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瓷娃娃”拿画笔,肢残人做编织他们的脱贫故事很精彩

济南时报 2017-09-05 15:55 大字

在绿泽画院,“瓷娃娃”高国良正在作画。 记者赵樱宁 摄

残疾人脱贫解困要利用好当地特色产业,才能实现借势、借力;要适应残疾人特点,扬长避短,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近日,济南市残疾人脱贫解困工作现场会在平阴县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目前济南市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数量逐步减少,年内有望实现脱贫预期。下一步,济南不仅要关注残疾人的收入情况,还将在康复、教育、权益保障、托养服务、社会参与等方面,全面关注残疾人生存、发展和环境状况的困境。帮“瓷娃娃”拿起画笔 在艺术创作中圆了就业梦

今年20岁的高国良自出生起就被诊断为成骨不全,轻微的碰撞也会造成严重骨折,像他这样的患病人群通常被称作“瓷娃娃”。能够实现就业对他们很多人来说,是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我从小就喜欢画画,在残联的介绍下,2014年来到平阴绿泽画院接受培训。”高国良说,他没有任何基础,老师手把手教课,从最简单的画线条开始,一点一滴学习油画技巧。现在,高国良的一幅画作最高可卖上千元。

记者获悉,在“零基础入学,零基础就业”原则下,绿泽画院接纳和高国良一样没有任何基础的残疾人前来对其免费培训,培训合格后在基地就业成为画师,月工资不低于1500元并且管吃管住。平阴绿泽画院有限公司总经理匡荣华介绍,2013年济南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在平阴绿泽画院挂牌,截至目前已培训安置残疾人85名、实现66人脱贫,“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建设500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培训室,建设3000平方米的残疾人美术展馆,同时开发制香、托养、旅游等项目,希望能帮助更多的残疾人。”

跟着专家学习手工活 残疾人不出门就能挣钱

在平阴县榆山街道,济南至尚艺品工艺品有限公司的一个加工车间,里面整齐摆放着大量手工编织的家居用品。工作人员利用手中的彩条飞快地缠绕打结,很快就能看出收纳盒的雏形。42岁的李春生就是其中一员,今年因意外致腿部残疾,“原以为自己坐着轮椅啥也干不了,后来残联工作人员觉得我可以试试来这里工作。来了之后很快就能学会,平时在家就能编,一天能挣50块。”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能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公司与平阴县特殊教育学校合作,为残疾人进行技术指导,产品初加工后再回收精加工进行销售,远销日本、韩国、法国等几十个国家。

今年,济南至尚艺品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培训、生产、代加工为一体的残疾人扶贫基地。“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基地能量,辐射带动更多残疾人参与到编织培训中,让他们学习新技能实现灵活就业。”该负责人说。

通过电商实现就创业 拓宽适合残疾人的渠道

通过从事文化、手工等产业就业,获得劳动收入,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就是把残疾人的特点和当地特色产业有机结合的结果。在济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济南有全国仅有的盲人按摩指导中心,盲人按摩行业无论是从规模还是规范程度上,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未来,还将继续推动残疾人通过电商实现就业创业,拓宽这条适合残疾人特点的就创业渠道。

每一项“好路子”,都离不开背后“精准调查”的积淀。据了解,济南市脱贫攻坚战从建档立卡开始,就重点将残疾人作为摸底对象,各级各部门也出台了许多专门针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政策。记者从济南市残疾人脱贫解困工作现场会上获悉,2017年度全市残疾人精准服务调查已接近尾声,调查结果将为残疾人脱贫解困提供翔实的数据支持,有利于下一步有效配置扶贫资源,实现供需的精准对接,帮助残疾朋友彻底摆脱贫困。(记者赵樱宁 通讯员石蕾)

新闻推荐

清理鸡笼消异味平阴县宋柳沟村东养鸡场扰民已整改

本报8月26日讯(见习记者王希涛记者胡磊)13日,有市民反映,平阴县孝直镇宋柳沟村东侧的养鸡场气味刺鼻。接到反映后,孝直镇高度重视,联合多部门行动,现已整改完毕。据孝直镇副镇长郭泗柱介绍,在前期的...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