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热线的故事”征文选登
12345热线工作的“苦”与“乐”
□平阴县玫瑰镇 高庆乐
一摞工单,一部电话,一遍遍拨出,反反复复解释,口干舌燥却丝毫不觉;一次次现场督办,一遍遍沟通调解,不辞辛苦,循环往复……这是我们热线工作者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
“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这是我们热线人的承诺。记得2017年10月,玫瑰镇启动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涉及全镇6个村庄。为了便于新社区的设计规划,要在国庆节长假期间确定搬迁的户数及户型,全镇6个村庄同时开展交楼房定金及选户型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在这个节骨眼上,居民难免会出现种种疑问、质疑、咨询等情况,很多居民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咨询黄河滩区迁建政策、定金收取等问题。仅国庆节期间,就收到此类工单270余件。面对厚厚的一摞工单,第一时间回复群众、打消疑虑成为当务之急。摸起电话,我们一个工单一个工单答复、解释、说明,一边答复,一边学习、研读相关文件,针对群众提出的“犀利”问题给出合理解释,力争让群众满意。此次群众提出的问题,都关乎切身利益,每一通电话差不多半小时,一天下来也就回复几十个,为了尽快答复每一位来电群众,我们连续几天都工作到半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月玫瑰镇热线办理工作群众综合满意率达到了100%,黄河滩区脱贫迁建工作也顺利完成。
“一定要让群众满意”,这是我们热线人追求的目标。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山东,雨量达到大雨甚至暴雨级别。晚上11点,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庞口村山体落石,存在安全隐患。”接到县热线办转来的紧急工单后,我匆忙带上一把雨伞与同事来到现场。没有工具,我们扔下雨伞直接用手搬碎石,大家齐心协力,及时排除安全隐患,并设立警示标志,确保过往群众和车辆不发生危险。那一晚,过得很快,也过得很充实。在那几天里,收到群众反映田间、道路、庭院大量积水、房屋漏雨等问题热线工单40余件,我们始终保持高效运转,及时将群众反映的问题转相关部门和村办理,确保安全隐患第一时间排除,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辛酸与隐忍都不怕,只要群众满意。从事12345热线工作,当然也伴随着辛酸和隐忍。作为一名基层热线工作者,也曾因少数来电人的不理解而被大声呵斥过、质问过,在言语上被羞辱过、伤害过,但我没有忘记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始终以理性、平和、包容的心态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努力赢得群众的理解与信赖。记得南台村一位退休村干部因为退休待遇问题频频拨打12345热线。对此,我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商量对策,分别去做老人及其家人的工作,摆政策、讲道理,也多方想办法帮助他解决问题。每一次与他的通话,都要三四十分钟,我像邻家侄儿一样推心置腹帮助他,最终通过多部门共同努力,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后,解决了其后顾之忧。至今老人偶尔到镇里办事还会来热线办和我见上一面。在热线办理工作中,每当听到电话那端传来对12345热线表示满意和感谢的话语,一种自豪感、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是对我们热线人最大的褒奖。
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是我们的工作标准,群众的事就是我们最大的事。
情注热线,才能为民排忧解难;心系群众,方可赢得群众好评。这是我从事热线工作以来最大的收获。因为,我深深地知道,热线工作,不单单是一份工作,更多的是一份责任,一份使命。热线工作不仅承载着群众的希望,还担负着为民解难之责,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热线人,不仅要有“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的坦荡,还要有“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奉献;不仅要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担当,更要有“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相伴热线,我之幸也,热线相伴,我之责也——我为我是一名热线人而自豪。
十年风雨同舟让我们继续扬帆起航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中心网络分中心 张园园
“您好,我是6044号受理员,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当有人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就会有甜美的问候从话筒中传来。12345热线90%的受理人员都是“90后”的小姑娘,通过全面的培训和完善的工作机制,将我们打造成了合格的热线受理人员,让我们在接起市民来电时漾起自信的微笑。无论是工作日还是假期,无论是清晨还是子夜,只要您拨通12345这条服务热线,总能感受到电话那端微笑服务所传递出的真诚和关爱。
时光荏苒,转眼我已在12345热线工作10年。10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我怀揣着梦想和希望来到热线,开始我以为这份工作很简单,觉得“不就是接接电话嘛,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是,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按照热线对受理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面对千千万万不同市民的不同诉求,我深深地感到自己原来的认识是多么肤浅。12345热线并不只是接电话、受理市民诉求那么简单,它是展现市委、市政府形象和公信力的窗口,是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连心桥,肩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和使命。我逐渐意识到,作为一名12345热线受理员,不但要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更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接听第一个市民来电时的情景,我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正是美国白蛾比较多的季节,虽然在接电话之前我做足了准备,但在电话响起的刹那间,脑子还是空白了,战战兢兢地按下接听键。电话接通了,我不自觉地说出“喂……”。说出后才发现自己说错了,按照热线标准要求,是没有“喂”这个字的。还好接下来比较顺利,我在心里默默地把来电人当作自己的亲人,感觉就不那么紧张了,完整地记录了来电人反映美国白蛾集中的地点及联系方式,并将问题及时转达给相关职能单位落实。放下电话,我长出了一口气,听着市民最后那一声“谢谢”,一种自豪和满足感油然而生。我把这次接听中的不足之处牢牢记在心里,并告诉自己下次一定不能再犯。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第一步,只要坚定走下去,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截至今年,我已在12345热线工作了10年,其中接听电话两年,从事转办工作6年,在网络中心工作两年。热线就像自己儿时的伙伴,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成长。记得2008年热线刚刚开通时,当时受理人员只有我们80个人,一共30个坐席;2015年热线平台搬迁,坐席扩容至300个。现在我们的坐席已经达到500个,伙伴们更是达到850名,我们的队伍越来越壮大。10年来,12345热线的环境越来越好,各项软硬件设施逐渐完善,受理渠道也实现了电话、短信、市长信箱、微博、微信、手机App六位一体24小时受理。我也已从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成为一位母亲。在12345热线的这10年,一路走来,有欢乐、有辛酸、有付出,更多的是收获。作为热线人,我感到无比光荣,同时也牢记着自己肩头的责任和使命。我热爱12345热线,更感谢12345热线,在热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这份工作经历让自己各方面能力素质都得到了锻炼,让我不断提高,不断成长。
“12345,服务找政府,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答复”,这几句简短的话在泉城已经深入人心,热线的工作经历让我明白:时刻与群众在一起,认真倾听群众的诉求,时刻想着群众的利益,这是我们每一名热线人的责任。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不辱使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热线的温暖传递到每位市民的心中。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 胡磊)
新闻推荐
农村大众报平阴讯(记者张婷通讯员李文文)平阴县玫瑰镇有一位“硕士农民”,她叫赵红艳,所学专业为中医药学,2009年获...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