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尊重个性差异,彰显仁和魅力 ——商河文昌实验学校校长陈勇专访

齐鲁晚报 2018-01-05 14:06 大字

文昌实验学校校长陈勇◥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始建于2009年8月,是一所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学校,坐落在商河县商东路,美丽的文昌河北岸,在校生3462名。

学校以“尊重和谐、主动发展、追求卓越”为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厚德敏行、仁和致远”的主题文化,在“求真、至善、尚美”的校训培育下,逐步形成了“科学、民主、进步、和谐”的校风、“以爱为源、因材施教”的教风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风。

本报记者李云云

通讯员杜万龙郜雷雷

谈理念:

让教育回归学生

“仁和”构筑学校之魂

本报记者:陈校长您好,自2009年商河文昌实验学校成立以来,几乎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从建校伊始,您就一直担任学校的校长,在教学理念方面,您一直坚持的是什么呢?

陈勇:从2009年建校开始,文昌实验学校一直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中。当前,学校发展已经进入第三个三年周期,我们也进一步完善了《商河文昌实验学校“三、六、九”发展规划》,明确了“依法治校,质量立校,文化兴校,科研强校”的发展思路,在内涵发展上做了一些深入的探索。

自1981年我从事教育工作以来,见过形形色色的学生,越来越觉得,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社会、家庭等各个方面无形之中给出了很多压力,这使得教育最初的本意有点“迷失”。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一直坚持的就是让教育回归于学生本身,遵循“尊重和谐、主动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我们服务的对象只有学生,因此,学校一系列工作的开展全部围绕“学生”开始。

有一次,上课铃响了,我站在学校大厅里,看见一个一年级的小学生,他慢悠悠地从厕所里走出来,在大厅里翻了个跟头,跟我打了个招呼才跑回班级。在我们大人的世界里,铃声响了就得赶紧回教室,可是对于一个刚刚走进学校的学生,他还不能完全理解,这就是他们的天性。而我们要摆脱对于学生和教育所有的客观绑架,释放孩子的天性。

从学生踏入学校开始,他不仅仅是一个个体,他还要学会怎样融入同学,融入班级之中,进而发展为融入社会中,要学会自处和与他人相处,发展学生健康独立的人格和包容社会的人格。在这一方面,我觉得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和启发,例如“仁和”的思想,“仁和”思想博大精深,取其一方面,“仁”是个人发展过程中最高境界和修养,“和”则是群体居于社会的最佳状态,这与我对于学生发展的希望不谋而合,因此积极构建“厚德敏行、仁和致远”的主题文化则成了学校之魂。

谈课程:

积极深化课程改革

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报记者:陈校长您刚刚谈到,教育的服务对象是学生。对于学校来讲,课程建设是一个学校的核心,那在课程建设方面,商河文昌实验学校是怎样服务学生的呢?

陈勇:课程是学生最根本的学业任务,成绩是考核学生不可避免的质量标准,一流成绩必然依靠课程的规范实施来实现。正如珠穆朗玛峰有赖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支撑一样。学须静也,才须学也。校园是师生共同学习的地方,校长、教师、学生都应认真安心地学习,学校正努力让环境与心态静下来。

学生是脑力劳动者,如何让这些脑力劳动者自愿学习,是我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一方面学校正积极探索学校课程建设系统化。有机整合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突出国家课程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各科课程教书和育人两个基本功能。全面扎实的课程实施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能力的全面提高。例如在德育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积极开展安全教育、交通知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弘扬民族精神教育等活动,探索九年一贯制主题班会体系设计,增强学生自主向上的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逐步形成学校德育课程体系。

另外,扎实推进学校课程管理规范化。按照《山东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齐开全所有课程,不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开展好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抓好教学过程管理工作,确保所有学科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个体,在学校课程设计上,结合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多门校本课程,涵盖生命教育、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生活艺术、身心健康、职业教育等六大系列,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纪守法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各类安全与防范常识教育、地方传统文体教育、太极拳普及等内容纳入课程和课堂。京剧、书法、吟诵、绘画、陶笛、萨克斯、航模、舞蹈、乒乓球、足球等校本课程,学生们兴趣浓厚,参与面大。老师们还积极编著开发《经典诵读》《思维提升》《太极文化》等校本课程教材。课程多样选择,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满足他们的多重需求。

谈教师:

做教育既简单又复杂

每位老师都要会“吸粉”

本报记者:再好的课程设计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商河文昌实验学校又是怎么做的呢?

陈勇:“尊重和谐、主动发展、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中,如果说前两个方面是针对学生来说的话,最后一个方面则更多的是对于每一位老师的要求。“追求卓越”希望老师能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带来“高质量”教学。而作为校长,我觉得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我的一项重要工作。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努力让自己的学生心动,让学生成为自己的粉丝,这就要求他们有自己的特色和学术魅力。在2012年文昌实验学校教育年会中,我注重说了四个字“简单”“复杂”。其实,做教育,既简单又复杂。学生与学生不同,教师与教师不同,和而不同才是真正的和谐。所谓“简单”就是做教师需要淡泊明志,业务之外的事多想无益。而“复杂”则是针对于教学来说的,在不打扰别人的前提下,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多样,在学术上更深入。

例如,学校建校时间不长,年轻教师居多,为了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积极开展了以岗前培训和青年教师汇报课为主要内容的青年教师培训工程,通过新老教师共教研、齐上课活动,使年轻教师迅速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快速进入状态。组织教研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认真上好“三课”,即新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达标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指导青年教师快速成长。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教师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吸粉”的过程,教师风格特色形成之后,会拥有自己的“粉丝”,进而唤醒学生心中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说“我最喜欢语文老师”“我最喜欢数学老师”等等,可见学生的要求是很苛刻的,他们一旦喜欢了某位老师,这一定源于老师身上的特色。而这种“喜欢”会转化为他们学习某个学科的动力。想变成学生喜欢的教师,不仅仅需要责任心、创新性等,还需要与学生一同学习。学生是发展的,老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因此我希望文昌实验学校的每一位老师能与学生一同学习,一同进步,发展自己的粉丝团,甚至有“铁粉”追随就再好不过了。

新年寄语: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让每一朵花儿健康成长

本报记者:陈校长,您刚刚谈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文昌实验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中。2018年刚刚开始,您能说说您的新年寄语吗?

陈勇:“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经典的一句话流传了很久很久,成为一代又一代孩子的心声。如果说学生是祖国和家庭的花朵,教师是辛勤的园丁,那么学校就是花园是一片沃土。花园中的园丁们“眼中有人,心中有爱”,把真善美的种子不断播撒到学生心中,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培育、呵护着园子里的每一株幼苗,给它们浇水,给它们施肥,尊重他们的差异,让喜阳的植物多晒晒太阳,让喜阴的植物少晒点太阳,爱干旱的植物少给点水分,爱潮湿的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使他们都能枝繁叶茂,姹紫嫣红……

2018年,我希望每一位老师都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最好的自己迎接更好的学生。对于学校的“花儿”,我希望他们都能茁壮成长。2018年,在最好的商河文昌实验学校遇到更好的自己。

新闻推荐

家门口接种四价宫颈癌疫苗,快了 疫苗接种很大程度可预防宫颈癌,但不能取代常规筛查

四价宫颈癌疫苗样图本报记者李云云通讯员王晓明1月1日上午9:30,山东省第一针四价宫颈癌疫苗在济南市舜玉路预防接种门诊正式接种,这拉开了山东居民家门口接种四价疫苗的序幕,也受到了市民广...

商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商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