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返村记

济南日报 2018-05-07 12:03 大字

谷长凤给村里挂上彩色风车。张芳芳教村民编竹筐。刘越查看粗布质量。王辉观察西红柿生长情况。

老人、小孩,这是如今许多村子的人员组成,尤其在贫困村,找一个年轻人更是件难事儿,有劳动能力的青壮年几乎都在外求学、打工,很多村也因此成了地多、房空、人少的“空心村”。

但就是在年轻人纷纷“出逃”农村的当下,有一批年轻人却“逆行”返村了。他们瞅准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相信家乡的黄土地能掘出“金子”来,并用实干和创新为村子发展、振兴带来了新动力、注入了新血液。

在年轻人纷纷“出逃”农村的当下,有一批人却“逆行”返村了。他们瞅准了乡村振兴战略机遇,相信在黄土地上能“掘金”,也为村子发展带来了光和希望。

从高薪“女强人”到“零报酬”妇女主任

“年轻人是道光,照亮了整个村子。”

今年年初,刚上任一天的南部山区柳埠街道岳阳村妇女主任谷长凤,挨家挨户敲门,通知村民到村委开会,商量村子产业发展的事。已经近20多年没见过50岁以下村干部的岳阳村村民,面对今

年刚35岁的谷长凤,感到很新鲜。

今年86岁的陈桂兰早早出了门,她拄着拐杖,步伐却又轻又快,身后65岁的张红芬一路小跑追了上来:“婶子,见咱新妇女主任了吗,真年轻,她说话能算吗?”“怎么不算,好不容易盼来个年轻人,咋还不信了。

我就信,好青年是道光,能照亮整个村子,这次村里发展准能成。”陈桂兰觉得张红芬的顾虑很没有必要。到了村委,60平方米的会议室已经黑压压坐满了人,陈桂兰在前排坐下。

“南部山区现在是生态保护区,不能大开发,所以咱们就搞点绿色产业,发展康养民宿……”由于面对的都是老人,岳阳村村党支部书记孙茂国声音很大,几乎是在喊。

“民俗?啥民俗?”许多老人还是没听清楚,重复问着。

“不是民俗,是民宿。住宿的宿。”谷长凤慢声细语给村民们解释道,“就是利用村里闲置的房屋开发特色养老产业,让城里的老人到咱村来住,村里有经验的村民为他们提供照料服务。”

“这下听明白了,”陈桂兰侧着耳朵用力听着,“这个好啊,以前咱村开石料场,那是灰头土脸的产业,现在这可是绿色产业,我支持。”随后,更多人同意村里发展民宿这个决定。

谷长凤没想到,上任后干的第一件事就得到了全体村民的支持,这令她十分感动。回想起年前,她还是城里某企业的“女强人”,工作不知疲倦,每天面对的是精明能干的同事和客户,拿的是让同龄人羡慕的薪水。而如今,村里的生活闲适清淡,工作对象变成了比自己年龄大很多的妇女和老人,村委工作更是“零报酬”。“但我并没有感觉到落差。村子前几年环境整治后变美变净了,那时候就动了回来的念头。如今我看到南部山区要绿色发展、国家推动乡村振兴,这对我将来的发展和村子将来的发展都是一个机遇。于是终于下定决心,辞职回家。”谷长凤说。在她干妇女主任的近半年时间里,村里过年第一次举办了运动会;村里的百岁老人第一次过了“妇女节”;村里小广场上装饰起彩色风车……热闹的气氛带着生机在村里一点一滴蔓延,潜移默化影响着每一个人。

“等明年我也参加运动会,报名踢毽子。我年轻的时候能踢好几百个……”陈桂兰在小广场上和张红芬起劲儿地说着,仿佛年轻时的光景就在眼前。春天温暖的阳光穿过小广场上彩色的风车,整个村子闪着彩色的光。

从城里打工妹到农村公司女老板

“年轻人思想新,带着我们观念也更新。”

春末,太阳光温和。临近中午,平阴县榆山街道东阮二村小广场和胡同里,几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马扎上晒着太阳,慵懒闲适。而在村头的济南至尚艺品工艺品有限公司却是另外一番景象:一群60后妇女正紧张地忙碌着,有的头也不抬编着手中的竹筐,有的则将货物搬运上车。而大家的“老板”,却是一个年轻的“80后”,名叫张芳芳。2010年,在城里打工回家过年的张芳芳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村里的男女老少都“猫”在阳光照耀的墙角,“东家长李家短”地闲聊,有些人整天不是打麻将就是打扑克,这让她感到非常担忧。“村里人在农闲时这样悠闲下去真是太浪费时间了,也限制了村子的发展。”张芳芳说。

于是她过完年便辞职回家创业。“我开始就拿着1万元存款,在老家榆山街道石庄村干起了手工编筐。为了让乡亲们学编筐,刚开始我说破了嘴皮,结果没几个跟着我干的,我才意识到要让他们见到效益才行。”张芳芳说。

于是,她来到济南西市场,劝说商户帮她售卖编织的工艺品。由于编织的质量好、样式新,时间长了,卖她东西的商贩越来越多。见到效益的村民开始乐于向张芳芳学习编筐,这使她有了更多的帮手来增加产量,也有了更多时间去跑销路。

“教会了村民们编筐后,我就抽出时间来去石家庄、郑州、沈阳等城市推销。后来,越来越多的农民来我这里打工,产量逐渐大了起来,我便找到外贸公司,请它们尝试帮忙出口。”张芳芳说,现在,她的“扶贫筐”已经远销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等国家,而且出口成为了主要销售渠道。“我们只接受订单,出口订单最多时能到20万件,而且供不应求。”张芳芳说。就这样,在她的带动下,石庄村村民的收入得到大幅增加,村民农闲时“猫冬”的现象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昂扬向上的精气神儿。在石庄村取得成功之后,她又来到邻村前阮二村开了第二家公司。张芳芳说:“最多的时候,每天有600多人同时工作,而且大家都在家里编织,不耽误做饭、接孩子。”据了解,由于带动能力强、村民增收明显,张芳芳的公司被

平阴县扶贫办与人社局联合评为该县“就业扶贫车间”。如今,“扶贫车间”不但接收了平阴当地的农民、贫困户,就连德州、聊城、泰安等地的农民也慕名而来,寻求打工机会。

“以前不会用智能手机,现在接订单、发货都从网上操作。年轻人思想新,行动能力强,影响着我们观念也在转变。”今年59岁的村民隋尚德说。

从“理工男”到织布专家

“有了年轻人带动,这份文化遗产传承有希望。”

“一个认真做手织布的小伙。”刘越在微信签名中这样定义自己。很多人想不到,一个90后竟乐意把自己和手织布这种古老工艺联系起来。4月28日,商河县孙集镇的安琦布业有限公司纺布车间里,织布机发出沉稳、有节奏的响声,一群50岁左右的妇女正在织布机上忙着手中的活。她们低着头,集中精力将手中的梭子穿过细密的棉线,生怕一走神儿就织错了。而在妇女中间,一个“娃娃脸”的小伙子正熟练地操作着织布机,手法和技术甚至比她们更娴熟。这个人就是刘越。

大学学信息工程的刘越是个十足的“理工男”,说起专业知识来头头是道,但是他掌握的织布技术却比专业知识更要多。“一块看似平常的手工织布,从纺线到织成布工序繁多,要经过纺线、拐线、染色、浆线、络线、经布、安机、织布等十多个环节,所用工具也有十几种,有纺花车,浆线杆、风筝的、络子、杼、综、梭、织布机等……”刘越滔滔不绝。

因为从小看妈妈织布,耳濡目染,刘越便对织布的技术和工艺了解得很透彻。大学毕业后,同学们都去北上广深找到了收入颇丰的工作,而刘越却义无反顾回到了家乡。“从小听着织布机的声音长大,对这种商河特有的老工艺感情深,我们作为年轻人有义务去保护和传承。”返乡后的刘越继承了自己家安琦布业有限公司的产业,利用现代营销方式,打开了老粗布在线上的销路。随着销量逐渐上升,他带动村里的村民、甚至周边村的贫困户一起加入粗布产业。如今,孙集镇老粗布加工企业已发展到十多家,生产规模辐射全镇95个行政村和周边八个乡镇、三个县市,可实现年收入3230万元,纯收入1015万元,使贫困人口9068人脱贫,人均增收1200元,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而虚心好学的刘越在将生意做大的同时,还专注于粗布的质量。

“我去请教村里80多岁奶奶不同花纹的织法,奶奶本来一天说不上几句话,一给我讲起织布技术就停不下来,她也因此觉得自己虽然老了,但发挥的作用还很大,非常有获得感。”刘越说。因为对工艺的精益求精,目前刘越公司产品分为手纹布、斜纹布、花布三大系列上百个品种,由最初的产品单一、花色简单发展到现在花色繁多、品种齐全的床上用品、衬衫、睡衣、浴衣、童装、唐装、棉被、抱枕、汽车座套等一系列新产品,并能按客户提供的花形设计,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做。

不起眼的传统工艺成了带动村民致富的法宝。“有了年轻人带动,这份传统文化就不会消失。我就背过了刘越的手机号,平时给他讲讲织布的技术,觉得自己老了还能发挥余热,很开心。”今年85岁的刘广美说。

目前刘越在自己公司开辟出一块60平方米的空间,用来做“粗布博物馆。”“建博物馆,让更多年轻人了解这个文化遗产,推动其保护传承下去。”刘越说。

从名校高材生到产业园“番茄大王”

“年轻人有现代农业知识,让黄土地产出金子来。”

在济阳县垛石镇后王村,有这么一个年轻人,放弃了在北京优越的工作环境,立志报效家乡,如今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番茄大王”,他就是王辉。日前,记者来到位于后王村的善耕缘农耕文化产业园,见到了王辉以及他的团队。

1979年出生的王辉,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在北京摸爬滚打了十几年。2015年,他毅然放弃在北京所有的资产资源,将全部身家投入到了他的家乡垛石镇后王村,成立了济南梁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王辉介绍,为了改变村里人的生活环境,增加村民的收入,2015年3月他投资200多万元,利用村里被废弃的鱼塘建设了占地342亩的文化产业园,去年又投资70多万元将村庄内的道路都整修了一遍,墙体也进行了粉刷。“村里一共680多口人,有200多人是60岁以上的老人,他们由于身体原因,无法从事传统农业劳动,我就修建了这个园区。”王辉说。

2016年园区建成后,王辉和他的团队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特色农业种植上。“一开始种的榛子树和丝瓜等,虽然产量不错,但价格上不去,后来在农业专家的建议下,去年我们逐步将目光转到了小番茄项目上。”王辉介绍道,他们生产的“五彩缤纷”小番茄是省农科院研究的优良品种,口感好、绿色无公害。凭着过硬的质量和王辉十几年在北京攒下的人脉资源,投产第一年就迅速打开了市场,年销售小番茄达百万斤以上,而他也成为远近闻名的“番茄大王”,“最多的时候,我们一天能销售6万斤。”王辉笑着说道。“年轻人带来的这些农业知识都很先进,加上他们先进的理念,黄土地也能长出‘金子\’来啊。”在王辉产业园打工的村民张金良说,今年已经近60岁的他种了大半辈子地,却第一次不靠经验而是靠学到的农业知识种出品质、产量稳定的蔬菜。“我们公司园区内建设了70个拱棚,其中近40个拱棚租给了村民,我们每年免费为他们提供番茄的种苗、农资和种植技术等。同时,村民每年生产的番茄,我们都会以高于市场价10%的价格进行回购,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王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户村民种植一个大棚一年产量在4万斤左右,每斤成本在1.9元,他们以每斤3.5元的价格回购,这样一个大棚一年的利润就达到了近7万元。(本报记者 李小梦 钱堃)

制图/韩冰

新闻推荐

平阴打造良好供用电营商环境

□郭峻峰李冰张思凯5月2日,济南二机床铸造有限公司负责人将一面绣有“心系客户,排忧解难”的锦旗送到国网平阴县供电公司,感谢平阴供电公司为企业提供的优质高效服务。济南二...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