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率超七成 被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孝直镇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规模化经营

济南时报 2019-11-22 13:56 大字

近年来,平阴县孝直镇实施三社并举、五统托管、七化引领“三步走”系统推进,全镇11万耕地流转7.8万亩,流转率71%,比全市的36%、全省的38.6%高近一倍,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规模化经营。孝直镇“三权分置、三社并举”经验做法得到市委书记王忠林批示,被中央改革办列为地方改革案例。2018年,孝直镇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孝直模式”。

盘活农村“地、钱、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万余元

在孝直镇海升现代农业产业园,1700多亩水果胡萝卜进入收获季,平均亩产都在4吨以上。海升农业流转周边8个村土地5500亩,每亩土地产值达到了3万元以上。而在过去,孝直镇的农业,还是传统的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效益很低。为解决好土地、资产、劳务三大问题,2017年12月,孝直镇探索指导全镇村级党支部普遍组建土地、资产、劳务三个合作社。

孝直镇推行实行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由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合作社,按照股份从土地经营收益中获得分配收益。指导各村“清资产、定成员、量股权”,将集体资产按股量化到村经济组织成员,实现“确权确股到人”,建立起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村集体增收的股权利益链接机制。孝直镇64个村、1.5万农户全部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东。

村劳务合作社组织村民就近务工,不仅解决了农民“无事做”“增收难”的问题,也解决了家庭农场、农业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目前,全镇1.16万农民实现就近打工就业,农民收入实现了由原来单纯种地“一份钱”,向地租钱、打工钱、分红钱“三份钱”的转变。2018年孝直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1804元,高出全省平均值5507元。

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全域规模经营

“通过‘五统一’服务,农资服务竞标比价,比老百姓自己种植,每亩地要节约成本180块钱,增收50到100公斤,这样每亩增收300块钱以上。”大天宫村支部书记尹逊高告诉记者。

尹逊高所说的“五统一”服务,是孝直镇引导村党支部创办合作社对未流转土地实施的“五统一”托管服务,即统一机耕机收、统一种苗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田间管理,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程“保姆”式服务,实现全程机械化。

“五统一”托管服务,不仅解放农村生产力,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增收增效,实现农业设施现代化,更让村干部由过去看着群众干转向了为群众搞好经营管理服务上来,又为孝直镇实现农业全域规模化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

提升现代农业经营水平破解“四难”问题

“我经常吃这种瓜,就属这里的好。甜度高、口感好,比哈密瓜还强。”济钢职工冯友功说。今年五一期间,两辆大巴车将100多位省城客人送到孝直镇刘所村科技生态示范园,他们一下车就直奔洋香瓜品尝区,示范园管理人员熟练地打开黄橙橙的香瓜给予热情地招待。

刘所村科技生态示范园是孝直镇现代农业的区区一角,在规模化经营的基础上,如何让农民、农业设施及农产品得到提升。孝直镇及时出台《关于推动现代农业“七化”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意见》,推动孝直农业向“适度规模化、主体职业化、设施现代化、产品品牌化、经营绿色化、农村股权化、三产融合化”七化发展,使经营水平由低级走向高级。

“三社并举、五统托管、七化引领”,为孝直镇加快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动力,破解了农村要素盘活难、现代农业发展难、农村干部干事难、村级经济创收难“四难”问题。“全域规模经营,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的收入,促进了现代农业在孝直镇的落地,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孝直镇党委书记胡茂国说。(新时报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2019“济南工匠”候选人简介(一)

编者按为充分发挥“济南工匠”示范引领和牵引带动作用,在全市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