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仔返乡当老板八旬老太来“就业”

济南时报 2018-03-25 15:22 大字

工人们在缝纫车间制作玩具部件 记者黄中明 摄

“玉芳啊,我家地里有点事,先走了啊!”话音还没落,也没等回复,年过半百的王世爱就一把抱起身边的小孙子跑出厂房。这一幕发生在24日,商河县玉皇庙镇农村的丰盛工艺品厂,一家专门生产婴幼儿毛绒用品的企业。有人说老板陈玉芳太好说话、不会管理,但她知道:这就是农村,一个熟人社会,平时事儿多,但真正加班赶工期了都毫不含糊,甚至八旬老太都上阵;返乡创业这么多年,正是这群妇女、老人,帮她把年营业额最高做到了1500万元。

如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陈玉芳盼望着更多在外受过专业训练的打工仔返乡,届时企业管理和效益就不是这样了……

不堪回首:

大学毕业进国企,赚的还没农民工多

现代企业管理,陈玉芳当然懂,但她深知并不符合当下农村现实。1997年,陈玉芳从原青岛建工学院毕业,被分配到老家商河县一国企工作,负责纺织品设计和海外市场开拓,每月工资才180元,还不能参与福利分房。陈玉芳一干就是3年,却没孝敬父母一分钱:“再看我没上过大学的妹妹,在天津一纺织厂打工,每月工资1500元。”穷则思变,她与丈夫孙烽圣商量,必须辞职下海。

2000年,夫妻俩来到浙江台州一家婴幼儿用品企业打工,工资2500元/月,普通工人才1500元/月,陈玉芳感觉自己的价值得到了认可:“我会英语、懂电脑,还能设计、做业务,外商拿一个样品过来,我就能核算出成本,并立即报价。”

良好的素质甚至得到德国客商认可,动员她跳槽到这家企业负责采购,月薪5000元,这一薪酬在2003年不算低。只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还在老家,母子相隔千里,每天都煎熬着她,就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那时候,我已对设计技巧、生产技术、销售流程了如指掌,甚至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源,可以单干了。”

“这可能是在外打工者的通病,在外千日好,总放不下那个老家。”如今已回商河老家创业的赵永文说,1999年他高中毕业后到青岛打工,在海尔干过售后;又到天津一家电气公司,做过工人、装配、销售、车间主任,学到了很多技术,“还算混得不错,只是在外混得再好,老家人看不到,又有什么用呢?”

与赵永文一样,孙烽圣也有这种最朴素的虚荣心:“回老家干一番事业,父老乡亲们都知道,这是何等荣光。这种心理,很多在城市长大的人可能并不理解,但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的人,或多或少总有这种情结,这就是农村人的宗族观、荣辱观。”天壤之别:

在外创业被排挤,回乡干事熟人多

无论是陈玉芳、孙烽圣夫妇,还是赵永文,第一个创业地点都没选择在商河老家。“在台州,我们人生地不熟,就找了个合作伙伴,我负责生产和市场开拓,合作伙伴负责厂址和外部关系维护。”孙烽圣说。第一年合作很好,孙烽圣获得十余万元分红;但后来,合作伙伴又找了个负责人,负责原料采购、日常生产:“这就相当于他要架空我、踢我出局,再耗下去也没多少意义。”他很知趣地退出了,就想回老家创业。

只是回归要面临诸多不利因素:首先,商河不是婴幼儿用品生产基地,很多原材料要从南方采购,势必要增加成本;其次,由于远离中心环境,市场前沿流行趋势很难第一时间掌握。不过回来也有很多优势,比如劳动力价格低,南方工人1500元/月,2006年左右的商河还不到1000元,这对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讲,至关重要。

分析利弊后,2006年,陈玉芳、孙烽圣夫妇毅然回来了,首先找地儿,老乡政府附近有20多间房,1000多平方米,年租金才五六千元。2009年左右,随着生产规模扩大,需要换厂址,政府部门又给协调了个5000平方米的大院,年租金只有2万元,而正常价格得4万元。再后来,自筹资金建多层厂房,又向亲戚朋友们借了十多万元。“试想,如果在外地创业,人生地不熟,哪有这么便宜的地儿可以租?”陈玉芳说,再者,亲戚朋友不能亲自看到你干的事业,仅凭嘴说,一般也不会把钱借给你,这就是返乡创业的优势。

2009年,赵永文也把自己的济南华信自动化工程公司,搬回了商河县玉皇庙镇农村:“在济南城区创业的3年间,搬了好几次家,影响企业发展;搬回来后,地点固定了,才算真正大发展。”另类老板:

只要能把活儿干好,并不嫌年龄大

目前,赵永文企业的产品已卖给三一重工、宇通汽车、中国重汽、中海油、齐鲁石化、山东临工、郑州煤机等国内知名企业,还设计研发出全球首台智能远程控制混合气体配比柜,气体配比精确度最高达到±0.001%,是行业普通精确度的100倍。

陈玉芳的企业没这么高大上,管理也很宽松,只要技术过关,加工产品合格,都可以来厂区上班。正因为如此,附近村民王世爱,甚至都带着孙子来上班;还有一些老人,比如道口村的高翠英,已年过八旬,一辈子没在工厂上过班,但耳不聋眼不花,也经常在赶工期时来帮忙,月收入1000元左右。

“有人说我管理太宽松,目前农村现状,逼得你只能这么做。”陈玉芳说,目前留守人员多为妇女、儿童、老人,自由散漫惯了,一旦管理严格,她可能就不给你干了,损失的还是企业;另外,她发工资都是计件的,也不担心员工偷懒。

目前,陈玉芳厂区雇用了150多名妇女,人均工资3000元左右,还有1100多名妇女散落在各村,其中老太太30多位,平均年龄达75岁,定期拿活儿回家干,等干好了再送过来。不过,陈玉芳也有清醒认识:“这种自由散漫的管理方式,注定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竞争。”

“目前,国家提乡村振兴,首先得让在外打工的人才回来建设农村,才能真正振兴。”孙烽圣说,以商河为例,很多人都在南方企业打工,从事儿童用品生产工作,如果能回来,他就不用愁招聘不到合适人才了,产业也就振兴了。(首席记者刘彪)

新闻推荐

商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举办消费知识竞赛

为纪念第36个国际消费权益日,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山东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进一步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强化经营者责任担当,大力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3月9日下午,商河县市场...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