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不问出身 创新不问大小

济南日报 2022-03-09 15:01 大字

□肖明君

在3月8日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部长通道”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说,不管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是创新的主体,国有民营都一样,不问出身。高科技的企业必然产生高质量的发展,在这方面我们大家一起关注,共同为高科技企业,为企业的创新发展营造更好的生态环境。

创新不问出身,那么创新有过“问出身”的情况吗?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技术攻关项目更注重向大企业倾斜,相关扶持资金也会源源不断流入大企业腰包,在这种导向下,大企业、国企自然而然就成了“创新担当”,成了社会创新主体的“默选项”,这也直接催生大企业“跑项目”“要资金”的现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随着民营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和中小企业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创新越来越成为一种市场现象,越来越成为一种自驱行为,而不是“倾斜”的结果。尤其一些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它们在越来越多的技术密集型领域创新“爆发”,甚至成为国家或地方高新技术发展突破的先锋,让“创新不问出身”成为肉眼可见的现实场景。

强调“创新不问出身”,其实是要求创新激活的顶层设计和基层治理作出相应调整。对于创新型市场主体要有政策优惠,对于广大中小企业和潜在的创新型企业要有政策普惠,不能不分良莠,更不能厚此薄彼。对于中小企业,业内向来有一句话,叫做“有点雨露就滋润,给点阳光就灿烂”。无论民营企业,还是中小微企业,都是应市场和需求而生,不用政府掏腰包,也不用政府操心,关键在于有个好环境。所以,讲究“创新不问出身”,更根本的在于打造无差别的、公平有序、服务到位的优质营商环境,在这样一种“雨露均沾”的土壤中,在“帮忙不添乱”的健康政商关系中,企业发展自然顺风顺水,创业创新自然风生水起。如果在此基础上,能多一点资金扶持、多一点信息服务,主动伸手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成本和风险,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发展后劲自然绵绵不绝。

强调“创新不问出身”,其实是要求摒弃论资排辈,让创新成为无门槛的常态机制,打造全员、全行业、全社会、全系统的开放式创新文化。日前编制完成的《济南市“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在总体布局上特别强调创新“系统衔接”,提出按照“创新方向—创新主体—创新环境”逻辑,围绕构建支撑济南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体系部署重点研发任务,持续提升各类创新主体能力,健全科技创新生态体系,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除了“创新不问出身”,还需要摆脱另一个误区,那就是创新不“唯大”,也可以说“创新不问大小”。现在有些城市做规划、上项目务必要“高精尖”,必须要“引领前沿”,而忽视了一些有市场、有渠道、有前景的小创新项目,这种短视往往导致一个潜力企业乃至行业的流失,这就要求目前的创新型企业认证体系既要全面,又要精准。当然,这也对政府职能部门的专业性提出了挑战,具备一双“火眼金睛”非常重要!

有一种说法,叫做“优于以往即为创新”。其实这也是“创新不问出身”“创新不问大小”的另一种表达。我们关注创新,更重要的是关注创新行为背后的创新思维、创新习惯和创新环境。只有多服务、少干扰,建标准、拆门槛,有分类、无歧视,才能真正实现“创新如呼吸”,在泉城形成创新如泉水般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新闻推荐

老街追寻红色“迹”忆

3月7日,在济南起凤桥街,市民了解学习女英雄辛锐事迹,追寻“红色记忆”,感受“红色精神”。据了解,老城区的马市街、起...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