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创城中最美的风景

济南日报 2021-11-08 11:31 大字

志愿者来到上盆王村菊花园开展助农活动。

解放路街道解放桥社区开展“爱随车行·一盔一带宣传”志愿服务活动。(李冬阳摄)

志愿服务是衡量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尺,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离不开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志愿服务发展无疑成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载体,并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

“志愿者去哪儿”名片效应呼之欲出

10月30日,平阴县锦水街道在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举办“创城志愿服务月表彰暨志愿者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表彰优秀志愿者,并拓展“志愿者去哪儿”与掌上平阴线上线下优势资源合作。

从9月8日开始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清晨6:30的县城黄河市场内就会出现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身穿“志愿者去哪儿”的蓝马甲,在市场内开始巡逻,不时对摆摊的商户进行劝导,甚至主动上阵,帮助撤离占道经营的物品。他们不是城管执法人员,在商户眼中却比城管执法人员还要“较真”,他们就是一群年龄不等、职业不同,却为了同一个目标相聚在一起的志愿者。

从商户们一开始的不胜其烦,到现在的能够自觉退路进厅,甚至和这群志愿者们热情打起招呼,整个态度的转变中,志愿服务已经逐渐让人们认为是一种“正常合理”的存在。

这些志愿者,都来自锦水街道创建的线上志愿服务平台“志愿者去哪儿”。经过近一年的实战演练,平台立足“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的服务目标,积极探索品牌化引领、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等制度化保障机制,把群众需要的惠民政策、贴心服务送到他们身边,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现如今,“志愿者去哪儿”服务品牌逐渐成为文明新风尚的亮丽风景线,在平阴县争创全国文明城市进程中,共创文明城市,打造“志愿者城”越来越深入人心,以“志愿者去哪儿”为代表的志愿服务名片效应逐渐显现。

去平台地域化标签敢当“吃螃蟹”的第一人

在为期一个月的文明创城志愿服务活动中,“一盔一带安全常在”交通劝导志愿服务和“规范经营争做城市管理绣花使者”志愿服务,两个主题活动紧扣当下百姓急难愁盼、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如此“接地气”的设计,一经推出,就引来众多人“青睐”,每天的报名人数远远超过招募人数。

现在看来,在线上平台设计、发布志愿活动,操作起来非常轻松,但是一开始,作为全县第一个志愿服务平台,在运行的初期,也面临着群众分散、项目不受欢迎、平台不被接纳等种种窘境。

如何把众多分散的群众凝聚起来,让他们知道去哪儿做公益、去哪儿献爱心,如何让群众愿意用、用得惯,长期使用平台?锦水街道志愿者服务中心作为平台的专业运营团队,在求精、求细、求美上,一丝不苟、自我较真,不断走出去、引进来,学经验、闯路子,推动平台不断完善改进。

如何让更多的群众知晓平台的存在?如何让平台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服务中心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最开始的时候,平台作为e锦水智慧治理中心的一个板块,注册“志愿者去哪儿”平台必须通过e锦水这一道“门槛”,在注册意愿上,面对的群众可能就局限于锦水街道的居民。这样一来,无形中就将不隶属于锦水街道但是想做志愿服务的热心群众挡在了外面。破局的唯一招数就是“拿出来”,把平台独立出来,共享出来,去“锦水”化、抹去地域标签,为更多想做公益、愿做公益的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服务。这样一来,平台的服务上限人数就从几万人到了几十万人。

通过无障碍的注册登记,志愿者的身份“亮”了起来,志愿服务管理也逐渐进入规范、便捷的信息化时代。目前平台注册志愿者人数已经达到1400人,共组织开展疫情防控、扶贫救困、节会服务等志愿服务活动200余次,参与志愿者6000余人次。

志愿服务项目接地气平台打造持久吸引力

有了一群志愿者,平台的架子逐渐扎牢,但如何让这群一腔热血的参与者找到释放的快感,并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发挥社会效能?志愿服务中心又开始了新的探索。

在探讨志愿服务项目如何设计时,围坐在一起开会的社区工作者、网格长、网格员、部分志愿者纷纷发言。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头脑风暴,最后研讨的结果是:志愿服务活动要精彩更要“接地气”,要围绕百姓关切事宜、引领文明新风。

于是,文明养犬、文明交通、文明旅游、疫情宣传、暑期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活动频频亮相,平台热度不减,人气持续高涨。这还不算,为了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平台联合部分县直部门、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专业团队,联合组织开展花样纷呈又大气上档次的活动,既让参与者意犹未尽,又让服务对象惊喜万分,形成“我方搭台,你方唱戏”的合作双赢,产生的社会效果更加突出。暑假期间,平台与山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合作,联合发布“精彩暑期 共享文化盛宴”志愿服务活动,作为今年消夏晚会的其中一场,号召音乐学院专业学生参与活动,为街道群众奉献了一场高水准、高品质的文化演出,让现场群众直呼过瘾,现场不绝于耳的掌声,也让学生内心感到了实实在在的精神鼓舞。

在榆山路百龙超市这样一个车流人流量巨大的十字路口,每天清早7:30-8:30,8名志愿者准时到岗,参与到“一盔一带,安全常在”志愿突击行动中,宣传文明出行常识并提醒乘骑电动车人员佩戴头盔。与此同时,还有部分志愿者走进社区,协助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巡查无序停车、电动车违规停放、不文明言行等现象,并制作个性化提醒小卡片,分类提醒、用心引导,营造了良好的文明创城氛围,提升了居民的文明素养。

“精神+物质”双赋能助推平台“走得远”

平台建了起来,人员也已到位,活动项目也在逐项开展,运行得颇有成效,但平台能走多远?是否能够永远保持先进性和生命力?考虑到这里,街道分管志愿服务工作的党工委委员卢兆亮认为,爱心奉献一次不难,难就难在长期奉献,志愿服务需要奉献精神,但若有意外惊喜,驱动人们去奉献的动力会更足。在他看来,“物质”的些微刺激,能够让奉献精神更持久。

锦水园社区的常女士是一名老资格的志愿者,也是一名“志愿者去哪儿”的忠实粉丝。自去年以来,常女士参与志愿活动时长已达200小时,在清理绿化带垃圾、政策宣传等活动中,常女士还经常带着5岁的儿子共同参加活动。在做了几次活动之后,常女士给儿子用积分兑换了一个恐龙玩偶,比起直接买给孩子物品,在常女士看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让孩子获得心仪的物品,更能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让孩子从小就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对于孩子来说,积分奖励,不在乎物品的实际价值,而是其中蕴含的“无价”的精神鼓舞,更能产生一种“虹吸”的力量,让人们聚合到志愿服务中来。为此,平台根据活动的付出程度、活动时长,制定了积分规则,每次参与活动都会有相应的积分奖励。这些积分,可以积累到兑换一袋面粉、一块香皂、一本书、一个玩偶等各种常见生活用品。小小的积分,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有了可观的物质呈现,让参与者收获了尊重,也感到了心灵慰藉,让再接再厉的前进步伐迈得更坚实。

经过近一年的摸索创新,如今的志愿服务平台,从一开始的懵懂到现在组织起活动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并逐渐在社会基层治理中崭露头角,初露锋芒。打造“志愿者城”,为文明创城贡献锦水力量,这不仅是“志愿者去哪儿”服务平台的总目标,更是锦水街道为探索基层治理,敢为人先、担当作为、砥砺前行的奋进姿态。

(本报记者冯经伟通讯员王克萌)

市中区为民创城擦亮幸福底色

蝶变的是环境 凝聚的是人心

小区规划新的停车线,社区花园的花架全部“上新”,周边栽下绿植,微风吹来,摇曳生姿,煞是美丽。市中区魏家庄街道馆驿街小区在点滴中逐步“蝶变”,一个崭新的社区渐渐呈现在居民眼前。老旧小区“改不改”“改什么”“怎么改”,群众有绝对的话语权。馆驿街小区建成于20世纪80年代,每位居民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何让多数人满意,市中区靠的是一次又一次协商议事。在市中区委、区政府大力支持下,街道、城管等多方联合,汇集民情、征集民意,征集覆盖率达80%以上,将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纳入改造方案。针对各类民生“痛点”,街道加快补齐短板,相继解决供暖、道路狭窄、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问题;同时设置7个车棚及集中充电桩,配备42个充电口,缓解充电难题,规范停车秩序,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

围绕“群众满意”做文章,着眼“宜居提质”下功夫,市中区积极破解“难点痛点”,提升群众参与度。在改造馆驿街小区的同时,推动魏家庄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升级”,整合窗口资源,加强职能归并,精简办事流程,将便民大厅打造成“群众之家”。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都是顺应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意愿要求,也是兑现向全区人民郑重承诺的必答考卷。基于这样的考量,市中区牢固树立“百姓口碑是最高荣誉”的观念,在城市管理长效机制、精细化等方面对症下药、精准施策,积极推行“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特别是依托“1+5”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模式,进一步发挥“一网统筹、多网融合”优势,细化夯实3172个终端网格责任,以“小网格”实现“大作为”。

如今,行走在市中区的大街小巷,日新月异的城市风貌、亮丽整洁的街道、安全通畅的交通、文明有礼的市民……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融汇成品质市中文明“底色”,切实让辖区居民感受到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感受创城带来的实惠。 (本报记者刘阳)

解放路街道深化文明创建

“爱随车行”伴您一路文明前行

在历下区解放路街道解放桥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饱经风霜,伴随着城市早晚高峰穿梭在车流中,守护着城市交通秩序与群众人身安全,他们就是解放桥社区“爱随车行”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的志愿者们,365天如一日,用实际行动维护文明交通、安全出行这一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窗口,为济南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添砖加瓦。

2013年4月,解放桥社区打造“联心桥”志愿服务品牌,本着“建设、服务、创新、发展”的工作理念,以“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展现社区志愿风采”为目标,推出了6个志愿服务项目,“爱随车行”便是其中之一,在倡导文明交通出行、解决群众电瓶车维修难等问题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介绍,针对解放路和历山路十字路口交叉处曾时常出现的非机动车辆逆行问题,街道志愿者们主动发单页、勤劝导、疏堵点、倡文明,开展“爱随车行之学出行知识,做文明少年”道路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等活动。如今,随着志愿者们文明出行督导工作的持续进行,文明出行的理念已深入人心。随着人流量渐小,志愿者们又将杂乱无章的非机动车辆按颜色排列整齐,宛如一道七色彩虹,成为文明城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今年年初,有群众反映电动车急需免费检修和养护服务。为此,社区党委立即号召各电动车销售门店加入“爱随车行”志愿服务队,为群众免费修车的同时,打响电瓶车“放心”品牌。许多群众在享受便捷服务后纷纷加入“爱随车行”志愿服务队,在文明出行督导工作中常常能看到他们的身影,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志愿服务“闭环”。目前,已有3家车行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惠及民众200余人次,切实做到让居民出行无忧。

文明始于心,践于行。每一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展,都是一次向善力量的凝聚,温暖着这座城,温暖着城中的人。截至目前,解放路街道共推出20多个涵盖理论宣讲、环境保护、文明创建、特殊群体帮扶、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756次,活动总时长27269小时,登记在册志愿者700余名,文明实践底色、成色不断被擦亮,群众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本报记者 李冬阳通讯员聂慧吕海丽)

新闻推荐

济南市“中国农民丰收节”趣味健身运动会开幕

本报10月21日讯(记者王蓓贝)今天上午,由济南市体育局、平阴县人民政府主办,平阴县教育和体育局承办,平阴县农业农村局、玫...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