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面前,我们有能力说“不”! 市应急管理局全力筑牢防灾减灾的人民防线

济南日报 2020-05-12 11:25 大字

“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减轻各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各级党委、政府职责所在,履职所需。自去年成立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厘清职责,确定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三条工作主线。工作中,已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升基层综合减灾能力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稳步向前推进。

【瞄准基层】拉起社区减灾救灾“智慧网”

前不久,历下区棋盘街社区应急救援站接到报警,居民家中失火。救援队员“小红人”立即带上装备赶到现场处置。“环境熟悉、反应迅速、救援有力”是“小红人”的专长。自去年6月份,社区应急救援站建设就成为市应急管理局打通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打造10分钟应急救援圈的重头工作,也是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13个街道办事处20个应急救援站、68个微型消防站共计88个社区站点,已全部建设完成。”这是去年历下区围绕社区安全、降低风险灾害交出的答卷,因开展迅速、效果显著,建设经验得到了国家部委的“点赞”。与历下区同步,全市社区应急救援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按照规划,今年全市还将新建20座。

“历下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建设针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心商业圈管理、城市内涝防控等共性课题开展集中攻坚,特别是以社区应急救援站为核心的安全社区智慧减灾‘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变革了社区事故灾害监管体系,达到了及时发现问题、快速上报险情、就近应急处置、全民联防联治、减少事故灾害的目的,居民生活安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应急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辉说。

【协同作战】建起自然灾害防治“共同体”

“救援人员正在破解巷道口的钢丝网,目前,被困人员生命体征平稳……”去年10月26日,应急管理部减灾中心、省减灾委、市减灾委联合在平阴县会仙山社区举办了“2019年山东平阴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演练围绕社区居民和学生疏散、居民安置、消防救援、水上救援等9个板块、16个科目进行,磨砺了应急综合指挥和协同作战能力,提高了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去年,受“利奇马”台风影响,市区范围内普降大雨,紧邻济南高新区的中海天悦府南侧山体(大山坡)突然发生崩塌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作为济南市地质灾害应急库治理单位,迅速开展地质灾害治理,目前该项目挡土墙正加紧施工,完工后将进行种植土回填和绿化,争取早日恢复居民优美的生活环境。

体制机制的高效运转、多种力量协同作战是防大灾、救大险的关键设计。当前,济南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也处在“攻山头、炸碉堡”的攻坚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灾害形势,需进一步减轻各类灾害风险,不断提升基层减灾能力。

去年以来,市应急管理局起草完成了《济南市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灾害防治实现了有序、依规进行。认真筹备市减灾委调整,减灾委成员单位达到45个,充分利用市减灾委建立自然灾害防治工作统筹协调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全面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对全市32个相关部门、16个区县落实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和梳理,同时,与重点部门进行了沟通,掌握了济南市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情况。同时,大力推动基层社区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防灾减灾救灾打的是团体战。协同联动制度是取胜的关键。去年,市减灾委员会与防汛抗旱、抗震救灾、森林防火、人防指挥、安全生产等指挥机构之间,以及与部队之间建立起了工作协同联动制度。同时,积极通过市民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开展防灾减灾系列活动,普及地震、消防、气象、民防、道路交通安全等防灾减灾知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铁军出击】打造应急救援“主力军”

4月24日市应急管理局分别与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大队签署协议,两支专业救援队伍正式加入济南市应急救援队伍大家庭。

济南市应急管理局成立以来,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整合政府、企业、社会应急救援装备力量,与22家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建40余支涵盖专业救援、社会救援、民间救援力量的应急救援队伍,探索建立起“政府主导、多元联动,社会参与、军地协同”的应急救援新机制,在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救援等方面具备了较高的应急救援能力。

围绕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除不断扩大应急铁军外,全市应急救援系统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的建设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去年,市应急管理局创新物资储备方式,建立了济南市应急救灾物资虚拟储备库,与中石化济南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建立了生活类物资保障储备中心。济南市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推进流程再造、制度创新,全力打通应急物资保障中的症结堵点,加快构建“政府为主导、市场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一体化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同时加强与省应急物资储备库联动,强化市、区县应急储备库建设,形成省、市、区县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建成总量稳定、动态平衡的应急物资“储备仓”,着力提升全社会应急物资保障能力。

“我们要牢固树立风险管理和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坚守安全红线,以‘预防、治理、救援’为着力点,进一步完善责任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夯实基层基础,全力在济南区域构建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管理体系,全面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持续构筑生命安全防线。”肖辉说。

(本报记者邹建明通讯员张子峰王锋商红伟)

新闻推荐

我和直播主播的故事

翟建平介绍翟庄村电商平台。(赵晓明摄)赵大伟向记者示范酸枣芽的采摘方法。崔子晗直播卖西瓜时对镜头“比心”。(曹雅欣...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