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加减乘除”法一次解决全部事

济南日报 2019-11-04 11:29 大字

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工作人员向市民介绍业务办理流程。(刘阳 摄)

槐荫区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人员为市民办理业务。(张龙 摄)

个体登记进入“秒批”时代、推出“微信聊天办”让数据多“跑路”……今年以来,全市各基层单位动真碰硬狠抓落实,通过“加减乘除”法深化“一次办成”改革,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流程再造,以“店小二”式服务打造优质高效便捷的办事环境,让“在泉城,全办成”成为济南新名片。

加法 加强服务

主动服务做加法,针对不同服务对象,推行上门服务、错时服务等,延伸服务时间与空间,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性,为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

近日,市民石先生受委托来市中区政务服务大厅申请办理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事项,受益于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刚刚推出的《告知承诺制》审批举措,让服务靠前一步,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过去需要20个工作日才能完成的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事项审批,并领取到《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刷新此类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新速度。

据悉,劳务派遣经营许可事项法定办理时限是20个工作日,其间需要进行材料审核、指导备检、现场勘验、督促整改和许可发证等环节,审批周期较长。为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审批时间,助力企业提高发展效率,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实行《告知承诺制》改革试点,制定三类勘察审批项目,涵盖文旅、民政、人社、食药、教体五大类8个审批事项,借助远程勘验系统,首推勘验环节“形式性审查”,企业只需签订承诺书,将相关资料上传至“市中好办事”微信服务平台,工作人员后台审查完毕后,即可发放相关许可证,事后根据事项类别,参照“双随机一公开”原则,30日内抽取一定数量的企业进行现场实质核验,发现与承诺条件不符的,限期20日内补正,对违反承诺的失信行为将依法处理。下一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秉承“市中好办事,服务更到家”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创新审批服务举措,提升审批效率,用实实在在的举措努力打造一流的市中政务服务环境。

10月29日,为贯彻落实全市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部署推进会议精神,平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分两个组8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开展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调研,就场所设置、人员安排、事项承接等问题与各镇街负责同志进行了详细沟通,详细了解各镇街政务服务体系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为打造一个上下联动、层级清晰、覆盖城乡的网格化政务服务体系,推动全县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建设,平阴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在政务服务一门受理上下狠功夫。确保适应政务服务高效运行的硬件设施建设到位,确保按照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文件要求保证编制人员到位,确保下放的各项行政权力事项承接到位,确保各项便民公共服务事项全部进驻到位;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上下狠功夫。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的要求,逐项编制标准化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奇葩”证明、循环证明、重复证明等各类无谓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网络建设进程,确保网络通畅运行,为“互联网+”政务服务提供高效稳定的网络支持;在政务服务质量提升上下狠功夫。深化帮办代办“服务大使”工作制度,确保每个项目、每个阶段、每个环节出现的问题都有代办专员协助指导,实现帮办代办服务全覆盖。打响“零中介、零排队、零推诿、零投诉”的“四零”政务服务品牌,认真践行延时、错时、预约和双休日“开门便企”等服务新举措,打造“5+X”全时空服务模式。减法 简政放权

以减少审批事项和审批环节为基础,以提高群众满意率为目标,以完善便民服务为抓手,着力解决行政审批、服务群众中的突出问题。

“效率太高了,跑一次就办成了。上午申报,中午就完成审批,解决了我们的时间紧这一大难题!”近日,青岛一家演艺公司的刘先生体验了一把槐荫审批服务“加速跑”。

据了解,该公司筹备在济南方特东方神画举办夜场演出。参照以往经验,演出单位需提前3个工作日申报,再经过3个工作日办结,前后需要近一周时间。将“一周”压缩为“一天”,得益于槐荫探索创新实施的“并联审批”,将以往“单兵流水作业”变为“集团合成作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近年来,随着“双招双引”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槐荫市场主体数量快速攀升,对行政审批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能进一步提升“一次办成”服务水平,擦亮服务群众和企业的窗口,成为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面临的必答题。找准病灶,才能对症下药,提升整改的实效。目前,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共设了8个窗口,提供文旅、人社、教体等10余个部门的业务服务,审批事项达80项。借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有利契机,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部门坚持边学边改,解剖麻雀,检视妨碍服务效率的症结,勇于再造流程,突破藩篱,大胆探索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的有效办法。

槐荫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负责人介绍,他们边学边改,将行政审批过程拆分成前台受理、中台审核、后台审批三个环节,由前台窗口按照法定标准统一初审受理,再推送到中台,由具有审核资格的人员核验或现场勘验,最后由分管审批业务的分管领导审批通过。整个审批环节都有各业务局和行政审批服务局的人员共同参与,在网上运行,形成并联审批。目前,50项审批业务实现了并联审批,共办理行政许可事项313件,无一差错。

日前,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与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对接,凡是在区疾控中心、区人民医院办理健康证的职工,其所在单位申请包括食品经营许可证在内等11个行政许可事项审批时不用再提交健康证明材料。

今年以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持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从申请人的角度出发,真正给企业和群众“减负”。7月,该局公布第一批不再由企业提供营业执照证明材料审批事项清单,共涉及90个审批事项,免去企业提交营业执照证明材料,让企业和群众每年可少提交材料近万份。下一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将继续主动对接相关部门,持续“减证便民”,使企业和群众办事创业更便捷。同时,对承接事项再做深度梳理,通过内外联动,精简证明材料,再造审批流程,完成年内减材料60%的既定目标。乘法 乘势推进

最多跑一次是原则,跑多次是例外。乘着“网上政务”的东风,用“数据跑”代替“群众跑”,将“满城跑”变“就近办”,极大方便办事群众。

近日,市中区行政审批服务局优化营商环境再出新举措,推出“微信聊天办”审批服务举措,以“市中好办事”微信智慧服务平台为支撑,充分让数据跑路,申请人足不出户,打开微信,只需关注“市中好办事”微信公众号,点击至简办事板块,进入微信身份认证系统,认证法人、董事等人员相关信息,通过认证后,点击全链条登记,通过简单的“是、否”选择项,填写相关资料,所有数据实现一次录入并共享自动填充,快速完成选择所办事项的全部材料提交。后台审批人员审核通过后,申请人一键生成办理证照所有资料,打印并签名完毕后,选择档案/证照邮寄系统,身份验证成功后即可在线免费下单进行档案邮寄。申请人相关证照审批后台分类办结后,审批人员第一时间将证照邮寄到申请人的手中。整个审批过程,办事材料生成简单快捷、流程便捷、全程邮寄免费,整个邮寄过程能够实时查看物流信息,真正实现了足不出户,在家玩着微信把证照办成,大大助推了市中区营商环境再提升。

今年以来,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优化登记流程,化繁为简,高效办结,进一步提升效能、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逐步实现登记注册等事项“最多跑一次”。

通过加强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形成“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即时(限时)办结、一窗发放”的运行机制,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努力实现登记注册“让企业最多跑一次”。个体户登记先行,全部流程“最多跑一次”。对于自备材料齐全的个体工商户登记申请,由窗口受理人员直接将登记信息录入准入系统,打印电子版申请书,经申请人确认签字,当场审核,申请人当场领取营业执照。

对于窗口申请名称的企业,挂区名的做到当场办理,当场给予名称核准通知书,同时一次性发放登记材料清单,实现“跑一次”办结;同时对于企业登记申请材料齐全无误的,窗口人员流水线进行材料受理-系统录入-材料审核-打印发放营业执照,代理人便可当场一次领取营业执照或者通过邮寄形式发放营业执照。

利用电话网络等方式,推进“最多跑一次”。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开通“天桥市场监管注册窗口”QQ群,支持注册登记相关问题咨询以及登记电子格式材料的网络传输;同时开通电话登记咨询专线,回答咨询人的相关注册登记问题,减少当面咨询、领取纸质版材料格式来回跑的次数。该局制定了企业只跑一趟负面清单,在办理前期预审通过材料登记的同时,对清单外企业实行分组登记,指定4个注册窗口试运行,谁预审、谁受理、谁审批,通过这种方式,现已为4366余家企业办理了登记注册,实现了“让企业只跑一次”。下一步,天桥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将根据试运行情况,适时向社会进行公示,全面推行登记注册“让企业最多跑一次”改革。除法 消除障碍

群众咨询多、受理排队长、申办程序繁,一采用除法,就变得快速简单了。

近年来,济阳区将行政审批事项的精简下放与行政审批体制的创新同步推进,不断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实现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从注重审批事项“量”的减少向更加注重审批效率“质”的提升。

济阳区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在全市率先实现“一窗受理”的基础上,紧抓成立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的新机遇,紧盯“一次办成”的硬指标,树牢“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系济阳形象”的理念,通过创新实践,初步形成“一枚章审批、一条龙服务、一次性办结、一张网集成、一个特色品牌、一体化监督”的“六个一”政务服务新模式,有效推动了行政审批、项目落地和经济发展大提速。

以突破条块分割、体制制约为首要,在事权集中上重拳出击。2018年12月,出台《济南市济阳区推进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组建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改革方案》,以区政府最新公布保留的30个部门(单位)245项行政许可事项为基数,划转22个部门(单位)的182项行政许可事项集中到区行政审批服务局,成立投资建设、市场准入、民生事务3个审批业务科室归口审批,审批主体为一个部门,证照出口为一枚印章,全力推动“划转事项全覆盖、一枚印章管审批”。

为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企业和群众提供更加便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济阳投资近3亿元高标准建设济阳区市民中心,市民中心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地上十一层,地下一层。包括税务大厅、便民服务大厅等。同时设置便民驿站、共享天地、先锋驿站、母婴室、减压室、休息区等区域,完善手机充电桩、饮水机、便民伞、便民药箱等设施,为办事企业和群众提供温馨、便捷的服务。(本报记者刘阳 张龙 冯经伟 张素芬 王宝静)

新闻推荐

抖音视频 沙画展示 积分兑换锦水街道让垃圾分类成为时尚

锦水街道用沙画宣传垃圾分类通讯员供图黄河楼、火玫瑰,这些极具平阴县锦水街道代表性的建筑,在沙画师的一撒一抹一...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