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不是“雨神”胜似“雨神”
黎明展示火箭弹模型。
高炮作业人员准备发射。气象会商。
人物速写
黎明,人工影响天气指挥员。气象雷达显示屏上,云层缓缓从西向东移动。屏幕前,一双眼睛在紧紧盯着。他将根据这一变化为接下来的人工增雨作业制定计划。
云中的水汽如何变成地上的一滴雨?地理学得好的人大概都知道,阴天云层厚、水汽充沛,容易下雨;晴天因云层少而相反。
人类一直梦想操控天气。随着科技发展,“化云为雨”在特定天气条件下已经成为现实。在这背后,除了设备与催化剂的作用,更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精准控制。
给小麦增雨给西瓜防雹
南部山区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上空,云层缓缓遮蔽了日光。作业员调试好火箭发射架,抬起手腕看了看表,又抬起头望了望天。
此时,几十公里外的指挥中心,指挥员黎明也紧盯着时间。气象雷达显示屏上,云层已经缓缓压到济南上空。黎明朝对讲设备喊话:“各作业点装填增雨火箭弹。”紧接着,他向航管部门通话申请空域时间,确保射道安全。
秒针静静地走动,待指定时间一到,黎明随即发出指令:“现在进行作业!时间2分钟!”
随着一声口令,火箭弹从发射架上腾空而起,射向云层。
很快,一场甘霖从天而降。
黎明是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中心的一名指挥员。他所在的指挥中心,就是整个济南市人工影响天气的“中枢”。他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制定作业计划,远程指挥着济南39个固定作业点。
“就拿农业来说,一场降雨就能为农户节约不少成本。”3月23日,黎明向济南日报记者介绍,济南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主要应用在增雨和防雹。“以黄河为界,黄河以南山地较多、植被茂密,特别是南部山区属于泉水涵养区,降雨对农作物种植和提高地下水位来说都很重要;而黄河以北多为平原,而且像西瓜等当地作物怕冰雹,这一区域防雹就更重要。”向天“要水”精确到“秒”
拿人工增雨来说,整个过程是极为科学严谨的。
工作人员根据需求观察天气情况,制定作业计划。在作业前需要提前申请空域,避开飞机,保证增雨火箭弹射道安全。“航管部门就像是‘空中警察’,他们会根据空中的情况,给我们指定一个精确的时间段,通常2到3分钟。”黎明在指挥中心发出集结令,各个作业点的作业员第一时间到岗待命。
“增雨火箭弹里面装的是碘化银药剂,火箭弹到达云层一定高度后,碘化银药剂开始播洒,促使云层降水。”黎明向济南日报记者科普了人工增雨的原理。
收到指令,火箭弹被推进发射架。发射的方向和角度都有着严格要求,作业人员根据黎明的指令精确调整着,确保火箭弹能精准射入云层。他们屏住呼吸,静待最重要的发射指令。此时的黎明正在与航管部门沟通,选择最安全的发射时间。
“各作业点请注意!现在开始作业!”一枚枚火箭弹射向云层,黎明盯着秒表,待还剩10秒钟时发出指令:“停止作业!”这时,所有作业全部停止,各作业点立即向指挥中心汇报作业完成情况。
增雨并没有结束。黎明继续观察气象卫星云图、雷达和当时的降雨情况。如果天气条件允许,他们将再重复一遍刚才的流程,让春雨下得更猛烈些。
“化云成雨”靠的是科技加时机
“你们真是神了!说下还真下了!”突降甘霖,农户喜在心头,同时也惊叹于这神奇的人工影响天气技术。
“有这样的好技术,那咱们想让老天下雨,它就得下。”
“这些看法其实都陷入了误区,就像之前有位农户曾经跟我们说:‘天这么旱,打两炮下点雨不行吗?’雨不是想下就能下的。”黎明解释,人工增雨是科学技术,谈不上“神”。虽然科技可以实现人对天气的干预,但工作人员能做的只有“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事实上,只有云层厚度、水汽含量合适,他们才能向天“要水”。
一般来说,当云的厚度超过2000米,拥有丰富的水汽,且云体外面仍然有充足的水汽补给,这样的天气才能通过黎明和同事们的“审核”,认定此时具备增雨条件,进而制订作业计划。
随着社会需求的多元化,济南人工影响天气服务领域也在不断拓展。除了常见的农业抗旱减灾、江河湖泊蓄水,还承担着涵养泉水、生态保护、森林防火等多领域职能。黎明和同事们也在探索着,如何运用科技实现更多可能性。(济南日报融媒报道组 王飞 赵晓明刘文忠)
更多内容,请扫描二维码观看
新闻推荐
好玩又好看 摔都摔不烂 济南面塑传承人梁长乐通过创新推出新型面塑
梁长乐的新型面塑用锤子敲都敲不碎。文/片齐鲁晚报记者王鑫在不少80后、90后的儿时记忆里,街头那些五颜...
济南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