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开始关注“身后事” 他们心底藏着哪些牵挂?
年轻人更注重“精神财富”,在济南某服务中心附近的心愿墙上,他们留下了自己的期许。
“你好,我想了解一下,怎样订立遗嘱?济南哪里能立遗嘱?”近日,12345热线接到了一通咨询电话。这样的咨询,因为来电人张先生是位“00后”而显得有些特殊。
清明“云祭扫”刚过去,是否让你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近日,中华遗嘱库首次公布了“00后”遗嘱数据:立遗嘱趋向年轻化,2020—2021年,“00后”立遗嘱人较上年增长14.42%。为什么会在青春正盛时关注“身后事”?“遗嘱年轻化”背后,有哪些深层动因,又牵涉到哪些问题?
将遗嘱纳入规划的年轻人
3月28日,21岁的张先生正在中华遗嘱库济南遗嘱服务中心填写财富传承风险测评表。他准备将名下一套房屋,在自己出现意外无法救治后,捐赠给相伴多年的发小。“在我最困难的时刻,是我的发小陪伴左右。他父母很早就离世了,我只是想给他一个保障。”张先生对济南日报记者说。
采访中,“00后”订立遗嘱的理由各不相同:
22岁的汪敏钰是一位探店主播,自认“家庭关系融洽,幸福指数高”,之所以订立遗嘱,主要因为今后的婚姻交友具备不确定性,想把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能否为自己的宠物订立遗嘱?”“00后”邹昕萌表达了想要为爱宠订立遗嘱的意愿,他举了奢侈品品牌LV创始人路易·威登的例子,“他就为自己的爱宠立了遗嘱。在他去世后,他的猫咪也能好好活着。”
据相关统计,截至去年,中华遗嘱库最年轻的遗嘱人是17周岁。
“给自己的恋人、哥们儿、暗恋对象、母校,甚至是给一起‘长大’的宠物订立一个有保障的未来,成为部分‘00后’遗嘱人的选择。”中华遗嘱库济南遗嘱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防止财产下落不明、避免纠纷、简化手续、隔离自身婚姻风险、隔离子女婚姻风险、防止财产旁落等,是包括“00后”在内,所有人群订立遗嘱的主要因素。
“虚拟财产”列入牵挂清单
“我20岁时刚能挣出来吃饭的钱,哪来的资本立遗嘱?”这是采访中,多数“00前”对此现象的第一反应。
“没错,我身边订立遗嘱的小伙伴,多数是有房有车一族。还有不少‘00后’,将自己拥有的精神财富放在了遗嘱里。”写手张苗苗说,两年来,她将自己的所见所闻、创作灵感写进微博空间,并已将这些列入遗嘱清单。
今年19岁的网友“小毛家”将家族流传下来的玉枕头列入遗嘱;还有的“00后”将自己的游戏装备、游戏币列入遗嘱。
中华遗嘱库济南遗嘱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00后”遗嘱涉及房产的,多数是源于老一辈的财富支持。但随着“00后”对订立遗嘱的关注度提升,不少年轻人即便名下没有房产等较大型资产,也愿意为自己订立一份遗嘱。他们关注的内容包括收藏品、传家宝、定情信物等寄托个人情感的物品和合同权益、股权、理财产品等。其中,随着手机移动支付比重逐渐上升,通过立遗嘱来解决虚拟财产的转让和继承问题,成为这部分群体的普遍关注。这部分虚拟财产的归属,成了“00后”最大的牵挂。
“游戏中使用多年的虚拟账号、价值不菲的游戏装备、精心储备的游戏皮肤、用于虚拟市场流通的票券、支付宝里的虚拟财产,另外,很多‘00后’热衷于储存自己的\‘精神财富’,比如微信、QQ、微博等年轻人维系亲密关系的账号信息和成长记录。”易过“保鲜期”VS生活新起点
针对这届年轻人早早进入立遗嘱“仪式感”的行为,不同年龄阶层的人群给出了“这届年轻人真敢想也真会玩”“绝对有保鲜期”“对生命的另一种表达”等不同观点。
“一部分年轻人就是图新鲜、追潮流。”“70后”教师张悬林认为,年轻人本身阅历尚浅且心智不成熟,或许今年立了这项遗嘱,明年就会主动推翻。“尤其是将名下房产赠予恋人等遗嘱内容,爱情保鲜期一过,问题多得是。”
“我在订立遗嘱时,内心突然很紧张,期盼着这份遗嘱永远不会生效。签完字的那一刻,更像是和自己‘和解’。”22岁的丁群宇订立完遗嘱后告诉记者:“今后我会更加认真生活。”
“从谈遗嘱色变,到‘00后’订立遗嘱成为一种现象级,这是社会观念转变的表现。”山东师范大学副教授王飞认为,“现在的年轻人想法很大胆,社会也需要这样的多元化思想。”他认为,立遗嘱的人群越来越年轻化,这说明他们知道立遗嘱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更不是“终点”。年轻人能理性面对逝去,重新审视过往和未来的人生。
○专家观点
社会进步的缩影
省情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鲁冰
年轻人立遗嘱,其实是社会进步的缩影。“00后”作为即将或已经进入社会发展轨道的成员,法治意识越来越强。用合法合规的方式保护自身权益,对未来社会的掌控性更高。
另外,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订立遗嘱,说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也有了一定的财富积累。加之近期国内外各类事件也或多或少影响着大众认知,让传统意义上与死亡距离很远的年轻人,开始了更为深刻的人生思考。
○律师说法
虚拟财产进遗嘱需要更多规范
山东康桥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 马立武
“现有法律对于账号等虚拟财产,还欠缺细致规范的保护机制。如果因原使用人去世此号被继承,一旦接收了商业交易的文件,或将引发经济纠纷。而且,财产权只是数字财产中的一部分,并不是全部,其中也涉及人身权等多方权利,并不能一概而论。数字遗产的转让和继承,需要有技术和更为规范化的机制作为支撑。”马立武表示,目前与数字财产权相关的法律制度还有待完善。在虚拟财产领域,如果没有非常严格的规则和标准,有一定风险性。
另外,针对部分人群将宠物作为继承人的现象,马立武称,继承人是以人为主体的,宠物作为动物,无法作为继承的主体。如果市民有此类想法,可通过申请遗嘱管理人,具体执行相关意愿。
○市场动态
“纪念账号”沉淀温情
“请允许我们在此献上最后的告别,以此来纪念这位UP主生前留下的回忆与足迹。”这是某线上平台的一则通告,此账号是一位已经去世多年的UP主生前留下的“纪念账号”。这里面,记录其生前喜好、作品,以及对自己身故后的期许。
随着年轻人对遗嘱形式的需求增多,不同平台陆续推出了“数字遗产”计划。B站、快手、腾讯、苹果、谷歌、微博等均制订了“纪念账号”“遗产继承人”等规则。
B站用户“川田”留言:“现实生活中,我们终有一天会面对死亡。但线上账号,记录了此生的情感经历、喜怒哀乐,如果它永远都在,那我们在虚拟世界里就是永远地活着。后人,也能以此来知道我们的心意。”○记者感言
采访中,当代年轻人积极面对的人生态度令我动容。
于我,体会更多的是年轻人对不确定未来的“勇敢say no”,对身处困境的“干就完了”。正如有一位受访者说,他的偶像是奥特曼,奥特曼打败小怪兽是每一集的结局,“生活也是如此啊。”
那些乐观豁达,那些敢怒敢言的自嘲,或是源于未经世事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或是潇洒人生的价值观,一份份“身后心愿”,让我不禁叩问内心,我们能为自己牵挂的人带来什么,为这个世界留下什么?如果人生终将是一场“雪落无痕”,珍惜当下是否更为重要? (文/图 本报记者 孙慧娟)
新闻推荐
今日起乘坐公交要扫“场所码”有助于精准追溯排查和个人信息保护
本报4月4日讯(记者李萌萌通讯员崔芳芳)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4月5日起,济南公交将在全部公交线路和BRT站台启用山东疫情...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