自发到闻韶台文化大院转转,表达对遗迹的思念。我想这不仅是对闻韶文化的一种传承,更是难舍的浓浓乡愁。”刘宝玉说。(本报记者 李冬阳 张素芬 王宝静 通讯员 李守奇 张雯 孟祥英)

新闻推荐

商河明年要建机场了! 预计2021年6月投入使用,跑道长度800米运行B类及以下机型

机场拟建位置。本报4月10日讯(记者李云云)近日,《济南商河机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开始公示,济南商河...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