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幼高专在全省首推“成建制”实习支教,学生未出校门便已走上“讲台”——“我们是未来好教师”

济南日报 2018-07-02 13:08 大字

“老师再见。”来到平阴县锦水街道办事处中心幼儿园正赶上孩子们放学,幼儿园门口一名年轻女老师一边微笑着,一边嘱咐孩子们说:“慢点走,注意安全。”送完孩子,女老师转身来到旁边几位老师面前,腼腆地说:“老师们好”,“年轻女老师”一下子又变成了“文静小女生”。她是孟阳,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本学期405名实习支教学生中的一员。

从今年3月4日开始,济南幼高专405名学生便分赴商河、济阳、平阴、历城、章丘等县区乡镇或乡村小学、幼儿园,开始了为期一个学期的“成建制”实习支教工作。

作为省内师范类学校中唯一推行“成建制”实习支教的学校,幼高专一直将“成建制”实习支教作为学校培养合格教师的重要抓手,并以此为契机对学校培养人才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培养手段等进行调整,为社会输送了一批批符合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的“好教师”。目

前省内师范类学校中,幼高专是唯一开展“成建制”实习支教的学校,经过教学第一线的支教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技能得到大大提升。

其实,在济南幼高专决定推行“成建制”实习支教之初,学校也有老教师认为,学生还未真正成才就走上讲台,欠妥。

“经过深思熟虑及周密调研之后,学校还是决定推进‘成建制\’实习支教,目前省内师范类学校中,我们是唯一开展‘成建制\’实习支教的学校。”学校校长李海平告诉记者,这不仅符合当代教师人才培养的规律,打破了过去分散、分段实习导致的实习质量不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的困局,有助于增强在校大学生的工作适应性和社会责任感。

从2017年开始,每个学期,济南幼高专都会安排实习学生分批赴商河、济阳、平阴、历城、章丘等县区乡镇的乡村幼儿园及小学,开展为期一个学期的实习支教。两年来,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英语教育、语文教育、数学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七个专业共计1035名学生参加了实习支教。

事实证明,济南幼高专的这条路不仅没走偏,而且选择非常正确,学生们的成长速度非常快,一个学期的支教能够取得课堂教学几个学期才能达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成功撑起了课堂教学,而且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了自己的短板所在,回到学校后学习也更有针对性了。

“支教回来的学生都经历了‘脱胎换骨\’的成长,许多原来课堂上一知半解的知识点都掌握得非常扎实了,而且课堂上的提问也更专业了。”学校教师李奎燕表示,学生支教回校后的专业素质与理念有了很大提升,经过实践后更明白专业课的薄弱点在哪,更有针对性、主动性地去学习知识。

“从教育理念方面来说,教育界一直有关于‘学校和教育岗位哪个是培养老师的最佳途径\’的讨论。”李海平表示,其实通过教育岗位来培养师范生完全符合教育原则与教育规律,而且能够将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实践环境,学生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

为此,济南幼高专把“成建制”实习支教当做培养合格教师的一项重要工程来抓,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安排,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学校与相关县区教育主管部门合作制定《济南幼高专实习支教工作计划》《实习支教手册》和《实习支教鉴定表》,对目标、内容、过程和考核安排进行全面规划。各专业还安排班主任和专业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支教期间的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进行全面指导,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成建制\’实习支教工作的开展,是济南幼高专适应教师教育改革、培养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对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手段、方法和课程设置、学生管理等方面的全新思考。”李海平表示,之前的培养模式是传统的由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体系,现在的培养模式相当于学校进行了两轮实践,学生见习、实习、顶岗都经历了,回来之后又有反思的环节,学生的成长是显而易见的,“今年,学校‘成建制\’实习支教课题研究还获得了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到

农村学校实习支教对提高学生的师德水平、(炼学生情感意志、牢固树立专业思想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对成为一名好教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刚开始以为很简单,觉得以我们的知识水平教他们应该不难,来到这里才发现并不是那么回事。”在商河县白桥中学支教的学生张文琪告诉记者,学校里的孩子很多都是留守儿童,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于是他们就发挥年轻人的优势,很快就和孩子们打成了一片,并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带给孩子们传统课堂中未曾接触过的内容。

“学生实习支教地点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偏远乡镇或乡村,吃饭、喝水、洗澡等日常生活方面条件比较艰苦,特别是对于来自城市的学生而言,比较难以适应。”学校党委书记黄祖杰告诉记者,为此,学校一方面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所在小学、幼儿园领导沟通,努力为学生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通过思想教育、心理疏导等方法,引导学生适应眼前的困难,把实习支教过程看做是人生的另一个课堂,在艰苦的环境中书写华彩篇章。

“虽然支教点条件相对比较艰苦,但是学生们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将自己的精力全身心地放到了孩子身上。”李海平表示,教育部对教师教育的要求中,有关于加强学生到农村进行教育实践的相关表述,“让学生去亲身感受一下农村的教育现状,对‘未来好教师\’的塑造也很重要,学生做老师的自豪感和使命感会油然而生。”

2015级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马艳芳,曾先后在商河县张坊乡马家小学和平阴县龙山小学进行过两次实习支教。她告诉记者,面对一双双求知的眼睛,让她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的伟大和重要,所以她对课程理论的学习更加刻苦了,“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真的不是一句歌词这么简单,而是包含着一个教师对孩子们的爱和奉献。”

“我到支教点上看望学生们的时候都会跟他们说,这是你们人生经历中一段很美好的时光,尤其是城市孩子到农村去支教,可以让学生对基础教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黄祖杰告诉记者,到农村学校支教的经历对提高学生的师德水平、(炼学生情感意志、牢固树立专业思想都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作为一所高校,实习支教也是济南幼高专服务社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良好举措。“服务社会不仅仅是学生培养成功了之后再服务,而是在校期间就培养学生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黄祖杰表示,学生带着“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要求去实习支教,未来一定能成为一名好老师,为学生树立一个好榜样。定

期到支教点与学生交流座谈,精心为学生打造网络精品课堂,将学生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解决在一线。

“第一次讲课的时候特别紧张,担心讲不好,学生不认可。”在白桥中学支教的刘凌云表示,但是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看着讲台下面孩子们求知的眼神,听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叫“老师好”、“老师辛苦了”,觉得支教生活再苦也值得了。

这段经历也让刘凌云发现了自己专业上的许多不足,“以前听老师讲课总觉得很简单,等到自己走上讲台后才发现需要准备的太多了。”刘凌云告诉记者,知识点如何衔接、课堂教学怎样导入、怎样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等问题,都需要自己下功夫思考,“回到学校后肯定会比以前更认真学习,不单单是为了我自己,更是一种要教好孩子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学生们一个学期都在外支教,支教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专业问题时怎么办?学生想在支教之余补习功课,谁来教?在为学生配备实习指导教师的基础上,学校初等教育学院专门上线了网络课程,为2016级支教学生提供“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6门网络课程,为学生打造支教期间的继续学习平台,大大解决了学生们分布过于分散、无法及时接受培训学习的问题。

“目前在学校网课平台上,初等教育学院已建设‘形式逻辑\’‘教育概论\’等29门网络课程,其中已立项省级资源共享课1门、‘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小学英语教学技能训练\’等6门课程,也正在申报省级资源共享课。”学校初等教育学院院长袁道颐告诉记者,学院的初步规划是在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期间,完成所有课程的网络资源建设,并全部向学生开放,让支教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汲取知识。

4月24日,济南幼高专学前教育学院院长范喜庆再次来到平阴,与实习支教的学生交流支教体验。学生支教期间每隔一段时间,济南幼高专就会安排教师到学生支教的学校转一转,与学生交流座谈,了解学生的困难,解决学生的困惑。

在平阴县实验幼儿园锦东分园,范喜庆就学生们提到的“幼儿园老师到底该怎么做”问题,为学生进行了解答。像这样的交流会,学校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派老师与学生进行一次。

“幼儿园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如果是我,我怎么解决?她们的解决方式有何优缺点?我的解决方案优缺点又是什么?大家一定要每天反思一下这些问题。”范喜庆告诉学生们,在实习支教时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做一个手勤、嘴勤、眼勤的勤快人,“要学会反思,思考之后再与自己所学理论进行对接,才能真正将实习支教的作用发挥出来。”支

教学生的到来不仅能够缓解农村教师缺口压力,还为支教学校教学带来新气象、新思路,每次学生去支教,学校都会抢着要。

6月13日早上7点半,张滕娇早早来到了教室,等候学生们的到来。虽然到学校才刚刚3个多月,但她已经适应了自己“教师”的新身份,每天都会早早到教室为早到的学生查缺补漏,而学生们也习惯了一进教室就能看到张滕娇在教室忙碌的身影。

3月4日到商河县岳桥小学报到后,张滕娇便承担起了学校6年级英语的教学任务,虽是初登讲台,但张滕娇并未胆怯。“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教学理论等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在学校已经都学过了,并且有了一定的实践基础,所以课堂对我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张滕娇告诉记者,来到学校后,她不停地跟着老教师听课、打(自己的课堂,很快就赢得了学生“芳心”。

“济南幼高专为学校送来了好老师,解决了大问题,有效弥补了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岳桥小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张滕娇来到学校后角色转变非常快,很快就适应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所带班级的成绩也一下子跃居学校前列。

张滕娇只是济南幼高专所有支教学生的一个代表。每年学校学生到支教学校报到后,第二天就会被学校委以重任,参与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并能迅速撑起一片天。

虽然学校只有她一个人在商河县岳桥小学支教,但张滕娇并不孤独,与她在一个大院里支教的还有6名在白桥镇中心幼儿园支教的同学。

走进白桥镇中心幼儿园,正值幼儿园上午的户外活动时间。6月的骄阳下,孩子们活动一会儿便已满头大汗,而一名手里拿着一卷卫生纸陪着孩子们一起玩耍的老师特别引人注目,只要孩子们出汗,她就会主动给孩子们擦一擦。她,就是支教学生李继柏。

“这个学期幼儿园共有6名济南幼高专的支教学生,她们不仅敬业而且专业,为幼儿园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白桥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梁娟介绍说,支教学生教给孩子们新游戏,打造了模拟小超市和小厨房,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到知识,“她们带来的许多新奇内容是我们之前很少关注或没有关注到的。”

“实习支教学生的到来,能够为地方基础教育输入新鲜血液和活力,推动学校教师教育的深化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手段与方法的更新。”白桥中学副校长李新林告诉记者,通过顶岗工作,支教教师能够为受援学校在职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岗位培训提供便利条件,使广大乡村教师实现在职培训和执教能力提高变为可行,“所以每次听说有幼高专的学生来支教,我们这些学校都会抢着要人。”

(本报记者 史春勇 通讯员 呼庆伟)

制图/胡丁本版照片均由史春勇 摄

新闻推荐

济南探索“卫生云服务”发展方向为健康医养之城插上“云”翅膀

家住平阴县锦水街道的退休职工王强(化名)在平阴县中医医院查出患有胃癌。女儿决定带他到省立医院进行手术,她用平阴当地...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