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聊着,问题解决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济南探索系列报道之三

济南日报 2018-09-03 11:56 大字

曲水亭街是充满老济南特色的旅游景点,但是沿街商铺经营时间长、晚上吵吵闹闹也影响了居民休息。去年,这个问题被反映到了社区。针对这种情况,社区采用“一入、二听、三汇”的方式,多方走访,汇总了症结所在。不久后,由社区牵头召集的曲水亭街民俗商铺业主及部分居民代表座谈会召开了;在协商民主的基础上,社区邀请了派出所、环保、城管等部门进行多方商量。通过协商民主会议,逐步建立了业户文明经营制度和文明业户激励机制,规范营业时间,形成统一管理,居民和商户都挺满意。

基层治,则天下安。近年来,济南市把学习“枫桥经验”、妥善化解矛盾纠纷作为深化平安建设、构建现代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基础工程,积极运用法治方式和手段消除化解社会矛盾,搭建起依法处置矛盾纠纷的多方参与平台。

前移“最后一道防线”

日前,历下区法院接收了这样一起案件:某运输公司因为一起保险纠纷到法院申请立案。征得当事公司同意后,历下区诉调对接中心将案件分流予以诉前调解。当日,办案人员向涉案保险公司送达了调解通知,并在1周内进行了3次电话调解和1次双方调查,双方基本达成了一致的和解意见。最终,这起财产保险合同纠纷在9个工作日内圆满化解。如果通过传统的诉讼模式,该案最快也需要3个月的时间才能审结。通过诉前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完美对接,不仅速度加快,而且减半收取了诉讼费,大大减轻了当事人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人民内部矛盾逐渐呈现出主体多元、诉求多样、数量高发的态势,这些矛盾最终多以诉讼形式汇集到人民法院。诉讼作为纠纷解决的最后手段,如何与非诉方式一起构成多渠道、多层次的纠纷解决体系,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途径和着力点。历下区法院前移“最后一道防线”,设立了全市首家区级诉调对接中心,积极构建实施纠纷诉前调解和立案后“调解+速裁”诉讼前端分流机制,形成了人民调解、专业调解、行业调解和司法调解的纠纷化解多元格局,使大量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前端,平息在萌芽状态。

记者了解到,在历下区法院构建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汇聚了多种调解资源:与多家调解组织和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积极吸纳人民调解组织和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入驻,实现了调解主体多、调解渠道多、调解方式多的“三多”格局。包括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调解员、仲裁员、公证员、医疗专家、金融保险专家、电视台主持人等在内的各行各业人员,都加入了特邀调解员队伍。

自选调解员就像逛超市

有矛盾纠纷,找“调解超市”。平阴县孔村镇的“调解超市”作为“一站式”纠纷解决平台远近闻名。

“调解超市”整合多个职能部门,设置专职调解员,让矛盾纠纷当事人“自选”。过去,调解申请人只能被动接受安排的调解员,自己所需要的调解条件及愿望不能充分得到满足。“调解超市”的建立改变了这一状况。“超市”将每位调解员的照片、个人简介及适宜调解的矛盾纠纷范围上墙公布,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解员,增加了当事人的被尊重感,有助于促进调解成功。

“调解超市”负责人介绍,他们在信访、公安、法院、民政等涉及矛盾纠纷较多的职能部门中,选取20名业务能力强、有调处经验的工作人员,聘为“调解超市”的调解员,把他们“请”进“超市”,对跨区域、跨行业及复杂疑难纠纷实行联调联处。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村(企)调委会、村民(车间)调解小组、调解员3级调解网络,村级实行了“10户3员”,即每10户1名调解员、1名纠纷信息员、1名普法宣传员制度,及时发现矛盾纠纷的苗头,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村,减少“调解超市”工作压力,同时做好重大矛盾纠纷的预警。

“对邻里纠纷、家庭赡养等一般性矛盾纠纷,由村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当场进行调处;对政策性、法律性强或涉及多个部门的复杂重大矛盾纠纷,由镇上组织‘调解超市\’人员组成调解合议庭,依据法律政策和规范程序进行调解,并形成格式统一的调解书,进行公示公告。”该负责人表示,为了强化保障,“调解超市”工作经费被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专款专用。

多方参与依法调解

济南市以人民调解为基础,强化诉调对接、检调对接、公调对接、访调对接和行政复议、仲裁等各类调解平台建设。在区县、街镇、村居成立法律援助中心,开通12348服务平台;在道路交通、物业管理、行业商会、旅游保险、婚姻家庭、诉前等领域成立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引入律师、社会组织、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手段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在法院系统普遍建成了集立案登记、诉讼服务、诉前调解等功能为一体的“诉调对接中心”,去年通过诉调对接机制受理纠纷10197件,诉前调解成功3210件,司法确认案件515件。成立了市、县两级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去年解决农民工欠薪案件290余起,金额4400万元,通过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机制,移送涉嫌欠薪入罪案件3起。在中央商务区等重点片区拆迁中,组织由近千名干警和260余名律师组成的法律服务团,全程参与拆迁过程,先后审查法律文书2.3万件,化解矛盾纠纷1500余起。

(本报记者 刘晓群)

新闻推荐

聚焦玫瑰产业 实现乡村蝶变“玫乡花海、山村风光”精品线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花农在晾晒玫瑰花瓣前来赏花游玩的市民平阴县毕庄村村内的花园广场平阴县胡山口村文化墙示范村创建是美丽乡村...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