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清单”托起百姓幸福梦

济南日报 2019-03-27 11:32 大字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从棚改旧改到“大棚房”整治,从植树造林到农业兴旺,从产业扶贫到脱贫攻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重点项目,牵动着许商街道基层干部的心。商河县许商街道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扎实推进民生项目建设,群众的幸福感与日俱增。

“安”字为先旧城更新让百姓安居

“原先村里的老宅子有几间屋好久没住过了,因年久失修部分都已经破损了。多亏了政府,让我们赶上了好政策,测量院子的时候让我们享受到最大的政策优惠,真是做梦也想不到。”侯坊村侯甲星是村里带头支持拆迁测量的村民之一,想到以后能够住进小区、住上高楼,心中充满期待。

3月18日,位于许商街道的侯坊村已顺利测量215户,目前已进入数据核对、人口、宅基确认等工作程序,拆迁计划加速推进中。2019年,该街道拆迁工作涉及约1000户,其中小新庄地块218户测量工作已经完成;西关地块549户,其中340户房屋拆除工作接近尾声,24户已经测量完毕;彩虹路地块5户、豆腐店村13户也在稳步推进中。今年以来,该街道通过一系列扎实的拆迁举措,把控住时间节点,加快工作进度,进一步规范测绘、评估、测算等工作,让百姓安居更进一步。

在棚改旧改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许商街道着力做好“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重点做好“大棚房”、占用闲散土地、农田以及设施农用地搞经营等情况的清理工作。截至3月下旬,城区周边32处停车场和砂石料厂已清理29处,以往的私搭乱建不复踪影,宽敞整洁的土地让旧城蜕变成为现实。

“绿”字着眼植树造林编织绿色家园

洁净的乡村小道、古朴的农家房屋,蓝天白云下勾勒出“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乡村画卷。在国道340两侧,施工队把树苗植入挖好的树坑,大片新栽种的白蜡法桐树苗迎风挺立,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许商街道为营造舒适宜居生态环境,扎实做好春季植树造林绿化工作。“从规划、整地、选苗到栽植,我们都坚持高标准栽种,保证树苗栽植行距株距符合标准,实现栽一棵成活一棵、栽一亩成林一亩。”许商街道党工委委员潘立元介绍说,截至3月下旬,国道340计划造林1500亩,已完成700亩;县环保局西侧已完成230亩;商东河已完成30亩;马官寨林网计划造林8000米,已完成3000米。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该街道在做好植树造林工作的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实巡河工作,做好钱岳路钱铺沟2.23公里的河道清淤工作;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管区着力打造1-2个美丽乡村示范点。该街道将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工作紧密结合,力争实现“绿色共赢”。

“富”字当头绘就产业扶贫蓝图

在后十亩村以北,姬松茸生产基地正在火热建设中。

“姬松茸产品产业链条长、深加工潜力大、规模扩大快,并且投资少、产量高、种植简单、管理方便。”许商街道扶贫办主任杜成亭介绍说,姬松茸养殖基地占地约10亩,预计投入200余万元,年产干姬松茸1万公斤。项目建成后可带动32个非贫困村297户以及贫困户534人受益;可解决周边150余人就业问题。与此同时,羊角岭村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产业资源优势,建设花卉种植玻璃连栋温室项目。该项目占地约10亩,计划总投资150万元,可覆盖非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200户。搭上产业项目发展的快车,后十亩村、羊角岭村形成产业推动扶贫的格局。

在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该街道着力推进民生工程项目建设,6户危房改造户中,佟道口村已完成1户;卢坊、顾田等7个村的改厕任务已完成,五里庙、东王等7个村正在施工中。许商街道把百姓的小事当大事,把百姓的期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清单”里重点项目的落实,让百姓的期待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李冬阳 通讯员 王芙蓉)

新闻推荐

生活重担压不垮的好少年

郭玉虎在照顾父亲商河县孙集镇杨八士小学学生郭玉虎,是年级的“学习标兵”,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少先队员...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