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帮扶 “硬核”服务

潍坊日报 2020-02-23 09:22 大字

□本报记者侯江宏

通讯员王卫东

政企联动,共克时艰。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滨海区党政部门协调多方人员与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员工携手作战,在寒风中连续作业56个小时,将1.2万吨货物突击装船按时运往沙特,既让中碳能源坚定了发展信心,也让沙特铝业见证了中国企业的诚实守信和中国政府的良好形象。

2月20日上午,中碳能源负责人将一封感谢信送到了滨海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手中。“你们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不仅让我们公司避免了违约损失,也对我们公司继续拿下大额合同提供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坚定了外国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

2月20日下午,“阿提拉”号万吨货轮停泊潍坊港森达美港区,1.5万吨中东客商的货物在此装船,随后将运往迪拜。这也是疫情防控开展以来,中碳能源的第二个外贸订单。该企业总经理李忠光激动地说:“在潍坊港装船,是外商主动提出的。这背后的缘由,跟咱们政府的‘硬核’服务和滨海良好的营商环境分不开。”据介绍,该公司2020年将有30万吨货物在潍坊港森达美港区装船。

守责护航勇担当。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滨海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部署要求,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创新多种“硬核”服务模式,全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复工达产,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复工保驾护航,进一步坚定了企业发展信心,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夯实了基础。

硬核服务——

获得国际赞誉

位于滨海区绿色化工园的中碳能源是一家出口外向型生产企业,春节后正常上班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关乎国际合作信誉,甚至企业命运的棘手事。

2月10日,中碳能源的一个外贸订单计划通过潍坊港森达美港区运往中东地区的沙特铝业,但当船舶停靠在港口准备装货,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的影响,港口作业人员严重不足,1.2万吨煅烧焦无法按期集港装船。沙特铝业方面更是反复催促,他们的原料库存告急,这批货物如果不能按时运往沙特,将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生产,要求2月12日不管装运多少货物,货轮都将从潍坊港离港赶赴沙特。李忠光说:“如果我们不能按时将货物装船,不仅要承受7万美元的高额违约金,还将影响我们企业信誉和全年的出口业务。”

王建生是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安全生产监管处主办,此时也是包靠中碳能源的企业“服务员”。他了解到中碳能源的实际困难后,快速向绿色化工园党委书记刘邦锋进行了汇报。

滨海区党工委、管委会号召党员干部,在当前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越是困难时期,越要给企业提供“硬核”服务。滨海区建设交通、经济发展、科技商务、绿色化工园和海港经济区等部门单位迅速行动起来,成立服务专班,第一时间与潍坊港森达美港区进行沟通联系,靶向解决企业货物装运困难。

“硬核”服务催生“滨海速度”。“前期我们对接海关、海事、港口等部门及时办理船舶进港手续,同时协调港口装卸人员全部集中在这批货物的装卸上,合力加快装船速度。”滨海区建设交通局局长刘海明说。最终,在全面保证疫情防控和安全操作的前提下,特事特办,中碳能源成立由12名党员和110余名职工组成的突击队进入港口,协助港口作业人员一同装货,园区工作人员则帮所有人员测体温、送盒饭,提供急需保障。在寒风中,党员干部和企业职工携手作战,连续作业56个小时,以每天装船5000多吨的“滨海速度”,一举打破了潍坊港森达美港区散杂货单日装运的最高纪录,保证了装载着1.2万吨外国客商急需货物的轮船,于12日顺利按时起航。外商对滨海区党工委、管委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的“硬核”服务称赞不已,“硬核”服务体现了滨海良好的营商环境,“滨海速度”让国内外客商感受到了滨海区党政部门和中国企业的信誉,更展现了中国力量和中国形象。

政策护航——

提振企业信心

滨海区党群工作部率先出台10条措施助推企业复工复产,对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其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生产疫情防控和群众生活保障物资的小微企业担保贷款额度300万元,3人以上创业团队担保贷款额度45万元。

滨海区财政金融局提出信贷支持、利率优惠、财政贴息和融资担保等15条具体措施支持中小微企业生产和发展,帮助中小微企业提振信心、稳定运行、渡过难关。由于疫情期间银行等金融机构未正常上班,中碳能源现金流紧张,为解决原材料资金问题,滨海区又协调银行为中碳能源900多万元的贷款支付提供了便利,帮助企业全力恢复生产。

滨海区经济发展局牵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项工作组,联合园区、街办、审批、财政等部门,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应急诉求网上受理窗口和热线电话,全面建立企业诉求记录解决机制,派遣专人现场解决困扰企业复工复产的“拦路虎”。滨海区155名党员干部下沉企业担任“服务员”,24小时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制定实施方案并解决实际困难,“店小二”式服务走出了“店门”,走入了企业和工厂。

2月20日下午,绿色化工园外贸企业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辆“家到厂”返岗直通车,搭载着22名济南市平阴县的员工顺利返回滨海。这是滨海区在全力抗击疫情的同时,为外地返岗员工定制的“返程复工专车”。

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党委书记刘邦锋介绍,为确保园区企业外地员工快速安全有序返岗,园区派出4个工作专班,精准摸清企业员工返程需求,统筹制定方案,动员组织企业以“点对点、一站式”的模式包车接送外地员工返岗,全力做好企业复工复产保障工作。“我们园区企业众多,受疫情的影响,不少企业的外地员工无法及时返岗,对企业的复工复产造成较大影响。设立返程复工专车,是为了员工的安全着想,也是为了尽快推进企业复工复产。我们要想企业之所想,全力夺回因疫情耽误的生产时间!”

目前,滨海区从金融、人社、经济、招商、税收、交通、市政、审批和专班服务等12个领域,出台118条推动复工复产的具体措施,形成了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引擎”。

绿色通道——

加速复工达产

滨海区经济发展局牵头公安、交通、市政和招商等部门,开启绿色通道,服务企业用电、用水、用煤、用气,帮助企业对接原材料供应,保障企业疫情期间顺利渡过难关。

山东瀛洋香精香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革说:“这次服务又快又好又实,那么多的困难和问题,没想到三两天都解决了,帮助我们加速恢复生产。”

滨海区从财政经费、党费、工会经费等划拨部分费用,派遣专人对接外省市生产企业,购买大批紧缺性防护物资分发到企业工厂,帮助企业解决复工复产的燃眉之急。该区经发局协调外地一家口罩企业,仅为中碳能源就订购了3万只口罩,绿色化工园也为园区内企业筹集了10吨消毒液免费取用。

在破解企业用工问题上,滨海区另辟蹊径,将人才市场搬到线上,开通“滨海微人才”微信公众号,发布企业用工信息4100条,达成就业意向900余人,通过远程面试、视频签约等方式促成双方签订合同。协调电信运营商,采用大数据手段筛选劳动群体,精准推送企业招聘信息3万余条。

滨海区在抓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提供硬核服务,“靶向”解决复工复产难题,全力加快开复工进度,全体党员干部大战中暖心服务、大考中担当作为,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2月18日,滨海区2020年总投资431亿元的15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2月19日,滨海区2020年第一批重点项目网上签约仪式举行,15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196亿元。截至2月20日,滨海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达到97%,企业在岗职工近3万人,全区企业综合产能恢复到83%,在建项目开复工率达71%,掀起企业项目复工复产高潮。

新闻推荐

平阴视频签约7个项目总投资30亿元

本报2月19日讯(记者冯经伟)2月18日,一场“屏对屏”的视频签约仪式在平阴县举行,一块大屏联通了全国范围内的7家企业。当...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