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的乡村振兴情怀 记平阴县孝直镇退休教师亓树桐
亓树桐
在常人看来,退休就意味着“船到码头车到站”。退休后,有人在家享受生活,有人走出家门谋职求财,而有人却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停地奔波。亓树桐就是这样一位退而不休,为家乡振兴奋斗不止的人。
“两委”班子的智囊
“亓校长回村这些年一直是我们村‘两委’班子智囊,每当村里遇到重点、难点的事,首先想到的人就是他。”提起亓树桐,付庄村党支部书记亓明轩深有感触。
2010年8月,亓树桐从原平阴县店子中学校长的岗位上退休,回到付庄村。此时正值该村事业发展起步阶段,需要一位懂政策、有理论的人才。亓明轩立即登门拜访,诚心实意地把亓树桐请到自己身边。从此,村里走上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道路。
“村里发展要确立明确的、人人皆知的工作目标,避免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在村“两委”会上,亓树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同。于是,他根据付庄村实际,与村“两委”共同研究,出台了“141”工作目标(以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的一个中心,做好文化兴村、产业富民;用老房换新房,以土地作保障;居住进社区、打工进园区;当好群众后盾、全心为村民谋福利四项工作,实现强村富民、共同富裕的一个总目标)。这个目标成为指导付庄村由落后走向先进的旗帜。
随着“141”目标的逐步实现,2016年,亓树桐又和亓明轩一起深入探讨,研究政策,做出了新的五年计划。新计划的实施,创造了农村改革的“付庄模式”,得到时任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忠林同志批示,也被中央改革办列为地方案例。
父老乡亲的希望
“亓校长多年担任中学校长,管理经验、文化知识都很丰富,他的讲话既有影响力,又易于使群众信服。”亓明轩说。
村里要发展,必须加强党员干部和村民两大队伍建设。亓树桐主动挑起了党员干部学习、培养以及农民素质提高等方面教育的重担,成为街坊邻里心目中的“文化人”。从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的宣讲、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宣传到每月一次党员、群众代表的集体学习、上党课;从每年的“三八节”、“重阳节”庆祝会到文明户表彰会等,都有亓树桐的宣讲镜头。平时走在大街小巷、串门做客,他也把教育挂在嘴边。
“自亓校长回来这几年,我们班子成员的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我本人也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受到了较大启发。”亓明轩深有感触地说。
2015年初,为帮助残疾人脱贫解困,亓树桐协助村里成立残疾人扶贫基地,他具体负责筹建和管理。其间,他到处学习,很快依托合作社把“我的兄弟姐妹”残疾人扶贫基地建立起来,让残疾人有了用武之地。在亓树桐的努力下,目前,该基地已安置40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涵盖付庄、亓集、谷楼等7个村100多户残疾人家庭。该基地于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残疾人扶贫基地”。无私奉献的典范
“亓校长这么多年为村里忙这忙那,从没提过一分钱,没邀过一次功。”亓明轩说,亓树桐平时住在县城,三天两头从县里往返付庄村,回村后还要随时听从村里“调令”,无论是去外地“取经”,还是在附近学习,他都将私家车变为“公家车”。
一家人生活在城里,退休待遇又不低,亓树桐本可以陪着爱人休闲漫步,颐养天年,但他并没有。“付庄是我永远的家,村里人能想到我,是对我莫大的信任,”亓树桐说,小孙女在县城上学,亓树桐接送的次数屈指可数。每当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依偎在爷爷身边,他都十分羡慕,同时心里又倍感心酸。但想到美丽的付庄社区和群众幸福的笑脸中包含着自己的一份辛劳时,他又感到无比的自豪。
付庄村有很多村民在县城和外地工作,但无论是土地流转、还是社区搬迁,没有一个给村里出难题的,这离不开亓树桐的影响。“村里50岁以下的成年人大多是我的学生,在校时我用书本教他们做人,离开学校就用自己的行动给他们做出样子。”亓树桐说。
在亓树桐的鼎力帮助下,孝直镇付庄村2011年荣获全国“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居”、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2012年度获“省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18年付庄村党支部被省委组织部授予“干事创业好班子”。
(本报记者 王希涛 通讯员 刘新丁晓)
新闻推荐
□陈书娟郭峻峰张思凯“太好了,扫二维码就可以直接充电,只用20分钟就充满,真是太方便了。”1月2日,驾驶电动汽...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