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后,济南跨黄桥隧最多 将达21处,主城跨黄通道平均间距3公里

齐鲁晚报 2021-01-13 08:16 大字

济南已迈入“黄河时代”,桥隧将是跨黄发展的重要基础交通设施。【报告摘录】 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全面起势,高标准建设现代化新城。实现济泺路穿黄隧道、凤凰黄河大桥、齐鲁黄河大桥建成通车,加快“三隧一桥”跨河通道建设。

【报告解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刘飞跃王杰戚云雷

“三隧一桥”为济泺路穿黄隧道北延项目、黄岗路穿黄隧道项目、航天大道穿黄隧道工程项目、济南黄河公路大桥扩建项目。2020年12月29日,“三隧一桥”项目集中开工。据悉,四个项目总投资约260亿元,预计约4年建成通车。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从济南市发改委获悉,除了已开工的“三隧一桥”,2021年计划开工建设G308公铁两用桥,结合济滨高铁一并实施。同时,还规划了S241章济黄河大桥和G105平阴黄河大桥等跨黄桥梁,计划“十四五”期间实施。

此外,《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还提到,除了上述黄河大桥,聊泰铁路公铁两用桥、绕城高速大西环黄河大桥、绕城高速大北环黄河大桥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

其中,聊泰铁路公铁两用桥位于东阿和平阴县之间,该项目建成后,可缓解济南、聊城铁路枢纽压力,进一步提升省内铁路网的运能及运力,将对推动济南、聊城、泰安、平阴、东阿、肥城的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目前济南市已建成跨黄大桥14座,分别为济南黄河大桥(黄河一桥)、京台高速黄河大桥(黄河二桥)、青银高速黄河大桥(黄河三桥)、石济客专黄河公铁大桥、济阳黄河大桥(黄河四桥)、平阴黄河大桥、济南建邦黄河大桥、齐河黄河大桥、长清黄河大桥、青兰高速东阿黄河大桥、津浦铁路桥、泺口铁路桥、石济客专公铁两用大桥。

在建通道6处,分别为济泺穿黄隧道及北延、齐鲁大桥、凤凰大桥、黄岗路隧道、航天大道隧道以及黄河大桥复线,筹备1处(大北环),远期规划2处。其中至“十四五”末(2025年),在建和筹备大桥共计7座将建成通车,济南跨黄通道将达到21处。

这些通道全部建成后,不仅将实现数量上的优势,主城区跨黄通道平均间距仅为3公里,在所有黄河沿线城市位居首位。同时这些桥隧有很多亮点和新的纪录,将成为济南新的网红打卡点,进一步提升济南在世界上的知名度。

此外,这些跨黄通道将与市政路网紧密衔接,以更好地发挥跨黄通道的作用。比如黄岗路隧道将连接市区重要干道,航天大道隧道则对接空港经济区,凤凰大桥将联系市区南北主轴线凤凰路。

山东省首条旅游公路近期动工先行区内多条国省道将改线 【报告摘录】

加快构建“东强西兴南美北起中优”城市发展新格局。启动旅游路东延、省道103改造提升工程。

【报告解读】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刘飞跃王杰戚云雷

2020年,济南市交通局发布《S103济枣线市中红符路口南至济南泰安界段旅游公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众参与信息公示》,省道103将进行全面提升,该线路总长度近30公里,其中慢行道长度近26公里。

记者了解到,路线起点位于市中区红符路口南侧,向南经仲宫街道,跨越玉符河与省道317交叉,经门牙景区、柳埠街道、济泰高速柳埠东出入口、窝铺村,到达项目终点济南泰安界。

这是山东省第一条旅游公路,将打造济泰之间“旅游+公路”最美风景线。作为公路旅游的载体,旅游公路是兼具交通与旅游双重功能的公路,是绿色公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工程设计,省道103改造项目将设置互通立交、综合服务站、慢行服务站、港湾式公交停靠站,建设工期24个月。记者从济南交通局获悉,该项目将于近期正式开工建设。

在去年的济南两会上,有代表提出了“先行区内国省道路网调线”的建议。济南交通局对该建议进行了回复。回复内容为,关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内国道104、220、308等改线项目,经向省交通运输厅汇报争取,省交通运输厅明确表示将优先纳入“十四五”规划,并给予支持。

据悉,为加快推进国省道调线,有序引导过境车辆分流或快速通过,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组织编制了《国省道调线方案研究》,并与济南市公路局对接达成一致的意见,相关规划已经全部落实到《综合交通规划》中。

记者从济南交通公路部门获悉,今年济南将推进国道220黄河北改线(国道308)、国道309章丘东段、国道104长清南段等多项普通国省道项目,切实推动跨黄通道建设提速,扎实推进“三隧一桥”建设进度。

1月12日公布的《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显示,除了上述国省道项目,国道341线、国道205线、国道340线以及省道234线、省道241线等国省道部分路段将进行改扩建。

新闻推荐

生态修复治理 让废弃矿山披绿“重生” 破损山体变回绿地花园,“济南经验”走向全省

在山东大学兴隆校区东北侧地质环境治理工程现场,山上已栽满了植被,看不出以前山体破损裸露的样子。新时报记者张晓园摄...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