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领头雁 群众贴心人——访平阴县锦水街道后寨村党支部书记靳海峰

济南日报 2018-05-11 11:58 大字

靳海峰(右一)邀请果树专家到后寨村指导大棚葡萄和油桃种植。后寨村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平阴县锦水街道后寨村耕地面积2200亩,以前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几年来,在该村锦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引领下,村民开始发展蔬菜种植,大伙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为此,村民们齐夸他们的致富带头人——村党支部书记靳海峰。在今年的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中,靳海峰高票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可和拥护。

据了解,自任后寨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靳海峰通过建强“两委”班子、发展富民产业、建设幸福社区,让后寨村实现了由乱到治、由穷到富的转变。

抓好队伍强班子他是群众眼中的“好书记”

2011年,后寨村还是一个经济薄弱、管理无序、人心涣散的村,集体欠账200多万元,群众认为村里事事都是一笔糊涂账。此时,34岁的靳海峰已在县城开设的门头房从事电动车行业多年了,他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趁自己年轻,能用一心学到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在家乡干出一番事业,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机遇巧合,就在他信心满满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恰逢2011年村“两委”换届年,在“能人富人返乡任职”政策的引导下,在街道和村里党员群众的动员下,他回村参加了竞选,并高票当选,成为街道最年轻的支部书记。

上任后,他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给村民谈心聊天,了解村民的希望和期待。为了凝聚人心,他决定从党员抓起,通过党员亮身份来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增强服务意识。他把“建设过硬支部、打造强有力班子、团结凝聚民心”作为首要任务,组织党员开展了“后寨要发展,我该怎么办”主题讨论活动,通过发放党员联系卡、便民服务卡,外出参观先进单位做法,回乡听取群众意见等积累治村经验。针对党员群众反映的原来“有事找村委,村委不见人”的情况,他建立了村干部轮流坐班、干部包户制度。在上级部门帮扶下,投资7万元开展了以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栏、党员活动室、为民服务代理室“一栏两室”高标准改造工程,现在群众办事,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人。通过实行党员包户,直接一个电话,党员就上门服务。同时,着力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群众和村干部之间的“隔心墙”逐渐变成了“连心桥”。

2017年,为促进平宋线改造提升,该村事不避难、敢于担当,借助拆违拆临的大形势,对村内14户几十年的违章建筑进行了全面拆除。这几十户的违章建筑不是随意搭建的临时建筑,而是已经住了几十年的老石头房子。如何说服群众积极配合,靳海峰可谓是动足了脑筋。他先是将党建e管理平台播放的邻村自拆违建的视频拷贝下来,让村“两委”全体成员观看,激发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信心;然后他又将村“两委”成员分组入户做工作,出乎意料的是,村民没有一户抵触的,都对拆违拆临的大形势了然于胸,自觉主动进行了自拆,村风民风积极向好。

按照统一活动时间、统一活动形式、统一活动主题、统一缴纳党费“四统一”的要求,该村扎实开展了“党员活动日”活动。作为全县党建e管理平台试点村,在远程教育设备基础上,安装摄像头和考勤机,靳海峰带头按时坐班,实现了“两委”干部和党员指纹和刷脸考勤,保证了到会率。凡是涉及群众利益和全村发展稳定的大事,均通过支部提议、两委商议、党员审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四议”程序决策后,再提交街道“ 六 个 平台”。目前,后寨村大小事务都有了制度可循,干部顺劲、群众顺气,“两委”班子已经成为一支肯实干、敢担当的队伍,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和向心力大大提升。

念好念活土地经他是村民口中的“带头人”

村风民气理顺了,就要考虑如何带动村民致富,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后寨村没有区域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过去产业结构较为单一,村民收入不高。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靳海峰做起了土地的文章,组织干部群众到兄弟乡镇以及寿光市参观学习,打开了大棚致富之门。寿光村北魏家庄、肖家楼等村有丰富的大棚建设经验,当时靳海峰组织村“两委”成员和部分村民代表参观了他们的种植模式、管理经验,看到蔬菜大棚的发展前景,靳海峰信心百倍,当场与寿光市技术协会的技术人员初步达成了合作意向。

2012年正值“三年突破平阴”的开局之年,回村后,靳海峰将发展大棚的共识广泛宣传,当年便流转土地200亩,让群众自愿报名建大棚。可是群众顾虑很多,怕赔钱,都不愿建。他就率先建起4个大棚,又发动其他村干部带头,群众致富心切,纷纷打消顾虑,建起了大棚,全村44个大棚仅用3个月时间便建成投入使用。为了解决蔬菜的销路,卖个好价钱,他又于6月领办了平阴县“锦水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探索形成了“支部+合作社+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统一育苗、统一管理、统一商标、统一销售,并申请了“无公害”标识。当年,仅蔬菜种植一项就实现增收180万元,人均增收1200余元。

2013年,后寨村蔬菜大棚又成功申报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市场化运营、规模化发展、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后寨村真正成了县城的“菜篮子”,在县城及周边赢得了“要吃菜、到后寨”的声誉。如今在后寨村蔬菜大棚里,黄瓜、茄子、西红柿、韭菜等各种反季节蔬菜生机盎然。“这个多亏了我们的‘好书记\’,要是没有他,哪里有这么一片绿色啊。”村民都忍不住地夸赞道。

群众富起来了,但是村里没有集体收入,支部还是办不成大事。后寨村有600亩黄河滩地,多年来一直以每亩100元的价格对外发包,特别是有的村干部及其亲戚熟人多年低价承包村里的土地,群众意见很大。如何一碗水端平,赢得党员群众信任?机遇就在2015年。当年5月,锦水街道按照县委统一部署,投资30余万元,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使用”的原则,建立了146村级治理体系,这给农村各项事务的规范化操作打下了基础。在黄河滩地承包合同到期前,靳海峰通过跟“两委”干部、党员群众代表多次协商,决定通过“146”村级治理体系公开发标,最终以每亩568元的价格把土地发包出去。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增收32万元。2016年,后寨村集体收入达到61万元。

2017年,该村又对原承包期到期的650余亩承包地进行公开竞标重新发包,村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短短六年时间,从2011年欠账200余万元到如今收入突破100万元,后寨村的发展有目共睹,成果全民共享,群众幸福指数逐年攀升。

发展成果惠群众他是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搬新家住新房是后寨村村民许久的愿望,该村社区建设起步较早,但是过去账目公开不及时、建房程序不透明,推进缓慢。为了早日让群众搬进社区、住上新房,靳海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报名搬迁,并成立了由老党员、村民代表和搬迁户共同参加的社区建设领导小组,钱怎么花、房怎么建,全部由领导小组说了算,村干部只管“跑腿”搞服务,社区建设账目做到了随时公开。经过这一改革,社区建设很快走上了快车道。目前,已搬迁入住116户,新修水泥主干道500米,完成自来水管道改造,规划建成了社区公园,一个欣欣向荣的新型农村社区安置点已经形成。

不仅如此,在全村大部分群众安居乐业的同时,靳海峰没有让16名贫困群众落队,他把有劳动能力的3人安排到支部领办的锦水源蔬菜基地打工,把3人安排到村环卫队务工,把2名“五保”户安排到街道敬老院,把其他没有劳动能力的8人享受低保政策“兜底”脱贫,现在全村贫困人口已基本实现脱贫。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下,近年来后寨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他个人也先后被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说起未来的发展,靳海峰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努力做好抓班子带队伍、讲正气树新风、定规划谋发展三项工作,突出抓好后寨居民点建设和现代农业两项重点工作,做好“土地”文章,努力实现富民强村这一目标。(文/图 本报记者 钱堃 通讯员 王艳真)

新闻推荐

“十大行动”从群众最关心的地方抓起平阴城乡环境全领域全地域提升

本报5月7日讯(记者冯经伟通讯员赵军)既要有序规范市容秩序、环卫保洁、户外广告,整治提升城乡道路、河道、园林绿化,实现城乡环境的全领域提升,又要坚持整体提升,紧紧围绕百姓的生活起居,从群众最关...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