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平阴县孔村镇孔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兆玉:建起济南市首个村级公益公墓

济南时报 2017-08-31 14:44 大字

王兆玉介绍村内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情况。记者王铮摄

他曾经身患直肠癌,却带领村民在村内建设“东水西送”工程,扩大水浇地面积1000亩,倡导移风易俗,建起济南首个村办公益性公墓……他就是已经年逾六旬的平阴县孔村镇孔村村党支部书记,王兆玉。

村内建设“南水北调”工程让800亩土地有水“喝”

1999年,王兆玉当选为孔村村党支部书记。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他就曾经在孔村村任职。“在1971年到1984年间,我在村里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兼会计。”他告诉记者,在村里干了14年后,他就出去了,没想到,现在又回到村里了。

背负贷款10余万元,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水泥路,村北800余亩土地因地质问题无法灌溉。在王兆玉上任伊始,孔村村内人口众多、村民人心涣散,面临着诸多问题。在他看来,要想摆脱困境,必须先稳定村内环境。在随后的日子里,他带领两委班子坚持做好村里从1995年开展的评选文明户工作,引导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同时为两委班子的工作打下基础。

2002年,孔村村北边800多亩土地,因为地质原因无法打机井得不到灌溉,而村里其他田地都用上了机井。面对村民强烈的反映,王兆玉在村子南边打机井,并通过埋压将近3公里的管道将水送到村子北边,投资69万元实现了孔村村的“南水北调”。当孔村村北边土地被征用,进行社区建设时,王兆玉为了不造成机井废置,又建设了孔村村的“东水西送”工程,让浇地成本从之前的每亩100元,下降到每亩30元。

建成济南第一个村级公墓使用年限200年以上

随着孔村镇社区建设及新农村建设进程的加快,孔村村被征用土地中存在坟头多、起迁难度大、迁坟代价高,甚至一些旧坟出现无处可迁的现象,还有就是村四周散布着1000多个新坟头,既影响了村容环境,也给村民耕种土地带来很大的不便,占用耕地面积大。

2009年,为改变坟头为村内环境带来的影响,王兆玉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党员村民议事会、村民大会等会议进行商议,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最后全体村民一致同意修建村办公益性公墓。就这样,占用荒山瘠地30亩,可以容纳4600多个墓穴,使用年限200年以上的宁子山公墓,在2009年底开工建设。目前,老坟已迁入公墓400多个。

在建设公墓的基础上,王兆玉还在村内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红白理事会由10人组成,会长由村党支部副书记张士廷担任,全村14个村民小组,又分4个大组。“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宴席喜事不超过360元,丧事不超过260元,不管红白事,事主只要找到本大组理事会的成员,所以事情一概不用操心,全权交给他们去办。”王兆玉说,现在村里的婚丧费用平均每场节约3000—5000元,全村每年能节约20万元左右。

患癌后依然坚持工作新建3层日间照料中心

2012年,王兆玉被查出患有直肠癌。不过,病魔并没有打倒这名铁骨铮铮的农村汉子,在动完手术后,他又踏上了为村民谋福利的道路。为解决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在王兆玉的提议下,村两委表决通过投资近500万元利用原来的小学旧址,建设一处2400多平方米、多功能三层楼房的老人日间照料中心,集体全部把60岁以上老人全部照管起来。目前,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预计今年10月份投入使用。

在王兆玉的带领下,孔村村投资21万元,大刀阔斧整治村内脏水沟,填土2630立方米,沟内铺设水泥管道,沟上铺设水泥路。投资27.1万元对2000年修的水泥路进行了全面修补,共计2987.7平方米。在王兆玉的带领下,孔村村曾多次被评为“省级文明村”、“省级卫生村”,“济南市‘五个好\’村党支部”、“济南市村民自治模范村民委员会”。 (记者王铮)

新闻推荐

平阴县民政局48名优抚对象赴济疗养

本报讯(记者邱天兰萃通讯员王玮)近日,来自平阴县各街镇的48名重点优抚对象在县民政局的统一安排下走入济南市优抚医院,开始了一个多月的疗养之旅。此次参加疗养人员为各个街镇三属、老复员军人、带病...

平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阴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