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绘画雕刻,85名残疾人“站”了起来 他们自食其力,找回了尊严和阳光心态

农村大众报 2020-09-18 14:54 大字

农村大众报平阴讯(记者石鹏志通讯员苏厚生)9月13日,在平阴县绿泽画院的一处画室里,坐在特制轮椅里的孙国栋手捏着画笔,稍显僵硬的上身斜靠在胸前的木棍上,聚精会神地给画屏上的一幅油画上色。“这幅画是客户通过电商平台定制的,点名让我来做,再有两天就能画好了。”孙国栋停下手里的画笔介绍说,这幅画已画了十多天,能卖4000多元。

今年32岁的孙国栋家在平阴县孔村镇北毛峪村。因患脑瘫,靠坐轮椅生活。父母为照顾他,不能外出务工挣钱,再加上他的治疗费,一家人生活艰难。

2013年,孙国栋在平阴县残联帮助下,来到绿泽画院学习油画。“过去自己离不开人照顾,摔倒了都站不起来。现在通过绘画锻炼,手抬得比以前高了,画院还安排人照顾,父母再也不用担心我了。”孙国栋说,画院免费授艺,吃住全包,还给他交上了一年1200多元的“五险”。

“画院发工资,再加上绘画提成,每月我能挣3000多元呢。”谈起这些年的改变,孙国栋说,“感觉自己一下子‘站’起来了。现在我自食其力,找到了尊严和生命的价值。”

“现在孙国栋已是画院里残疾人画师中,油画画得最好的一位。”绿泽画院总经理匡荣华介绍,目前像孙国栋一样在画院学到一技之长的残疾人有200多人,其中85人长年生活在画院,依靠自己的劳动过上了体面的生活。

为了让更多的残疾人能像孙国栋一样“站”起来,从2013年5月开始,绿泽画院在平阴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免费培训附近的残疾人,让他们到画院学习油画创作临摹和石材雕刻等技术。“这些残疾人不仅可以免费学习,在学习期间,画院还每月给500元到1000元不等的基本工资。”匡荣华说。学习合格的,画院提供工作岗位,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提供食宿及“五险”待遇。每月根据作品创作数量、质量,画院还会发放1000元到3000元不等的工资。

“我先学素描再学雕刻,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今年53岁的焦广恩是平阴县孝直镇焦庄村人,18岁那年他因意外截肢,拄着双拐生活很艰难。“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能找到这样的工作。”如今的生活让他很开心。

不仅物质上有了收入,这些残疾人的心态也有了很大的变化。“刚来的时候,他们的脸上大都黯淡无光,自卑心重,不爱与人交流。如今,他们爱说话了,大家还经常开玩笑。”匡荣华说。

出生于1990年的宋雪梅,患有先天性脊髓栓系,下肢无法正常行走。在画院里,她爱上了油画,成为画院的画师,还当上了画院的电商主管。“没有腿我还有手,靠画画和电商不仅养活自己,而且还养活了一大家人。”宋雪梅说,“在这里,自己找到了曾经失去的双腿。”

如今,这些残疾人创作的油画和石雕已经通过电商平台卖到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国内20多个省份。经济上的独立,心理上的自信,让他们重新“站”起来,过上新生活。“谈恋爱成家的也有好几对了,我们打算为他们办一场集体婚礼呢。”匡荣华说。

新闻推荐

趵突泉连续喷涌17年再破纪录

趵突泉活力满满,游人如织。新时报记者黄中明摄又到9月6日,至今趵突泉已连续喷涌17周年,再一次打破连续喷涌的最长时...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