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球囊建功 她又能正常吃饭洗脸了 一个小时微创手术,王女士告别缠她4年的三叉神经痛

农村大众报 2020-01-16 16:37 大字

赵治涛正在为患者做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1月8日,来自平阴县的王女士给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赵治涛打来电话,激动地表达着深深谢意。今年80多岁的王女士被三叉神经痛折磨了4年之久,因长期服用药物,对药物产生了耐药性,越吃越多、越吃越不管用。2019年12月17日,王女士慕名找到赵治涛,做了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终于告别了三叉神经痛的折磨。

吃药吃到不管用,

微创消除“第一痛”

“王女士来就诊时情况已经比较严重,连续4年口服大量的卡马西平,由于用药时间过长,出现耐药性,最近半年药效越来越差,出现了头晕恶心等副作用症状。”赵治涛介绍,“王女士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鉴于这种情况,考虑到王女士已不适合做开颅手术,所以我建议住院进行进一步的检查治疗。”

王女士住院后经全面检查,确定其为三叉神经痛类型中比较难处理的三叉神经第一支和第二支。“这种情况比较棘手,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导致眼角膜损伤,严重的会导致失明。”赵治涛说,经与疼痛科其他几位主任医师进行充分的病例讨论,结合王女士的实际情况并经患者同意后,决定在全麻CT引导下进行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

“手术过程中,治疗团队用2毫米穿刺针准确穿刺到卵圆孔,置入微球囊导管,注入0.5毫升造影剂,充起微球囊,阻断疼痛传导,压迫5分钟后取出球囊。”赵治涛介绍,一个小时的手术很顺利,术后王女士的疼痛就消失了。

“以前就听说三叉神经痛号称‘天下第一痛’,我被三叉神经痛折磨4年多,真是深刻体会到了,疼得厉害的时候不敢吃饭不敢洗脸,甚至想死的心都有。以前就是吃药治疗,后来吃药越来越不管用。”王女士说,做手术时打上全麻后就睡着了,醒来后就不疼了。当时又惊又喜,终于不用遭这个罪了!

传统术式创新用,

获得认可立新功

赵治涛告诉记者,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是发明于20世纪80年代的微创技术,但过去由于手术方式、球囊制作工艺等方面的问题,不被认可。最近几年,随着这几个方面的改进,各大医院也逐渐认可这项技术。“从前年开始,我给适用于这种技术的患者做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已有多人成功接受治疗。”赵治涛说。

赵治涛说,当时做的那几位患者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他们的问题都比较棘手,被三叉神经痛折磨多年。幸运的是,在手术治疗后,他们解除了疼痛,至今未出现复发的情况。

“比如来自济南天桥区的王先生,右侧三叉神经第三支,疼痛剧烈,他坚决拒绝开颅手术治疗,2017年接受了微球囊压迫术后,至今疼痛缓解良好。”赵治涛介绍,“再如平阴的褚先生,三叉神经第二、三支疼痛,辗转多家医院、多个科室进行保守治疗,不能耐受药物副作用,由于卵圆孔巨大,射频寻找责任靶点困难。2018年辗转来到我们科,在给予微球囊压迫术后,其疼痛完全缓解。”

具体病情各不同,

区分治疗不盲从

虽然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属于微创手术,具有效果确切、技术先进、适应症广、并发症少、治疗无痛苦等优势,但赵治涛提醒,它并非适用于每位患者,患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

他指出,三叉神经微球囊压迫术比较适合50岁以上、基础性疾病较多、不适合做开颅手术或不愿开颅手术的患者。这种技术创伤较小,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但是这种治疗方法对于三叉神经分布区会有麻木感,可能会出现一部分咀嚼肌肌力下降且存在一定的复发率,但复发后可以重做。

三叉神经痛早期患者,可以选择服用以卡马西平为代表的药物进行保守治疗。这种治疗方法简单费用低,但是副作用较大,长时间服用可能会出现剥脱性皮炎、骨髓抑制以及头晕呕吐等症状,且长期服用容易出现越吃越多、镇痛效果越来越差等情况。因此,患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改变治疗方式。

至于微血管减压术,则相对复杂,一般由神经外科医师来处理。这种治疗方式有效率达90%以上,比较适合年轻人,一般不会出现复发情况。但这种治疗方式费用高,治疗时间较长,且有一定危险性。

赵治涛强调,由于三叉神经痛具有典型的疼痛区域和疼痛特点,典型病例容易确诊,但对一些首发症状为牙痛的患者,则需要仔细鉴别。“三叉神经痛会出现在脸上或者口腔,所以有些患者误以为是牙痛,并将牙齿一颗一颗拔掉,痛感却未减轻。”

他特别提醒,一旦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性剧烈疼痛,无任何先兆地骤然发作,刷牙、洗脸、说话、寒冷刺激、进食等均可引起发作,疼痛呈发作性电击样、刀割样、撕裂样剧痛,突发突止,间歇期则完全正常,这时就要考虑是不是得了三叉神经痛了,应及时就医诊疗。

新闻推荐

洪范池镇将党委建到旅游综合体上

近日,平阴县洪范池镇浪溪河旅游综合体党委、黄石崖旅游综合体党委、大寨山旅游综合体党委、云翠山旅游综合体党委等4...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