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进校园 文化传承出新招

济南日报 2022-03-08 11:46 大字

传承人骆遂正向学生们讲解济南面塑制作技巧。

唐锦彩传承人崔佛罡在课堂上讲解其主要特点。

同学们拿起绣针,体验鲁绣。

在形意拳传承人何向达指导下,同学们的招式有模有样。

同学们展示制作完成的唐锦彩作品。

□本报记者 陈炜敏 通讯员 闫 莹

非遗教学在校园全面铺开,单凭非遗传承人的力量很难实现。“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发挥了传承人技艺水平特长,展现了专业教师传承非遗活力;另一方面能体现二者在共同任务驱动下磨合、融合,教学相长的过程。

3月3日,一堂特殊的体育课在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进行。市级郭派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何向达和体育教师李洋共同执教二年级体育课《传统武术》。两位教师根据学科教学任务“蹲马步”,做了精彩的“同课异构”教学设计。

这种“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的具体实施情况是什么样的?它和之前的非遗进校园有何区别?

从一堂“唐锦彩”课开始的非遗课例研究

据了解,这种“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研究”始于2011年10月,济南泺新小学六年级四班的同学们上了一节特殊的非遗课:围绕人民教育美术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浮雕—唐锦彩重走丝绸之路,立体丝锦浮雕画》的教学内容,首先由市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崔佛罡为大家介绍唐锦彩的主要特点、基础技法、与其他艺术的区别等相关知识。接下来的授课教师是泺新小学美术教师王硕,她将唐锦彩制作技法融入学校美术课程中,在课堂上以十二生肖为主题,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分组合作,共同完成了唐锦彩作品。授课的重心从最初的注重展示、鉴赏层面逐渐转向包括技艺传承在内的实践层面,既实现了既定的教学目标,也让学生们体会到非遗传承的意义。

这堂课,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天桥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组织非遗传承人和学校教师采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传艺授课并向一线美术教师进行课例展示,积极探索“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研究”,让非遗进校园走向深入。

在课后的主题研讨会上,专家、传承人及观摩教师都对本次“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果表示肯定,认为这样的授课方式一方面发挥了传承人技艺水平特长,展现了专业美术教师传承非遗活力;另一方面能体现二者在共同任务驱动下磨合、融合,教学相长的过程。

在课程建设中,师资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了让非遗课程向纵深发展,在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科的推介下,王硕拜崔佛罡为师,并成为其亲传弟子,自2017年起带领学生们一起潜心学艺。如今,“唐锦彩”这项溯源于盛唐,融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新丝绸浮雕和丝绸镶嵌工艺于一体的民间工艺,已在泺新小学生根、发芽,在2020年天桥区中小学班级艺术节上取得优异成绩,学生们制作的《五牛图》,作为天桥区的优秀代表作品选送到济南市教育局参加展评。

然而,非遗在校园内的活态传承平台和吸引力还远不止于此,非遗十大门类与小学阶段国家教材有没有更直接的连接点,传承人可不可以与学科教师有更深度的学科融合和课堂呈现方式呢?基于此,以“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研究”为核心,以“同课异构”为呈现形式的非遗在校园的教学研究生动、扎实地展开了。

一年半的时间,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保护工作人员与区教体局教研中心学科教育专家及区教体局体卫艺科共同推进该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最初以美术学科作为切入点,找到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学科教学链接点,梳理出小学阶段12册教材与非遗项目传统美术类别对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并形成课例框架,至今又延伸到体育、音乐、思政、数学等学科的课例研究与展示中。

在此期间,“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之下的非遗课例研究”课题的提出者与推动者,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和文物保护科负责人闫莹,多次组织与区教研中心学科教研员的小型研讨会,共同参与课题实验学校济南市泺新小学、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堤口回民小学等多次调研、对接。特邀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非遗处、济南市非遗保护中心、济南市民俗专家张继平等全程跟进、指导。

为“考什么、学什么、玩什么”寻找答案

2018年起,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开始实施非遗传承与学校教育融合工程,活动形式多为项目进学校展示体验,或根据学校提供课程需求菜单,由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部门做好对应课程进校园计划,继而签约授课,以校本课程或者社团活动形式传承非遗。非遗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不仅让师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了个“亲密接触”,充分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更为学校非遗课程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非遗教学在校园全面铺开,单凭非遗传承人的力量是很难实现的。传承人的优势在于精通非遗技艺,但如何将非遗技艺有效地转化成教学行为,却有一定的难度;一线教师掌握一定的非遗技艺后再传授给学生,不但能解决教学难点,也能减轻传承人的教学负担。传承人和一线教师共同配合、经历磨合、深度融合。

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的同课异构课程既丰富了学生参与的课程内容,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同课异构”就是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构成了同一节课的内容用不同的风格、方法、策略进行教学,同一目标,异彩纷呈。这种形式不仅优化了课堂结构,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效率。这样的课堂是“新鲜、活泼的”,这是来自孩子们最率真的评价。

民俗专家张继平表示,“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符合学校教育、教学规律,是非遗与学科融合走向深入的基础,“以教材促教学内容,以实践促学科建设,以同构促教育模式、以融合促传承发展,为济南非遗与学科融合走向深入提供课例。”

济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秦绪荣表示,非遗传承人与学校老师结合的同课异构展示课,为济南非遗传承与教育融合开创了一个新的界域。“学校老师对课程环境的把握和了解能够以规范化的教育方式将学生们引入学习,传承人则通过另一种方式走入课堂,形成一种良性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技艺的传承。”

另外,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研究”,能动地解决了一部分“考什么、学什么、玩什么”的问题。“双减之后,学生在校时间是有限的”,在参加3月3日的活动时,天桥区教体局副局长张嵩说,“之前,非遗进校园项目一般是在社团活动时开展的。今天这节课不一样了,能将国家教材教学内容与非遗门类联系起来,并通过国家标准课程实施,很具有实效性和创新性。”

国家课程实施,仍旧是教育的主阵地。某种意义上说,“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之下的非遗课例框架”研究,将让更多的家长放心地让孩子们“玩”非遗;老师们在明确非遗与教学目标的对接点后,不再担心非遗在校园“挤掉”学科教学时间了。

另一个层面,这对进校园的非遗传承人来说是一条极富活力的传承路径,也是一次对个人技艺和素养提升的要求和考验。先后参与课例研究的传承人何向达、崔佛罡都纷纷表示:“教学相长,不仅是说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作为传承人,不断提醒自己,积蓄能量、提升技艺是非常重要的。”扎实有序推进“非遗进校园”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研究”,凝聚了省、市、区非遗保护部门和教育局、教研中心、传承人等强大的研究力量,研究基础扎实,推进有序。

天桥区文旅局非遗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还要坚持非遗典型课例研究,以课例展示活动为契机,将非遗与校园结合的案例经验进行总结,推出“基于国家课程标准下的非遗课例”教材;建构教学资源包,通过手工材料、视频、影像、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互相结合,制定成完备的教学体系。提高研究成果的科学性、实践性和示范性,并由点到面、以小见大地推广开来,形成体系后,对济南的非遗传承保护及非遗教学将起到推动作用。

3月3日在天桥区京师实验小学非遗课例展示现场,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刘朋鑫说:“‘非遗进校园’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天桥区文化和旅游局及区教体局所做的这项研究是传承人和教师的融合研究,是国家课程下的非遗研究,是一个创新点。通过教材的改进、教法的创新、研学课程的规范,全面推进非遗与课程的融合,与优秀案例评选工作紧密结合,形成成果,积极推广。”

新闻推荐

村里有个“一元食堂”

老人竖起大拇指,为“一元食堂”背后的“能人”点赞。晌午,后厨成了“一元食堂”最忙碌的地方。王传华(右一)和往常一...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