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建高产平台 强化技术集成商河着力打造“济南粮仓”
近日,记者来到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田,夏季麦收机械的隆隆声仿佛还未散去,地里的玉米已经郁郁葱葱。商河县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五连丰,年均总产量突破96万吨,粮食总产达到济南市的三分之一,已连续多年被国务院、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围绕“在哪种、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等问题,商河在搭建高产平台、提升科技含量等方面下功夫,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着力把商河打造成“济南粮仓”。
搭建高产平台打造高产功能区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粮食生产责任制,完成建设“吨粮县”的目标,商河县规划实施了“631”工程,即2020年建设完成60万亩粮食高产功能区,粮食单产1500公斤,总产100万吨,力争达到120万吨。同时,牢固树立“一盘棋”管理思维,整合发改、农业、国土、水务、林业、交通、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按照“田成方、林成网、路相连、渠相通、旱能浇、涝能排”的建设标准,对粮食高产功能区内方田、沟渠、路网、林网等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建设,重点打造商河县20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确保旱涝保收、节本高效。
目前全县共建设完成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57个,3万亩以上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5个,镇(街)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12个,高产创建示范面积达到52.36万亩,粮食单产屡创新高,小麦高产攻关亩产达到802.5公斤,玉米亩产达到1158.97公斤。
突出示范引领培育优质良种
商河以农作物良种展示示范场建设为抓手,认真开展小麦、玉米品种对比试验和新品种引进,筛选出适合本县种植的小麦、玉米品种,解决“种什么”的难题。
商河县2012年建立了商河县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场,为农民、种业和育种单位搭建了一个看禾选种、看种品系、看系品向的平台。2016年,全国第十四届种子双交会室外种植展在示范场成功举办,展示了来自全国25个省市150多家种子企业的565个品种,受到全国农机推广中心的高度评价,被评为“全国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评价中心”,2017年展示小麦品种420个,并安排相配套的肥料、农药试验,示范推广效果显著。
强化技术集成探索高产新模式
围绕“怎么种”,商河县探索出了符合商河农业生产条件的小麦、玉米“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小麦、玉米“双晚”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即把小麦、玉米作为一个粮食生产系统,通过有效调控作物生育进程,最大限度利用光、热、水、气等自然资源,提高光能利用率,实现粮食高产高效的重要途径。为保证小麦的品种整齐、高产、高效,全县整合资金380万元,实现了全县统一供种。
为保证粮食生产安全,商河县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粮食生产的全过程,集成组装节种、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模式,通过农作物病虫草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绿色、低毒、低残留、无污染的农药。2017年面对小麦条锈病危害的严峻形势,商河紧急调拨防控资金260万元,实现专业统防统治服务全县域覆盖。
推动新型主体建设鼓励社会化服务
为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关键技术到田率低等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商河县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主线,以开展全程托管社会化服务为依托,不断创新农业发展模式。
在商河,粮食生产企业、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粮食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大户、粮食社会化服务组织等粮食生产新型经营主体被称为“五朵金花”。针对目前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生产模式不利于统一技术装备的问题,商河把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实现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重要措施来抓。
2015年,商河县组织实施了粮食生产关键技术全程社会化托管服务示范项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依托粮食种植、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业机械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种植过程全程托管技术服务。目前,全县成立农机专业合作社23个,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35家,2017年全县新型农机植保服务组织日防治能力达到20万亩。
(本报记者 王宝静 通讯员 田文静)
新闻推荐
市编办组织开展“不做看客当先锋、编办党员在行动”活动立足“三个阵地” 做好创城工作
“不做看客当先锋、编办党员在行动”活动动员会议。市编办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7月7日,全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王文涛要求全市上下以决战决胜的信心、...
商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商河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