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各区县统筹做好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吹响嘹亮的号角迈进“实干的春天”

济南日报 2020-03-09 11:17 大字

历下区“三个一批”重点项目百日大会战启动仪式现场。(李冬阳 摄)

槐荫区项目开工现场。(张龙 摄)

平阴县投促局与锦水街道到弘正科技调研复工复产情况。(冯经伟 摄)

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施工现场。(刘阳 摄)

春回大地暖意融融,实干担当奋勇前行。为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济南市各区县多措并举、超前谋划,通过各种“硬核”且暖心的举措,抢抓项目建设,科学有序推进企业复工复产。伴随着一项项扎实有效的举措落地落实,各区县企业复工及项目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聚焦实体经济发展“加速度”,济南市毅然吹响嘹亮的号角,全力迈进“实干的春天”。吹响项目建设冲锋号把“耽误的春光”抢回来

抓好项目建设,便是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为实现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手都要硬”,3月2日,历下区启动“三个一批”重点项目百日大会战,吹响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冲锋号,动员全区上下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发展机遇和竞争先机,力争奋战100天,实现重点项目“签约一批、落地一批、开工一批”,带动全区项目建设重点突破、遍地开花,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今年以来,历下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项目为王”理念不动摇,聚焦济南国际金融城产业金融集聚区和明府城片区“两大主战场”,大力推进“双核引领、东西共进、两翼齐飞”发展战略。全年共实施历下总部商务中心、建邦财富中心等过亿元重点项目54个,总投资1610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73亿元;预计年内历下金融商务服务中心、海晏门商业综合体等18个项目将全面竣工,建成商业商务载体80万平方米,为打造楼宇经济、总部经济新高地奠定坚实基础。近期,历下区与威高、思科、海康威视等10个高端项目完成视频签约,山东鲁大信息科技、山东攀枝健康产业等6个过亿元项目顺利落地,为全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3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建设现场内塔吊林立,轰鸣声不断,120多名工人戴着口罩进入“战斗”状态,或参与主体结构施工,或对公共区域进行消杀,一派热火朝天景象。“在做好防疫保障情况下,我们加快施工进度,目前项目和在建单位组建防疫工作组,通过‘点对点包车’,分3个批次接回160多名工友,对外省回来的工友设置单独隔离间,每天实时进行管控。”山东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项目总经理杨伟光介绍说。

连日来,在市中区项目工地、工业园区,一个个项目复工建设,一家家企业忙碌复产,一间间商铺陆续复市,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线”作战正在有序推进。今年以来,市中区一边战疫情,一边抓生产,八大类89个重点项目全面统筹推进。截至3月4日下午,市中区101个在建项目中,已有69个项目通过复工审核并复工,11个市级重点项目实现开复工率100%,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一企一策”精准对接与复工企业共克时艰

近日,济南二机床6辆满载产品的运输车启程奔赴青岛黄岛港。6辆运输车送出去的是疫情来袭后企业首批出口产品,更是企业复工复产的信心与希望。眼下,全厂5000余名职工全部到岗,正以饱满的状态开足马力保障生产有序进行。“相信政企连心,上下同心,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经济发展保卫战。”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部部长罗丽丽坚定地告诉记者。

在槐荫区精准帮扶下,“把耽误的春光抢回来补回来”成为了辖区众多企业与在建项目的常态。槐荫区坚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力求服务精准,举全区之力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区四大班子领导和行业主管部门深入668家重点企业一线,“一企一策”精准服务,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人力、物流、原材料等困难,与企业一道携手共进、共克时艰;面对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场“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服务民营经济发展”银企对接会为辖区中小微企业送去了1.66亿元银行资金支持;18支就业保障服务队对重点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走访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需要帮助支持的问题,现场解读稳岗返还、劳动关系等30余项人社政策……截至3月1日,全区“四上”企业共668家,累计开复工企业655家,开复工占比98.1%,走在了全市前列。

招商引资不停步企业落地全程帮办

多年来,在平阴投资设厂24年的台资企业弘正科技有限公司与泰安某电镀企业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往来。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家泰安企业迟迟未能复工。在联系多次后,订单交付时间固定的弘正科技却等不了了。了解到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困难后,平阴县投资促进局局长黄绪军向济南市投资促进局紧急反映,之后又找到了省商务厅。通过省商务厅第一时间联系协调泰安市商务局,帮助位于泰安的合作伙伴尽快复工,弘正科技总算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招商引资把项目引到平阴来并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要通过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解决企业落地、建设、生产甚至销售中面临的难题,扶上马,全程帮办,这是黄绪军始终坚持的招商信条。

抓项目复工复产的同时,招商引资也没停下。黄绪军介绍,他们敏锐意识到这场疫情将要给经济活动带来的冲击,先知先觉地大胆尝试“云”招商、按下快进键,在实践中总结出“线上招商五步法”,初见成效。“五步”走,简单地说,就是建机制、转方式、精包装、强推进、深服务。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建立平阴线上招商工作机制,策划包装了19个产业项目,安排专人通过各类云平台和社交软件等,多频次、高精度发布。对意愿强、成熟度高的项目,加强网上对接、洽谈的力度,推动签约落地。位列全球500强的法国苏伊士集团,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毅然决定投资10亿元,在平阴布局环保产业园。

在不懈努力下,平阴企业复工和招商引资捷报频传,40天引进外资占到了全年目标的40%——2月25日,平阴县14家外资企业全部开工;2月26日,香港上市企业迈科管道到账外资1400万美元;策划中的山水二期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马上签约、马上开工……

2月27日,中国中信集团与山东省在线签署合作协议,共签约9个项目。长清区在济南分会场成功签下长清区应通信息科技及内容产业园与济南长清战略新兴产业上市孵化基金两个项目。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能在全省签约会上一举签下两个项目,这得益于疫情防控期间长清区不断线的招商力度、不停歇的招商脚步。

疫情挡住了现场握手,却挡不住项目洽谈的热情。为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区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档、不掉线,长清区及时调整招商引资工作策略,开启“网上会客厅”,充分利用互联网、电话、微信、视频会议、邮件等方式加强对接沟通,推介投资环境、在线答疑解惑、洽谈合作项目,推动疫情防控与招商引资两手抓、两不误。

当好企业“店小二”暖心服务助复工

为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期间的企业服务保障机制,济阳区统筹调配各镇(街道)工作力量下沉到企业,为辖区企业派驻“经济发展服务生”,从济北开发区、区直相关部门抽调36人下沉到街道服务企业,确保每家企业有“经济发展服务生”包联,实施服务生AB角制度,实行“一企一策”,主动靠前服务,督促帮助企业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动态掌握复工企业生产建设情况。

针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能够现场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现场解决的当日汇总到三个工作组的综合协调机构,由综合协调机构根据职责当日转办相关职能部门,确保企业各项防控措施落地落实。截至3月2日,全区复工企业累计605家。220家“四上”企业复工216家,复工率达98%。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商河县坚持问题导向,创造性搭建起“1+4”企业服务体系,即1项“服务大使”制度及政策、诉求、科技和金融4大服务板块,让服务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服务能力、服务体系,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疫情防控之初,商河还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帮包制,县级领导、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结对帮扶重点企业;同时吸收工信、发改、住建等16个部门,成立企业生产服务保障组,向企业派驻127名服务专员。工作机制确定后,各帮包人、服务专员等立即深入企业一线,完善“一个企业、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制度,形成帮包帮扶企业一体化推进机制。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保障了商河企业在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截至2月26日,商河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100%,“四上”企业复工率达到93.8%。

当“复工潮”撞上“疫情关”,企业复工复产成为天桥区北坦街道防疫工作面对的又一波严峻考验,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胡金波的肩上又扛起了企业复工“服务生”的角色。

为加快复工复产进度,北坦街道第一时间召开小微企业复工复产座谈会后,胡金波随即率领复工“战队”逐户走访辖区企业,实地掌握企业复工动态,了解企业在疫情期间遇到的困难,为企业送去复工复产的最新政策,让辖区企业吃下“定心丸”。据悉,北坦街道通过召开小微企业座谈会、实地走访、建立微信群等各种方式,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在复工复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为200多家小微企业现场讲解疫情防控措施及相关政策,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本报记者 李冬阳 刘阳 张素芬邵明红 王宝静 张龙 郝倩 冯经伟)

新闻推荐

100%开工5.3亿签约! 平阴锦水:一个工业街区的战“疫”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地处济南市平阴经济开发区的锦水街道,从战“疫”之初就把目光盯在经济工作上,不仅实现了100%复工,还新签约...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