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一号文件”引发广泛关注惠农政策让广大农民干劲更足“乡村振兴”故事多

济南日报 2018-03-05 16:05 大字

韩家峪村村民李世芳正在清扫街道。(张一 摄)

刘长友正与妻子装配玫瑰花冠茶。(张一 摄)

连日来,趁着天气回暖,

平阴县安城镇西瓜店村的村

民开始进入“农忙”状态,撸起

袖子、扑下身子,为新的一年

播种希望。谈起现在农村的

好政策,村民陈永振抑制不住

内心的喜悦:“国家给农民的

利好政策越来越多,现在又出

台了‘乡村振兴\’政策,可以说

我们的干劲更足了!”

农村稳则天下安。去年,

党的十九大报告里提出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今年的中

央一号文件又对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把

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体化

为四个优先,三农“重中之重”

的地位越发明确。

春风洋溢,万物复苏,在

泉城大地上,一幅“乡村振兴”

的魅力画卷正在被仔细描

摹。为此,记者来到基层乡

村,走进田间地头,深入采访

“一号文件”在基层引发的新

鲜故事。

“我们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在历城区彩石街道的东南山区中,有一处风景秀美、空气清新的村落,它由东西两峡两个自然村构成,中间有一处近20米深的山沟。因为地处半山腰,土地贫瘠,从事传统农业的农民大多处于贫困线下。这个村落就是韩家峪村,一个远近闻名的“空壳村”。

近日,记者来到该村。今年78岁的村民李世芳正在清扫村内道路,听说记者来采访,他立马放下手中的扫帚,向记者介绍起村内的情况。

“我们的日子现在过得是越来越好了!”说起现在的生活,李世芳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他介绍,他家里就自己一个人,平时就住在兄弟家,兄弟死后就一直依靠兄弟媳妇照料他的生活。

“以前俺们村太穷了,村里的年轻人但凡有点想法的,都出去打工了,就剩下像我这样的留守老人。”李世芳说,由于他们村处于山沟的两侧,大山都是石头山,基本上无法进行传统农业种植生产,“除了土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水\’。”

李世芳介绍,在2017年之前,全村就只有一个几百立方米的小水塘,全靠下雨时所存下来的水进行农业生产,如果遇到干旱少雨的年份,村民则苦不堪言。

为了解决韩家峪村吃水的问题,在由市纪委派驻到该村帮扶的“第一书记”支传刚的努力下,协调资金300多万元,去年9月,经过省水利厅、市水利局的专业人士进行实地调查,该村在山沟内的一个水源汇集处建设了一座蓄水能力达到2万立方米的拦河坝。自此,该村村民饮水、农业灌溉等问题迎刃而解。

“现在俺们不仅吃上了自来水,而且村里还搞了一项大产业嘞,就是依靠着这项产业,让我们村一下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一番采访,记者了解到李世芳口中所说的“大产业”,就是在“第一书记”支传刚的努力下所建立起来的“10村联合养驴产业”。

对此,支传刚介绍,去年,他们村联合附近9个贫困村,依靠400万元的扶贫资金,一半用于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剩下的资金全部用于养驴产业项目,“去年,我们一共购买了204头黑驴,经过半年时间的喂养,今年春节前,通过加工成熟食以及阿胶企业收购等形式,全部销售一空,每个村的集体收入一下子增收近2万元。今年我们准备继续扩大养殖规模,达到400头,到了年底,村集体收入肯定能再翻一番。”

对于韩家峪村下一步的发展,支传刚表示,2018“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为抓手,加大政策倾斜和扶贫资金整合力度,着力改善深度贫困地区发展条件”,这都为该村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未来,我们将想尽办法改善村居环境,并继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毕竟只要村集体有钱了,才能有精力和实力去推动村子发展、村民致富。”支传刚说道。

“现在就等着园区建成后赶紧开工啦”

在平阴县玫瑰镇七夕玫瑰制品有限公司的销售部办公室内,公司负责人刘长友正在电脑前,跟客户在网上进行沟通,“今年我们公司有一些变化,不过您放心,您要的玫瑰茶肯定能准时发货,不过价格比往年会稍贵一些,但质量肯定比以前的要好很多。而且我们还会上一系列新的产品,保证您满意,”对方回复道,“只要质量有保证,价钱不是问题。”

刘长友口中所说的变化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会如此肯定客户会满意?在随后的采访中,刘长友一一为记者进行了解释。

原来,从去年开始,平阴县正积极打造平阴玫瑰高端产业园项目。据了解,该园区位于平阴县玫瑰镇,地理位置优越,以玫瑰生产加工为主,玫瑰产业科研为辅,兼顾旅游,是集产、研、游为一体的玫瑰产业基地。园区总投资4.6亿元,占地221亩,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将于今年3月底前建成投产,可入驻加工企业20余家,目前已经有18家企业签约入驻,而刘长友的公司就是其中一家。

谈起公司之前的发展历程,刘长友介绍说,平阴县作为全国著名的“玫瑰之乡”,辖区内有众多以玫瑰产业为主的企业,但除了几家规模较大的生产企业外,剩下的基本上都是处于最末端的小企业。这些小企业不仅没有统一的生产标准,再加上无序竞争,使整个行业出现低端化、无序化、单一化、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刘长友对此深有体会,“我是从2014年投入到玫瑰行业中的,印象最深的是刚入行的时候,有一位从香港过来的客商慕名前来收购玫瑰花茶,一出手就是几万元的订单,当时我高兴坏了,赶紧带他去加工车间看产品。看完之后,那位客商却说我们公司的产品质量不行,而且根本生产不出他们所需要的产品,说完扭头就走了”,刘长

友摇了摇头说,“没办法,这样的事情一年要

发生好几回,就是因为我们公司的品牌

效应不强,市场认可度不够,产品单一,每年要损失好几笔订单,价值近百万元。”

去年,刘长友听说县里要在镇上建玫瑰高端产业园,他立马来了兴趣,经过多次了解后,最终跟园区签订了五年的合同。“我在园区租了2800平方米的厂房,按照园区的要求又投资了100多万元,统一购买了新设备,现在就等着园区建成后赶紧开工了。”刘长友说道。

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进入园区呢?对公司以后的发展能带来哪些好处?对此,刘长友介绍,进驻园区后,政府将为他们统一打造一个公共区域品牌,告别过去单打独斗的状态,让他们这些小企业抱团闯市场,形成合力,“不仅如此,园区会帮我们制定和提高生产标准,让我们的产品能够跟上新的形势,延伸产业链条,丰富产品种类,从而加强我们这些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谈起公司前景,刘长友满怀信心,“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重点解决农产品销售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农产品产后分级、包装、营销,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冷链仓储物流体系,打造农产品销售公共服务平台。如今,我们有了平阴玫瑰高端产业园这棵‘大树\’,我相信公司未来会发展得越来越好。”“多亏我走出来了,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

在南部山区仲宫街道凤凰岭区域,漫山遍野的葡萄架挺立在春风之中,一眼望不到边。在葡萄架下的沙土地里,赤霞珠葡萄芽开始萌发。王桂柱是该葡萄园区的技术

员,也是仲宫街道泉子峪村的村民,7年前他像很多村民一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庄园,此后经过招聘,他来到庄园打工,从此他的命运发生了改变。

在园区,有一个专门培训技术人员的部门,培训老师都是引进的农业大学专业人才。“因为葡萄种植和种庄稼不一样,它不喜大水,不能大水漫灌,需要滴管,需要精细化管理。而且什么时候修剪,什么时候施肥,什么时候打头、上架,不仅需要专业技术,还需要长期实践,找到规律。”王桂柱说得头头是道,俨然已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老技术员了。

从农民到技术员,这是家里三代都以种地为生的王桂柱没有想到的。而让他更没想到的是,他的收入也比种地时翻了好几番。“我就3亩山坡地,之前种玉米,一年也就不到3000块钱,这要放在今天,我就是村里的贫困户了。多亏当年我走出来了,收入比之前翻了好几番,现在每年收入两万多元。最关键的是,我学了技术,有一技之长傍身,走到哪儿都不怕了。”王桂柱自信地说,“企业带动村子发展,我抓住了机遇;而现在国家提的‘乡村振兴战略\’,我觉的这又是一次我们村庄和村民改变命运的机遇。只有国富才能民强,同样,只有村富了、村美了,村民才能更加有归属感,才能找到更多脱贫致富的路子,过上好日子。”

像王桂柱一样,很多把土地流转给园区的农户又回到了自己的祖辈耕种的土地上。他们到园区打工,不仅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更是收获了土地流转金和打工钱的“双份红利”。据悉,目前该园区共流转仲宫街道许家坡村、凤凰岭村、王家庄北村等12个行政村的土地,共2000余亩,惠及村民1万多人,并从这些村招聘用工300余人,村民的平均收入比此前种地提高了600元左右。

不仅是村民,由于园区入驻,原本不适合耕种的许多山坡荒地也绿了起来。“你看这块地,坡度达到了30多度,水也上不来,而且都是沙土地,拓荒成本太大了,放到农民手里,可能就荒了。但是葡萄就喜欢这种沙土山坡地,光照好,温差大,葡萄品质好。所以是不是好地,要看有没有利用好。到了秋天,这漫山遍野的绿色就成了紫色,不仅漂亮,还能给市民提供一个休闲采摘的好去处。”王桂柱说。

园区负责人刘家安对记者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了‘乡村振兴战略\’,我们也应该有企业担当,让发展更加贴合南部山区规划、更能带动美丽乡村建设、更能促进村民脱贫致富。” (本报记者 钱堃 李小梦)

新闻推荐

守着“金矿”不能再过穷日子

民宿已经成为徐淑昌和女儿的另一个家。(冯经伟摄)和徐淑昌见面的时间最后定在了小年前一天的上午10点。因为他已经答应村民会开着车载着大家去邻近的镇上赶集,没有特殊情况,他不能失约。...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