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真功夫,需要下功夫

大众日报 2018-07-13 05:06 大字

5月18日,济南市育贤小学联合济南市文化馆、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举行“中国梦·非遗行”文化传承基地揭牌仪式。活动现场,太乙门武术队在非遗传承人林树基的指导下表演了集体拳术等项目。(资料片)□本报记者田可新实习生尹思琦

中华武术博大精深,“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彰显了我们民族的风骨。这也是一张中华传统文化的闪亮名片,许多外国友人透过“中国功夫”了解中国、走近中国。在济南,与武术“结缘”者大有人在,他们打拳、练剑,或为强身健体,或在于修心养性。这里也不乏“名门正派”“武林高手”,其中还有不少各级非遗项目的传承人。透过他们技艺精湛的一招一式,人们更能品读其背后的传奇故事、文化底蕴,感悟“泉城武林”的巨大魅力。

泉城非遗有“真功夫”

翻看济南非遗项目“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一项,各流派的传统武术有多项。比如济南形意拳,是形意拳重要流派之一,起源可追溯至1930年前后,其以稳捷扎实、舒展明快、严密紧凑见长,内为养身之术,形为运动之道,拳理、道理、医理相互贯通,达到精、气、神与形体高度结合运用;比如太平拳,发源于清康熙年间,是平阴县孔村人、绰号“铁脖子”的王翀宇所创,具有独立的拳术和器械套路,既有内家的柔,又有外家的刚,既有北派功夫出拳快、发力重的优点,又具南派功夫轻灵、迅猛的特点,手法多变、快捷实用,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再比如,八卦太极拳,这是太极拳中的一个流派,流行于济南和天津地区,该拳始创于清末,是河北省深县程家村人程有龙以杨式太极拳为基础,结合八卦掌的步法和掌法、形意拳的内功心法所创,后传于郭铸山并由郭完善定型为128式;还有武当太乙门,1913年,近代著名武术家高凤岭应济南镇守使马良邀请来济南,并在其创办的武术传习所传授太乙门拳术,先后在山东省国术馆、青岛国术馆执教,其间培养了大批太乙拳派优秀人才,从此该拳种在济南、青岛、及山东各地区逐渐广为流传,其拳械练习时主张神韵超然、体用兼备,展示其松沉自然,如行云流水,连绵不绝……

“太乙门武术讲求以拳体现‘天人合一\’,基础拳械有十二路弹腿、基础拳、埋伏拳、太乙玄门剑、缠丝刀、五虎枪等等。”日前,记者见到济南太乙门第五代掌门林树基时,他一边演示一边告诉记者,太乙门拳术、器械、对练等风格特点,与其他拳派迥异。“作为太乙门武术的代表拳种,醉拳善醉步、无醉态、主柔,猴拳循机敏、具猴之‘神\’、主刚,演练中随心所欲无定式,还有金刚拳、太乙埋伏拳、少林拳等,也是柔中带刚,独具特色。”

“习武为民”的太乙门

太乙门里名家辈出——高凤岭终日醉心演武,身手绵巧,以千姿百变之态势将视作太乙门绝技的醉、猴拳进一步推上岭峰,在齐鲁声名鹊起,还有“活猴子”美誉;高凤岭的大弟子窦来庚曾在1928年第一届全国武术国考中拿过“最优等”,当过山东国术馆副馆长,组织过国术研究社;还有林树基的父亲林信斋、叔叔林经三,都是高凤岭的弟子,林信斋81岁时仍以精湛的太乙醉猴拳参加济南市武术比赛并获得一等奖,林经三也是全国冠军,酷爱习武的他临终前竟用尽全力练了一套平生钟爱的太乙醉猴拳……

“习武之人更要有‘国术强国\’‘习武为民\’的志向。”林树基讲道。抗日战争时期,窦来庚曾组建志诚国术武术社,在国难当头之际,率领国术馆一众弟子奔赴前线,队伍发展至三千余人,他率领山东国术馆师生奔赴沂蒙山区,与官兵习练武术,在前线奋勇杀敌,最后牺牲;在经一纬五路继承祖业、经营“裕祥昌”商号的林信斋,多次利用自家开设粮栈的便利条件,突破层层包围,把大批粮食用火车运到青州,再躲过敌人的封锁严查,向抗日前线输送;还有林经三也参加战斗无数,曾经扮马夫潜入日军驻地探敌情,还在棺材底下施展挂画轻功才躲过了追捕……

练本领要从娃娃抓起

不过,武术传承现状令人担忧。林树基坦言,太乙门门下弟子一度不足十人,随着大家年岁渐高,他心里总有“太乙门武术不传”的忧虑。作为这一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开始义务授徒。2011年,济南太乙门研究会成立。在各方支持下,太乙门又先后进入济南市育贤小学、育秀小学和后龙小学等,开展武术套路项目的传承教学工作,在孩子们自愿报名的基础上择徒施教,传承的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学习太乙门武术,不仅强身健体,也能陶冶情操。有同学以前体弱多病,跟着林教练练武两年,身体素质显著提升,气质也卓然不群。”育贤小学校长郭道春告诉记者,2012年该校引入了太乙门武术,还年年将其设为校运动会的表演项目,此举获得了广大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支持。

“从娃娃抓起,本事一辈子忘不了。”林树基说。也为此,即便是寒暑假期间,林树基都会与其他教练一道继续指导孩子们练习武术,风雨无阻。令他欣慰的是,不少已经毕业升入初中的孩子,还会在假期返校继续练习。“能让孩子们心中有所归属,我们打心眼里高兴。”

“怎么把老一辈的武术精髓原模原样地传下去?首要就是扎扎实实地教学生学好传统套路。每个动作都有其含义,一定要亲自指点,不能让他们学走了样儿。”所以,林树基还想实现“原汁原味的传承”。他计划,从今年夏天开始,着手对十二路弹腿、金刚拳、埋伏拳,以及三十六腿法等,进行教学视频的录制,同时也出版配套的拳种书。“现在相关部门大力推进非遗项目进校园,我们传播非遗文化的道路会越走越宽。我当然还会把对学生的培养作为重点,真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打心底里让孩子喜欢上武术。”

新闻推荐

市政府与申万宏源国开东方签署合作协议孙述涛出席

本报7月11日讯(记者王彬)今天下午,市政府与申万宏源、国开东方战略合作暨平阴玫瑰谷项目签约活动举行。市委副书记、市...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