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响泉城·基层治理论坛”启动不上楼的电动车咋“安”放专家走进平阴探“样板小区”

济南日报 2021-10-20 19:24 大字

本报10月19日讯(记者 李娜)社区是城市治理的最末端,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做好社区治理意义重大,以“电动车禁止上楼”为代表的社区安全治理尤为重要。今年,平阴县榆山街道和锦水街道依托“蓝盾工程”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电动自行车合理‘安’放模式”,具有典型治理样板意义。10月19日,济南市社区电动车安全治理座谈会暨“理响泉城·基层治理论坛”启动仪式在平阴成功举行,多位智库专家走进社区观摩调研电动车治理,并在论坛会上积极建言献策,力求把好事办好。

一段时期以来,电动自行车爆炸起火事故发生。应急管理部出台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已于8月1日施行,其中规定禁止电动车上楼。如何“安”放不上楼的电动车,考验着基层治理的智慧。

今年以来,平阴县对电动车上楼引发的安全隐患给予高度关注,辖区内榆山街道和锦水街道依托“蓝盾工程”,在所辖社区推广修建具有充电功能的停车棚,探索出一条“以政府主导,开发商和物业为主体,第三方参与”的社会化运作模式,成效明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19日下午,济南市社区电动车安全治理座谈会暨“理响泉城·基层治理论坛”启动仪式举行。

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佃利,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曲延春,山东政法学院教授楚道文,济南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昌业云,全国三八红旗手、槐荫区中大槐树街道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刘云香,以及来自平阴县相关部门、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的代表分别发言。大家一致认为,禁止电动车上楼,虽然在实践层面上遇到一些困难,但办法总比困难多。榆山街道和锦水街道实施的“蓝盾工程”,既呼应了多个利益相关方的诉求,也打通了社区治理的多重通道,破解了“禁止电动车上楼”治理难题,解决了“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具有典型意义和推广价值。

活动过程中,“理响泉城·基层治理论坛”正式启动。该论坛基于“理响泉城”理论宣传平台创设,以创新基层治理为发力点,汇集智库力量和专业意见,推动基层治理向现代化、精细化、法治化和智慧化方向迈进。今后,“理响泉城·基层治理论坛”将不断走进乡村社区,关注民生热点难点,让科学有效的治理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这是全市“理论+实践”的一次创举。

本次活动由“理响泉城”理论宣传平台、平阴县人民政府主办,平阴县榆山街道办事处和“理响泉城”工作室承办。

新闻推荐

从债台高筑到帮扶他人 六旬老太“翻身记”

尹衍英在给鸡喂食。9月29日6点多,平阴县孝直镇马跑泉村61岁的尹衍英驾驶着电动三轮车,载着饲料驶进家门。停好车...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